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帝与宗室子弟之间关系亲密,还是与外戚的关系亲密?

皇帝与宗室子弟之间关系亲密,还是与外戚的关系亲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15 更新时间:2023/12/4 16:55:33

“外戚专权”的现象不仅仅在汉代严重,其实在古代社会里一直是常见的现象,即使科举出现之后稍有缓解,但依然无法根除。其背后所涉及的根由可以从宗法和国事两个层面上得到解释,实际上就是“君权”与其他权力的斗争体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思考一个问题,在皇族中,皇帝是与同姓的宗室子弟之间关系亲密,还是与自身外戚的关系亲密?

乍一听,同姓的宗室子弟,那不就是自家人吗?要么是自己的叔伯一辈,要么是自己兄弟或者子侄,这样的关系还不亲密吗?

这是一个误区。

如果了解过中国家谱的修撰就能知道,宗法制下的亲疏除了直系之外是很淡薄的,尤其是几代人之后。

家谱修撰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各家只会收录到自己平辈的兄弟那一级,再之下的子侄辈就不再计入自己家谱当中。

比如一家人兄弟三个,老大的家谱里是有老二老三的,也有他们的配偶,但是老二老三的孩子,也就是老大的侄子、侄女一辈并不会在老大家的家谱中出现。

同理,老二、老三的家谱也是如此,不会收录其他兄弟的子女。

那么就应该知道,对于皇室来说,从宗法的角度来看,其母系势力和自己皇后家族的势力,在血缘关系上是要亲于同宗子弟的。

这种情况随着年代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我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汉献帝刘协,与曹操刘备谁的亲属关系更近一点?

刘备和汉献帝,他们共同的祖先要追溯到汉景帝去,中间隔了几百年,近二十代人,那么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有多大?

汉献帝和刘备就相当于今天两个人同姓,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一样。

而曹操和汉献帝是什么关系?曹操的女儿后来成了汉献帝的皇后,这是实打实的外戚。

也就是说,别看汉献帝叫刘备一声皇叔,但其实论亲疏关系,曹操都比刘备更近一点。

国事层面上,外戚更能让皇室安心

说过了家事,再来讲讲国事

一般情况下,“外戚专权”或者说“外戚干政”是有一个条件的,那就是君主年轻,甚至是幼小。

但是,这不是外戚专权的原因,只是一个客观条件而已,真正的原因在于皇权对哪些人更为信任。

在“家天下”的格局里,外戚即使有了权力,那也很少能登上皇位。也就是说,他能到达的顶峰就在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更别说汉朝有规定,异姓是不能称王的。

连王爵都没有,更遑论篡权呢?

看看王莽就知道了,这是在汉代因为外戚干政而出现的篡权事件,十几年的事件就宣告灭亡,然后天下重新回到了刘姓手中。

一个例证不够,那么武则天自己登临皇位,最终也没敢改朝换代,还是将天下归还了李唐王室。

这都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例证,现代人知道外戚能走到哪一步,古代人更知道他们的终点。

而最主要的是,外戚只有依附于皇权才能得到其自身的地位。

也就是说,外戚这些家族的显赫是与和其有关的皇帝有直接关系的,双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试想,连皇帝都换了的话,那外戚又从何说起?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天然的铁杆联盟,外戚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现有皇帝,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也就是说,宗室可能觊觎皇位,奸臣可能改朝换代,但外戚一定不会对皇权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反而会坚定地支持皇帝。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会信任哪些人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将权力下放给异姓臣子,那么不能保证其是否有造反的野心;如果将权力下放给同宗子弟,那也不能保证他有没有对皇位的觊觎。

但是,如果是外戚掌权,那么最差的结果也只是外戚坐大,自身的皇位是没有威胁的。

而这样的情况到这一任皇帝的寿命终结,那么下一代皇帝也依旧可以保证是同姓子弟,出现改朝换代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同样的,新任皇帝登基,外戚的格局就会被重写,之前的外戚因为权力的过大会与新皇权出现争端,必然会受到打压,否则就有造反的嫌疑,自然被整个国家所不容。

