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果长平之战不换成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

如果长平之战不换成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4/1/19 7:12:03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小编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这个战役实在是太惨了,前前后后双方竟然死了六十万人,这在古代这个数目怕是数都数不清楚了,这场战役如果有研究的网友或许会发现,那就是赵国派了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去做将领,而换下了廉颇了,有的人就说了,这场战役如果不换将赵括,廉颇将军最后能守得住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大家心目中都以为是因为换将赵括,才导致全军覆没。其实就算一直是廉颇将军,长平之战,最终也是守不住的。这本来就是一次必败无疑的战争。

秦朝自商鞅变法,又历经几朝名主名相。实力已非其他六国可比。六国或遭秦国军事打击,或被秦国兼并土地。六国虽几经合纵,丝毫撼动不了大秦。

秦国白起攻克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都新郑的道路,坐等上党投降。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归顺秦国。遂想出把上党献给赵国。一来可以转移秦国的军事打击目标,二来可以让赵韩结成同盟。

赵孝成王召集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商议。赵豹认为接收上党郡,以弱小国家去夺取强国的东西,将得不偿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无奈上党实在是个大馅饼,赵孝成王最终抵挡不住诱惑,采用了赵胜的意见,接受上党郡。

秦国花费了大力气,眼看到手的肥肉,又怎么可能拱手让给赵国。想必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早已是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只等着狠揍赵军一顿,夺回本属于自家的胜利果实。

秦国在士兵士气上已经先胜赵国一筹。

赵国初定战略,派廉颇驻守上党。理由是廉颇打野战打不过白起,防守却未必会输给白起。

赵孝成王意识到接受上党郡,会带来战争。但却没有认真的分析此次战争,可能会发生的种种走向,并制定应对的策略。

秦军派王龁为将。两军在长平交战几次,赵军接连几次失败。廉颇遂改变战略,坚守不出。

此时的秦军虽然在战役上节节胜利,但并未消灭赵军的有生力量。双方都缺乏奋起一博将对方置之死地的实力。双方多死死地盯着对方。

这时候除了考验双方将领的意志力,更多考验的就是坐镇后方的最高统帅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的意志力和决策。

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率先沉不住气了。不但不听从卿之言,去拉拢楚魏,合纵诸候。反而出了一个大昏招,派郑朱去找秦国媾和。

这就好比把底牌亮给秦昭王看了。“我怕你,我不敢和你打,我打不过你。”估计本来也处于焦虑状态的秦昭王此时真的笑掉了大牙,“这厮这么快就扛不住了。”

就算秦昭王本来没有必胜的信心。相信,赵孝成王的这个做法,坚定了秦昭王此战必胜的信念。

战争刚有不顺,赵孝成王既没有审时度势,采用最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方案,合纵诸候。反而轻易改变既定策略,采取的还是一个下下策,媾和。

秦国趁机大肆宣扬赵国请求媾和的事,以绝其他诸候国增援赵国的想法。同时他又不答应赵国的求和。

赵孝成王无论是从心理承受力,还是决策力,和秦昭王相比,差距都不是一点点。

秦国派出间谍离间赵孝成王和廉颇的关系。

秦国这次离间的目的,大概就是逼赵孝成王换下坚守的廉颇,改派进攻的将领,争取速战速决。

赵孝成王果然中计,一再下令廉颇出击。在廉颇不听从命令时,改换了赵括。这时,秦国秘密派出武安君白起。最终,赵军战败。白起用诈将赵国四十万士兵全部坑杀。

话说回来,就算廉颇没有被赵括替代。按照赵孝成王最初的设想,廉颇只坚守不战。那么这场战争就会打成持久战。持久战比拼的就是国力,拼粮草、拼后勤。那么,赵国能拼得过秦国吗?事实上,赵国是根本无法与秦国对耗的。

首先,从人口角度而言,秦国有五百万,赵国只有三百万。

其次,从地理角度而言,秦国地处关中,易守难攻,只要集中精力对付赵国即可;赵国处于四战之地,各个方向都得派兵把守,难以做到完全集中兵力。

再次,从经济角度而言,秦国自商鞅变法后,一直奖励农耕、军功,奠定了农业在产业结构上的绝对核心地位,故而粮食的生产和储备非常雄厚。赵国工商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这在和平年代是利润丰厚,可到战时就会面临粮草供应不上的问题。

