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正妻 长孙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正妻 长孙皇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91 更新时间:2024/1/5 0:24:50

李世民长孙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长孙皇后:一生尽心尽力辅佐丈夫李世民,堪称唐代好媳妇之典范。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想到他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会想到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等等,没错,李世民凭借强硬的手段和出色的能力,将唐王朝推向了我国封建史的巅峰,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老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李世民这样的伟大帝王也不例外,那么站在他身后的女人是谁呢?毫无疑问是著名的长孙皇后。

公元636年7月,长孙皇后病逝于长安,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不管是“玄武门之变”还是“贞观之治”背后,都有她的影子,甚至潜移默化中她的功劳也不容小觑,用李世民自己的话说,长孙皇后就是自己的“佳偶”。那么这名大唐历史上著名的皇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图片:李世民与身后的女人剧照

一、一位善于吹“枕边风”的贤惠女人

1、政治上的好帮手

稍微了解一些唐代历史的朋友都了解,长孙氏是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该家族从北魏一直到唐代都是历代皇族倚重的政治势力之一,因此李世民得以和长孙皇后结为伉俪,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当然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感情,甚至很快李世民就发现,这位妻子是自己应对一切事务的好帮手,尤其是来自政治层面的。

在唐代建立之初,天下还未尽数归于大唐之手,各种政治割据势力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成为了唐王朝统治的重大妨碍,以善于统兵作战的李世民,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老爹扫平天下,彻底实现大统一。

虽然表面上看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但私下里却是暗流涌动,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和老爹李渊就少了交流的时间,伴随着李世民军功越来越盛,父子之间的芥蒂也就深了。此外,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那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动不动就去李渊那里打小报告,说李世民各种坏话。

李世民鞭长莫及,这个时候长孙皇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她经常穿梭于各大政治集团中,为丈夫谋取政治资本,还孝敬李渊,对后妃们恭顺有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李世民的压力,解决了后顾之忧。

图片:李渊与三个儿子剧照

2、敢于直言的皇后

李世民称帝之后,心气愈发高涨,大臣魏徵多次强烈谏言,惹得李世民是十分不爽,于是开口大骂:“朕早晚要杀了这个村野匹夫来解恨!”

长孙皇后听说后,就对丈夫说:“我听说自古以来都是在君王贤明的情况下,臣子们才敢直言相谏。如今魏徵敢于谏言陛下,首先说明陛下是一代贤君,其次,证明了魏徵是个耿直忠心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君臣,还真是大唐的幸事”。李世民一听这话,明白了自己言语和行为上的不妥,从此诚心诚意接受纳谏。

长孙皇后病重的时候,听说宰相房玄龄因为犯了点错误而被停职,虽然已经是弥留之际,但还是不停地劝说李世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这位宰相,因为他向来谨慎,也是真心想要报国,这样的臣子要去哪里找呢?最终李世民打消了处罚房玄龄的想法。

由此可见,长孙皇后自始至终都在背后无私的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尽量扭转对大唐不利的局面,大慧认为,这也是“贞观之治”盛世出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大唐“女德”的代言人

1、以夫为本

后人在谈及到长孙皇后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把她和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相提并论,但是在大慧看来,这两个女人是完全不同的,至少长孙皇后在贤德方面堪称大唐表率。

长孙皇后受家族影响颇深,从小就接受了纯粹的汉族礼法教育,因此她本人对于“女德”是十分看重的,鉴于此,她一生帮助自己的丈夫完全是站在一个“贤内助”的角度去考虑的,而非带有政治目的性。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患病期间,长孙皇后基本是没黑没白的日夜守护,甚至还为自己准备的一瓶毒药,意思是丈夫一旦性命堪忧,自己也将伴随而去,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有多么的恪守“夫为妻纲”的理念,仅此一点,就拉了武则天不了解多少条街。

《旧唐书》记载,长孙皇后为了约束自己和后宫的女眷,亲自撰写了多达十卷的《女则》,她还亲自作序,不过她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编写的不够完美,因此一直瞒着丈夫。

直到她去世后,李世民才从女官那里看到了《女则》,顿时泪如雨下,说长孙皇后仅凭这一举动,就足以名垂青史。

图片:长孙皇后守着病重的唐太宗剧照

2、过人的眼界和境界

长孙皇后是个心胸很宽广的女人,不过她却反对世人迷信佛教,这一点和太宗皇帝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夫妻二人的态度也直接扭转了此前社会上流行的很多不良风气。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患病,服药多日病情不见好转,太子李承乾入宫,建议祈佛并释放被押的佛教徒,这样算是积德行善,说不定就会扭转母亲的病情。

谁了解孩子的一片孝心换来了长孙皇后的严词拒绝,她坚信人这一生无论如何都是要面对死亡的,这是自己的命数,根本不是靠着人力可以去扭转的。

同时,她还诉说了如果人们都开始崇信佛教将会对国家、对社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虽然自己不能靠一己之力去改变现状,但是为了自己的病情去释放罪犯,这就是皇后带头破坏国家法制,这样怎么能带来政治上的稳定呢?

