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曹操一生征战无数,那他屠过哪些城呢?

历史上曹操一生征战无数,那他屠过哪些城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4/1/24 16:06:40

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三国演义》的描绘下,曹操被塑造成一个奸诈、狠毒的奸雄形象。可以说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被黑化的了,但是为何罗贯中要黑化曹操,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历史记载曹操或者曹操的授意下曾经五次屠城,可谓残忍好杀,甚至有人指出曹操在徐州的大屠杀是导致诸葛亮最终选择刘备不选择曹操的一个原因。那么历史上,曹操都屠过哪些城呢,为何要屠城呢?

第一次:徐州大屠杀

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攻徐州,制造了徐州大屠杀。这次屠城是曹操征战过程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三国志·二公孙陶四张传》记载:”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而《后汉书》的记载则更加恐怖,“初平四年,曹操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从这两段记载中我们能够发现,虽然屠城杀的人数不一样,但是徐州五城是遭受了屠戮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曹操是多有美化的,我们看《三国志·武帝纪》中关于屠戮徐州的记载就能看出“拔五城,所过多所残戮”。

关于徐州大屠杀的人数是存在争议的,我们不是专家不去深究。但是光凭泗水为之不流,所过多残戮,就能想象人数肯定不止万数。虽说曹操屠徐州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曹嵩就死在徐州,有报私仇的原因,但是屠徐州的影响却非常大。徐州士民百姓看到如此残暴的曹操,选择团结一致抵抗曹操,而当刘备来到徐州陶谦死后,徐州上下都愿意让刘备领徐州牧。另一个影响就是关于诸葛亮,诸葛亮是琅琊人,当时就属徐州,因避难跟随叔父来到荆州。诸葛亮作为一个徐州人,他觉得曹操太过残暴嗜杀,后来很多南下避乱的士子回到北方,诸葛亮却坚持留在荆州,后来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第二次: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丘(太祖攻围数月,屠之)。

张邈,东汉末年党人领袖“八厨”之一,和曹操、袁绍都是好朋友。也曾共同起兵讨伐董卓,曹操独力进击董卓的时候,张邈还曾经分出一部分兵去协助曹操。曹操在征讨陶谦前对家人说:“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结果曹操凯旋而归,见到张邈,两人相视而泣。可见二人关系亲密,但是在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来曹操击败吕布,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守雍丘。曹操围攻雍丘数月,攻破并屠戮城池,诛杀了张超及张邈全家。这次屠雍丘是因为曹操愤恨张邈的背叛,从最亲密的朋友成为敌人。

第三次: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

彭城这已经是第二次被屠了,之前是徐州大屠杀。吕布占据徐州,公元198年曹操东征吕布,十月,攻下彭城,曹操下令屠城,无辜百姓惨遭杀害。曹操还颁布了一条军令,叫做“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些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有记载,曹操对于吕布也是恨之入骨的。不过看来曹操并没有吸取第一次徐州大屠杀的教训,仍然下令屠了彭城,确实有些过于残忍。

第四次:建安九年(公元二〇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曹操坑杀了七八万降卒,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消灭河北的有生力量。袁绍死后,袁谭、袁尚们内讧,曹操利用他们不合,继续紧追不放,于建安九年攻下邺城,邺城是袁氏家族的老巢,所以曹操屠邺城也是很顺利成章的,非常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曹操北征乌桓

第五次:建安十二年(公元二〇七年),征乌桓,屠柳城。

三国时期的柳城,位置在今天辽宁省朝阳市。袁尚和袁熙逃到乌桓,乌桓和袁氏兄弟共同对抗曹操,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在柳城斩蹋顿及名王以下十余人,俘虏二十余万人。袁氏兄弟逃到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把袁尚、袁熙二人的首级斩下送给了曹操。此次北征乌桓最大的功臣郭嘉,也在从柳城返回的途中病死,曹操为此大为伤心。后世还有人作了一首诗《屠柳城》来歌颂曹操此战的功绩。

以上五次屠城都是曹操亲自下令的,除了曹操自己下令屠城外,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虽然不是曹操亲自所为,但若无曹操默许甚至下令,部将岂敢屠城?所以因为屠城,曹操其实受到很多诟病,而且除了这种大规模的屠杀之外。曹操本人生性多疑,经常因为疑心杀人,比如著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还有边让、孔融杨修等名士,都死于曹操的屠刀之下。

关于屠城这件事,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首先毫无疑问的是,曹操确实多次屠城,残忍好杀之名是逃不掉的。但是,在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当中,屠城的人肯定不止曹操,有人可能比曹操更加凶残。我们看一组数据: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0万,而到了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0万;损失了83%。这其中固然有天灾的因素,但恐怕更多的是人祸,是军阀混战造成的。曹操自己有两句诗“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可以说是乱世当中,普通百姓最真实的写照,实在令人喟叹!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赵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

  •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通,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流水平,诸如五子良将、两夏侯和曹氏宗族大将等,然而,有一位大将,勇冠诸将,曾率军痛击张绣,迎战关羽,成为关羽劲敌,但是,却英年早逝。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的

  • 咸丰帝是怎么死的?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咸丰帝,清朝

    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位居万人之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外人看来,皇帝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位,可以说随心所欲,想干啥就干啥,但不可否认,皇帝确实又是个“高危职业”。细数封建

  • 杜夔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夔,曹魏

    杜夔[kuí],字公良,河南人, 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音律,聪明过人。管弦等各种乐器,他无所不能。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继承复兴了前代古乐,并有所创新。仕于曹操、曹丕之世,以通晓音乐称于世。早年任雅乐郎,汉中平五年(188

  • 曹魏五子良将中能,正面打败关羽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魏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是非常厉害的,相比蜀汉的五虎上将,统兵能力上,更多人倾向于五子良将。众所周知,五子中的徐晃曾在“襄樊之战”中击败了关羽,事实上,徐晃作为生力军,救援樊城,是以逸待劳,击败数月疲劳作战的关羽军队,多少

  •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忠,蜀汉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

  •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鸯,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

  • 诸葛亮北伐时如果魏延代替马谡 魏延能守住街亭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魏延,诸葛亮,马谡

    对北伐时,如果魏延替代马谡镇守街亭,能守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中,一直都是战事不断,曹操,刘备,孙权斗智斗勇,非常的精彩。在后期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继承刘备的遗愿,担任起了匡扶汉室的重任,但是由于后期蜀国人才的缺乏,五虎将都不在了,所以诸葛亮北伐六

  • 诸葛亮北伐时马超没有死 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马超,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北伐就一定能成功吗,他究竟有多厉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超在《三国》中是一个非常彪悍的人物,看过《三国》的人都送给了他一个外号"马喷子",他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又差点杀了曹操,是一个非常嫉恶如仇的人。因为马超的

  •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乂,蜀汉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