那么,要么之前的外戚逐渐沦为普通家族,要么就会迅速崩溃,这也是被历史无数次证实的事情。

所以说,外戚之所以能专权干政,那是因为皇帝对它的信任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势力,它只是“君权”与其他各类势力之间的角力过程中,君权找到的铁杆盟友。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邯郸保卫战中,赵国为何能够战胜秦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毛遂,战史风云

    邯郸保卫战是在长平之战后一年发生的,不过这次战争秦国输了,这是为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邯郸保卫战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几乎消灭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但是秦国也伤亡近20万士兵,刚才长平之战中恢复过来的秦国,若是单打赵国胜利的把握还是很大的,不过这次秦国却是遭到了赵国和楚魏联军的反击,最终

  • 贾南风相貌丑陋,她是如何当上太子妃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司马炎,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也算是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不仅是司马昭,包括他的老子司马懿、还有他的哥哥司马师,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阴谋诡计在三国时代都算是顶尖儿的。尤其是司马懿,无数的影视剧、游戏、小说中的形象都是足智多谋、韬略满腹的人物。更有人评论他是“鹰视狼顾”的大阴谋家。事实上,司

  • 为什么后金那么有自信不管不顾地往关内打?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后金,明朝,野史秘闻

    后金发展起来,实现了东北的统一以后,就一个劲儿地往关内打,往中原国家打。按照少数民族惯常的发展模式,当他们强大起来以后,首先要实现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统一,然后才会考虑往中原发展。比如,金国在先打败辽国以后,才攻打中原的北宋。蒙古也是在先打败金国以后,才往中原打。而且蒙古最先的目标,还不是南宋。

  •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历朝历代中,都有很多的贤明帝王。当然,由此就衍生了更多的贤能大臣。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中期重臣,大学士张英次子。在清朝时期,张廷玉不仅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还是这三位皇帝都重用的

  • 宋朝为什么会盛行榜下捉婿?榜下捉婿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宋朝为什么会盛行榜下捉婿?榜下捉婿是什么意思?榜下捉婿是宋朝的一种婚姻文化,就是在科举放榜的时候,各地的士绅争相对登科的士子进行挑选,看上哪个就抢哪个回去做女婿,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朝时期盛行“榜下捉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宋朝时期文官地位赵匡胤经过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之后,害怕手下

  • 还定三秦之战是怎么回事?刘邦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还定三秦之战发生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后,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蜀、汉中封于刘邦,强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份,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下面小

  • 关羽之死有何影响?加快了三国的历史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关羽之死直接加快了三国归一的历史进程?喜欢三国的朋友仔细读读三国会发现,关羽死之后导致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加快了魏蜀吴三国竞争和矛盾的激化。我可以把关羽之死作为三国历史的一个分界点。关羽死后,荆州也丢了,对于刘备来说损失是惨重的也直接影响了吴蜀联盟长期合作的战略方阵,很多人都说关羽的死是刘备故

  • 刘玉娘是个怎样的人?为求富贵棒打生父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玉娘,唐朝,野史秘闻

    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后、妃嫔是宫廷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特殊群体。谁家的女子如果成为皇后或受宠的嫔妃,不仅能光耀门庭,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族亲人都会受到封赏晋升。比如,广为人知的杨贵妃,一人受宠,满门升官,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感慨:“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

  • 古代最能打的南朝武帝刘裕,所有侍从都战死了,他却还手舞长刀与敌军酣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裕,南朝武帝,风云人物

    说到古代最能打的皇帝,正常的思维,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开国皇帝,他们一般都是人中龙凤,不仅具备文韬也讲究武略,例如大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典型的武将出生,功夫自不在话下,还自创了一套太祖拳。可是,若非得要说谁是最能打的皇帝,可能老赵还得往后让让,因为中国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真的很能打很能打的皇帝,多能打呢

  • 中国古代明朝地图 明朝的行政地图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 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2月2日明朝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同时复原南京的名号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开创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兴等盛世,国力达到全盛,疆域辽阔。明朝地图明朝(1368年-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