因此,一旦战争演变成持久战,赵国还是必败无疑。但至少,赵国的精锐部队,不至于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如果采取正确的策略,合纵诸侯,迫使秦军撤兵,也有可能。不过这都只是猜测,历史毕竟真实的摆在那里。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原突围后的第359旅为什么会去山东?结局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原突围,近代,战史风云

    八路军第359旅,是抗日战争中大名鼎鼎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来源于南方,其前身正是著名的红6军团和红9军团,还有红2军团的一个师。这个旅在组建之初,下辖两个团,有5000多名官兵。抗战中,它先是渡过黄河,来到了晋西北地区。接着,转战山西和河北的广大地区,先后歼灭了不计其数的日伪军。这个旅一度发展到1万

  • 古代青楼女子为什么不敢逃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青楼女子为什么不敢逃走?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古代社会,青楼是一个很常见的场所,在这里表面上是一派莺歌燕舞,美女如云。我们似乎在历史上看到了这里的爱情,看到了这里的诗歌,也看到了才子的风流。但是这是现代的技术,在古代社会可没有身份证和电子信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青楼是女子的悲歌,为

  • 康熙帝妃子宜妃,雍正登基后是怎么对她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宜妃,清朝,野史秘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四阿哥胤禛根据遗诏继位即雍正帝,在九子夺嫡中胜出,可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情,那就是康熙的棺材都还没有搬走还没有下葬,他的爱妃就被雍正帝几次羞辱。这个爱妃就是翊坤宫的宜妃郭络罗氏,对于这个人大家都不会陌生,在热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她经常跟着康熙出巡,

  • 司马懿为什么能能得天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懿,三国,风云人物

    有没有发现,三国的魏国是最强的,但是曹操奋斗一生打下来的江山,却给司马懿做了嫁衣,司马家族取代魏国建立晋朝,也是跟魏学习的,曹丕怎么对待汉献帝,司马炎就怎么对待曹奂,于是这样天下就归了晋朝。那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三国归了晋国呢?有人说司马懿是个牛人,全靠司马懿的运筹帷幄,也有人说三国魏国实力最强

  • 刘协在成为傀儡皇帝之后,他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协,傀儡皇帝,文史百科

    说起汉献帝,想必大家脑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被曹操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那个大汉天子,丢尽了汉家王室的颜面。不过,历史往往不能仅看一面就轻易做出决断。其实,汉献帝刘协,在他一生之中,也是做过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的,并不完全是被别人操控的傀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89年,汉灵帝病

  •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讨伐东吴时,他失去了哪四位军师?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夷陵之战,战史风云

    当刘备东征讨伐吴国时,通过载,蜀汉的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已经过世了,所以按跟随刘备左右的是一些不熟悉的面孔,但是大多数的都是荆州那一派的谋士和将军,甚至赵云和诸葛亮都在后方,其中有四位军师,跟随着刘备一起讨伐吴国。到了最后死了两个,还有两个投降了,这四位军师到底是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许叔微:字知可,宋真州白沙人,南宋医学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叔微,宋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县)白沙人,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所著《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书中共收录方剂三百余首,按病种分为二十五门。该书是许氏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著《伤寒百证歌》、

  • 古代皇帝的启蒙“女官”,最后下场都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在古代规矩森严,人们的行为举止都有很多的规范。在现在,我们的生理知识通过学生物便能了解,在古代,他们是没有生物课程的。若是直言教导,与古代的规矩又是十分的不相符,可是古人也不能无师自通,在古代帝王身边,就有这样一种职位,那便是皇帝的生理启蒙女官,顾名思义,她们就是负责皇帝的生理启蒙的。古代的君主,在

  • 古代宫斗到底是什么样的 妃子真的能拖皇后下台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古代宫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真有妃子宫斗吗?能够拉下皇后下马?随着近几年宫斗剧的大火,这也让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一些后宫妃嫔们的大乱斗,也让很多人都觉得在古代那些妃嫔们是不是为了皇帝,为了皇位以及皇权富贵等等他们都会争来争去的宫斗,其实有很多人都觉得在这其中

  • 崇祯临死前为何说文臣皆可杀?是因崇祯不能收到商业税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可以想杀谁就杀谁,谁干啥就干啥,没有皇帝办不到的事。其实事情真没有这么简单。比如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在江南就收不到税,以至于没钱镇压农民起义和抵御后金的进攻,身死国灭。崇祯临死前说:文臣皆可杀。可见对文臣们的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