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靖难之役中朱权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为何会被夺权?

靖难之役中朱权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为何会被夺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2/3 4:49:22

建文二年(1400),燕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与建文帝争夺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朱棣最终能够夺位成功,宁王朱权的那些军队对朱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朱棣在和朱允炆打仗的时候,一开始打得并不顺利。就算朱允炆的军队战斗力不行,但是朱棣毕竟军队比较少,因此也没办法和强大的朝廷军抗衡。

朱棣的军队不多,与朱元璋当初的制度设计有很大关系。朱元璋虽然让藩王坐镇一方,但他也担心藩王们造反,因此对于藩王们能够拥有的军队人数,给予了严格的限制,这就让朱棣不可能拥有太多的兵力。

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想到了宁王朱权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所以才想把朱权的军队给夺过来。

朱权一开始就被朱棣欺骗了。因为朱允炆削藩,因此朱棣跑到朱权的大宁城哭哭啼啼。朱权对朱棣也是尽力安慰,没想到朱棣一边和朱权喝酒聊天谈感情,一边朱棣的手下已经悄悄拉拢贿赂朱权的那些部下,怂恿他们造反。朱权的手下受到朱棣高官厚禄的诱惑,最终果然造反了。

当朱棣在朱权那里呆了几天,吃得酒足饭饱,朱权把朱棣送出郊外的时候。朱棣的部下一拥而上,把朱权抓了起来,一直押解到北京。

朱权好心好意招待朱棣,好酒好肉请他吃喝,还帮他疏解情绪。但谁知道“好心遇到了驴肝肺”,朱棣在私下里搞朱权,而且还不仅仅是搞朱权,而是把朱权的的军队以及他的封地全部给吞并了。

照理说,朱权应该非常愤恨朱棣,可是为什么他竟然没有愤恨朱棣呢?

说朱权没有愤恨朱棣,是因为当朱棣把朱权抓到北京城后,朱权还不停地为朱棣出谋划策,完全感觉不出朱权对朱棣的仇恨。那么,朱权为什么是这样的表现呢?

应该说,这与朱权自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朱权虽然兵多将广,但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武将,而是一个文臣。他喜欢的是文学和研究学术。平常也不怎么关心政治,没有政治野心。他追求的是一种和平与安稳。

这样的价值观,使得他对手下几乎没有约束力。也因此为什么他的手下会轻而易举地就被朱棣给拉拢了,就是朱权缺乏对他们有效的监管。

当朱允炆开始削藩的时候,虽然他对朱允炆削藩的做法也有些不满,但是他并没有朱棣那样激烈地反抗,更没有想过要试图造反夺取政权。

然而,他又不依附朱允炆,向朱允炆表忠心,表示要忠于朝廷,他只是一直在观望。他的观望和别人的观望是不一样的。别人观望是想根据形势的不同,决定加入哪一方,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朱权的观望则是一种躺平的心态,反正他觉得只要朱允炆还没有削到他的头上,他也就没有太在意。或者说,朱棣要造反,就造他的反,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不管是朱允炆当皇帝也好,朱棣当皇帝也好,自己都老老实实的当宁王。在谁的手下当王不是当王吗!

但是让朱权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个时代,他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他不想造反,但是别人要拉着他造反。或者说他不想做选择,但别人一定要让他做出选择。更何况他手中还有那么多的精兵强将,本身就是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手中有这股力量,他必然就会成为朱允炆和朱棣争夺的对象。

朱棣先下手为强,最先来到他的大宁城。朱权对朱棣到来干什么,其实是很不清醒的。他以为朱棣真的就是来向他诉苦。因此就极力安慰朱棣,陪他流眼泪。但其实只要想想就能明白,朱棣正忙着呢,哪有时间陪他抒情!

