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15 更新时间:2024/2/9 8:50:19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

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联盟,孙权为何突然向曹操请降?

莫名其妙的一战

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谿。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传记里的记载比较详细。216年10月曹操整军南征孙权,11月到达了谯县。217年正月,曹操在居巢驻军,居巢临濡须水,与濡须坞相对。二月,曹操进军郝溪,郝溪在居巢东濡须口西。孙权在濡须口,据坞坚守,曹操进攻孙权退走。然后,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曹操接受了孙权的投降。

这是一场莫名其妙的战役!曹操与216年冬十月整军备战,十一月抵达谯县,217年正月到达居巢,二月到达郝溪,和孙权的军队打了一个照面,孙权退军,派人请降,曹操接受投降,三月曹操就撤军了,留夏侯惇、曹仁、张辽屯驻居巢。

关于此战的结果,双方有不同的记载:按照《晋书》记载司马懿曾跟随征孙权,击败了孙权,孙权请降;按照《吕蒙传》记载,吕蒙趁曹操的前锋尚未按营,即率兵出击,将其击溃,然后曹操退军。明显双方都是吹自己打赢了,但从曹操、孙权的传记来看,双方只是接触了,并没有分出胜负。

但令人诧异的是,曹操、孙权只是打了个照面,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对抗,让后孙权就主动请降了,曹操似乎也非常默契的接受了投降,双方还约定重结姻亲。当年曹操为拉拢孙策,双方曾联姻。

孙权请降的原因

事出反常必为妖!赤壁之战前,曹操来势汹汹,大有踏平江东之势,张昭等人都劝孙权投降,孙权却坚决联合刘备大破曹操。现在的局势远没有当年那么紧张,孙权为何甘于投降曹操呢?

一、孙权改变了战略方向。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事件,永远不要孤立的来看,要结合前因后果,才能更好地发现真相,找到根源。217年是一个是时间节点,往前推两年,215年孙刘两家发生了不愉快,刘备拿下益州后,孙权索要荆州,刘备不许,孙权派吕蒙拿下三郡之地。

刘备悍然率军五万从成都赶往荆州,准备硬刚孙权,结果曹操征汉中张鲁,刘备无奈之下同孙权议和,湘水划界算是暂时解决了孙刘两家关于荆州归属的问题。虽然双方没有大打出手,但孙刘联盟已经有了深深的裂痕。

217年往后推两年,是公元219年,这一年发生的故事大家就熟悉了。秋七月,关羽北伐襄樊,降于禁庞德威震华夏,然而不久曹操孙权勾搭在一起,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孙刘联盟彻底破裂。

217年还发生了一件事,鲁肃病逝,吕蒙代替鲁肃成为新任“大都督”。鲁肃是坚定的孙刘联盟拥护者,吕蒙则是反对和刘备结盟的,鲁肃还在世时,吕蒙就多次秘密向孙权建议夺取荆州。虽然表面上孙权没有什么,但暗地里已经开始改变联刘抗曹的战略方向。

二、曹操和孙权似乎进行了一场“交易”。赤壁之战后,曹操的“篡窃之路”一步一步走得异常迅速。213年曹操征孙权,214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215年曹操平汉中张鲁,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217年曹操征孙权,同年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

孙权的请降,总给人一种和曹操商量好了的感觉,有了孙权的归附,曹操的政治筹码又增加了一些。似乎曹操和孙权暗中达成了什么协议,孙权请降给曹操增光添彩,曹操暂缓和孙权在淮南地区的争斗。

当然,孙权请降只是名义上的,因为曹操很清楚,所以他留下了夏侯惇、张辽、曹仁驻守居巢。孙权也很清楚,219年孙权再次进攻合肥,关羽正是趁这个机会北伐襄樊的。然而,或许在217年那个节点,曹操和孙权似乎都需要这一场名义上的“投降”!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朱标不死蓝玉就没有事情吗 最后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蓝玉

    对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是这样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朱标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选择其他儿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面对这么年轻且无经验的接班人,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

  • 深受汉武帝重用,张汤最后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汤,汉朝

    酷吏是中国古代称呼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是我国历史上的打黑策略之一,深受有权利追求的帝王待见。张汤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汉武帝手下有名的酷吏、位居汉朝十大酷吏之首。在张汤小时候父亲因为工作需要外出,他在家看守家舍,等到父亲后发现家里的肉都不见了,张汤被父亲打了一顿,张汤不服扒开老鼠洞,以老鼠洞中

  •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荀彧,东汉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

  •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曹操吗?非也,是李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献帝,汉朝

    要说历史上过的最惨的皇帝,汉献帝必须有姓名,可以说,刘协在帝王之家没有过过一天的舒适的生活,他的一生都被掌握在权臣的手中,那么汉献帝最恨的人是谁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最初就是董卓被引进宫中来平叛宫中的叛乱,但由于董卓的势力过于强大,所以汉献帝就被架空了。后来在逃亡回到洛阳,

  • 向朗: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被罢免后专研典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向朗,蜀汉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朗早年师从于司马徽,并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临沮县长。后随刘备入蜀,历任巴西、牂牁、房陵太守,并拜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随丞相诸葛亮北伐。因包庇马谡被免职,

  • 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为何就突然病死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昭,三国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公元265年,司马家发生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另一件就是在司马炎被立为王太子后,司马昭突然病死。由于司马昭死得突然,因此让人不由得对他的死生疑。其中,罗贯

  •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瑜,东吴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

  • 代善是什么出身?他支持皇太极继位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代善,清朝

    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努尔哈赤的儿子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每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尤其是代善更优秀。代善出身高贵,他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嫡福晋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皇太极的出身没有代善高。因为皇太极的母亲梦古姐姐

  • 王蕃:东吴天文学家、数学家,卓越超群,气质高风亮节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王蕃,东吴

    王蕃(228年—266年),字永元,庐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蕃最初担任尚书郎。吴太平三年(258年),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夏口监军。永安七年(264年),入朝担任常侍。甘露二年(266年),王蕃因醉酒被吴末

  • 赵匡胤作为北宋开国皇帝 赵匡胤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赵匡胤

    还不知道:大宋王朝为何至始至终都没有能够实现天下一统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历史上非常有为帝王。秦始皇一统天下功过是非自然不必多说,千古一帝历史上仅此一人。汉武帝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历史上没有几人可以与之媲美。唐太宗创造大唐盛世,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