另外,她出身高贵,却一直反对前朝遗留下来的厚葬风气,在临终前就交待:“我在世上没什么贡献,死后就不要厚葬”,由此可见长孙皇后思想境界之高。

标签: 李世民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顺治皇帝为什么只活了24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清朝

    顺治皇帝为什么只活了24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人的平均寿命都很短,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步的提升。大清虽然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却也出现了很多位有名的皇帝,也有很多位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都是在位六十多年,但是却也有一位皇帝

  • 杨瓒:隋武元帝杨忠第三子,曾数次阴谋图害隋文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杨瓒,隋朝

    杨瓒(550年~591年),本名杨慧,字恒生,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武元皇帝杨忠的儿子,隋文帝杨坚同母弟,母为元明皇后吕苦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容颜俊美,好书爱士。北周时,门荫入仕,起家中侍上士,册封竟陵郡公,迎娶顺阳公主,授御伯、纳言

  • 杨嵩:隋武元帝杨坚第四子,凭借其父的军功在北周入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杨嵩,隋朝

    杨嵩,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太祖杨忠第四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北周时,凭借门荫入仕,册封兴城郡公,英年早逝。隋朝建立后,获封道王,谥号为"宣",过继侄子杨静为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杨嵩在北周时,凭借其父的军功,得封兴

  • 杨爽:隋武元帝杨忠幼子,深得隋文帝的宠爱和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爽,隋朝

    杨爽(563年-587年8月25日),字师仁,小字明达,京兆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将领,隋武元帝杨忠幼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爽幼年获封同安郡公。六岁时丧父,被嫂嫂独孤氏(独孤皇后)抚养。北周末年,历任内史上士、秦州总管、蒲州

  • 后世对杨爽的评价如何?杨爽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爽,隋朝

    杨爽(563年-587年8月25日),字师仁,小字明达,京兆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将领,隋武元帝杨忠幼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爽幼年获封同安郡公。六岁时丧父,被嫂嫂独孤氏(独孤皇后)抚养。北周末年,历任内史上士、秦州总管、蒲州

  • 李世民为什么要娶大小杨妃 李世民真的是为了征服欲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妃,李世民

    对李世民和杨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娶大杨妃和小杨妃,真的体现了他的“病态征服欲”吗?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佳丽虽多,但最著名的还是长孙皇后与大小杨妃。长孙皇后就甭提了,贤淑有德,名声极好,而大小杨妃则不同,此二位女子身份特别,容颜秀美,传闻尤多。

  • 杨勇:隋文帝杨坚长子,受到陷害后被废为庶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勇,隋朝

    杨勇,睍地伐,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长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俊美好学,宽和率真。初以门荫,受封博安县侯。父亲杨坚执政后,册立随国世子,拜大将军、左司卫、长宁郡公。大象二年(580年),迁洛州总管、小冢宰,

  • 在李世民宠爱的后宫当中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后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宠爱过的八位女性,长孙皇后与大杨妃,谁是李世民最爱?在唐史上,唐玄宗是出了名的爱美人,生生打造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杨贵妃。但实际上,唐太宗又何尝不是呢?太宗李世民与所有皇帝一样,同样也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唐太宗

  • 杨俊:隋文帝杨坚第三子,骄奢淫逸,违反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俊,隋朝

    杨俊(571年-600年),字阿祗,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第三子 ,隋炀帝杨广同母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仁恕慈爱,崇敬佛教。开皇元年(581年),封为秦王。历任河南道行台尚书令、上柱国、洛州刺史,加任右武卫

  • 杨秀:隋文帝杨坚第四子,奢靡骄纵,妄行不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秀,隋朝

    杨秀(573年—618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第四子,隋炀帝杨广同父同母弟,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皇元年,册立为越王。出任柱国、益州总管、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册封蜀王。入朝为官,担任检校内史令、右领军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