总之,由于朱权头脑不清醒,做事不积极,因此,他不得不走到这条船上。

那么,朱权为什么到北京还要为朱棣出谋划策呢?显然也是因为朱棣推着他在走。他既然已经到朱棣那里,因此也就随遇而安,朱棣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了。

好在于朱棣最后在“靖难之役”中打胜了,因此,朱权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灾难。但是他也没有获得什么红利,朱棣并没有给他什么好处。他想要获得分封的土地,朱棣都不给他,最后把他分到偏僻的南昌。

朱权可能没有想到,他支持了朱棣,但最后却落得被朱棣提防打击的境地。

朱权一副躺平地做事作风,从此后就只是诗酒文章,风花雪月过完一生。但是他的后代却不服气。在朱厚照当皇帝的时候,朱权的后代朱宸濠造反。

之所以造反,显然是朱权家族一直延续堆积下来的那股气,没办法消除。可惜的是,朱宸濠只是个莽夫。虽然发动了造反,但轻轻松松就被王阳明拿下了结果不但没有为祖先朱权报仇,他的藩王也当到尽头了。

标签: 朱权明朝

更多文章

  • 在三国正史中,都有哪些大将的单挑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超,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我们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或者看电视剧,最喜欢的自然是武将阵前单挑,什么“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许褚裸衣斗马超”。然而真实的历史中,两军主将单挑的机会其实很少,因为这本来就不是常规操作。但正史中也有几次记录:吕布vs郭汜据《英雄记》

  • 都说曹操唯才是举 曹操为什么看不上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诸葛亮

    还不知道:曹操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曹操“唯才是举”,诸葛亮这么优秀,他为何看不上?首先曹操唯才是举已经是世人皆知,他每攻下一个地方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当地名士,勘察当地有没有能人。所以像典韦、许褚这样的绝世猛将就是曹操在乡间发现的。又比如

  • 三国时期谯周都有哪些弟子?他们结局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谯周,三国

    谯周,字允南,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巴西西充国人。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谯周,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劝刘禅投降,蜀国灭亡。因此,很多人评价谯周卖国种种,刘禅该不该投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聊聊谯周的三个学生:陈寿、李密、罗宪

  • 武则天篡夺大唐江山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没有被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朝

    对武则天篡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篡大唐江山,是大逆不道的重罪,退位后却为何没被处死?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率五百羽林军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随后包围集仙殿,不久后82岁的则天大圣皇帝宣布太子李

  • 李石:唐朝宗室、宰相,在甘露之变后拜相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石,唐朝

    李石(生卒年不详),字中玉,陇西人,唐朝宗室、宰相,襄邑恭王李神符五世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石出身于唐朝宗室大郑王房,进士及第,早年曾入李听幕府,担任节度从事,后历任郑滑行军司马、工部郎中、刑部郎中、太原节度副使、给事中、京兆尹、户部侍郎、判度支。甘露之变后

  • 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十三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十三年,为何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朕御极之初,尝意至十三年,国家必有拂意之事,非计料所及者。",这段话不仅仅再一次出现在乾隆皇帝的口中,而乾隆帝本人似乎对于十三这个词十分的敏感,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雍正

  • 雍正和十三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他的后代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

    还不知道:雍正和十三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和铁杆十三爷关系究竟有多好?十三爷后代结局又是怎么样?在雍正看来,他和十三爷的情义是:所有的坏事都是他做的,与十三爷无关,其弟是要流芳百世的,就算我遗臭万年也不在乎。这种兄弟情义,这种肝胆相照,难怪世人称二人

  • 令狐邵是什么人?王凌之乱为何没有受到牵连?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令狐邵,三国

    令狐姓因《笑傲江湖》的主角令狐冲而闻名,大众最熟知的复姓之 一,目前在百家姓中排432位。关于令狐姓氏的起源一般都有三种说法:第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第二、令狐姓地地道道是中华民族一个土生土长的古老姓氏;第三、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胡氏族人,属于附

  • 刘邦和吕雉之间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吕后

    还不知道:刘邦和吕后感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对吕后有没有感情存在?有,但是不多,所以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刘邦是一个流氓,这是确定的,所以刘邦对吕后也仅仅是美色上的贪恋,这也是可以确定的。而在史书中,很多的评论都是说刘邦的丰功伟绩等等,很少有从吕后的角度

  • 卫瓘是什么人?他是如何除掉姜维、钟会、邓艾三人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卫瓘,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各路英雄荟萃争霸天下。三国前期人才涌动,鼎立局面形成之后似乎人才没那么多了,但是姜维、钟会、邓艾三人绝对称得上三国后期的名将,可就是这样三个牛人,居然都死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卫瓘(guan)手里,实在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