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3/12/5 6:13:33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又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贞元三年(787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贞元五年(789年),柳浑去世,年七十五,谥号“贞”。大中二年(848年),绘像凌烟阁。柳浑善文,与顾况友善。有文集十卷,今已佚。

人物生平

早年仕官

柳载(后改名柳浑)生于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梁城乡思义里。他幼时便成为孤儿,有巫者给他看相,预言道:“此儿面相贫贱,而且短命,如果让他出家做僧侣、道士,可以延缓死期。”家人想要听从巫者的话,柳载不从,壮言说:“不读诗书,去当术士,不如速死。”于是发奋求学。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柳载登进士第,授官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

唐肃宗至德(756年-758年)年间,柳载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任命为判官,后迁衢州(今浙江衢县)司马。

隐居复出

柳载曾一度弃官隐居武宁山。不久后被召回朝廷,拜监察御史。柳载生性放旷,不愿在朝中任职,想求外出补官,当时的宰相爱惜他的才华,还是将柳载留任左补阙。之后,柳载改任殿中侍御史,并出知江西租庸院事。

清正僚佐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江西观察使魏少游任命柳载为判官,累授检校司封郎中。开元寺僧与酒徒夜饮,导致失火,他们归罪于守门人。众人均知此系一冤案,都不敢替守门人说情。唯有柳载与同僚崔祐甫为守门人鸣冤。自此,他便以公正闻名当时。

大历六年(771年),路嗣恭接替魏少游,又任命柳载为都团练副使。

大历十二年(777年),柳载被拜为袁州(治今江西宜春)刺史。

奔波泾难

大历十四年(779年),崔祐甫入朝为相,推荐柳载为谏议大夫、浙江东西黜陟使。回朝后,加朝散大夫。又转任左庶子、集贤殿学士、尚书右丞。后加银青光禄大夫,迁官右散骑常侍。

“奉天之难”时,泾原叛军占领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德宗李适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柳载则隐匿于终南山。叛将朱泚以同平章事(宰相)相诱,柳载未至长安就职。

随后,柳载历经十日艰辛,才抵达奉天行在。后又随德宗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长安被唐军收复后,柳载随德宗回朝,他对德宗说:“之前被狂贼玷污(指朱泚召授柳载宰相之事),臣实在耻称旧名,况且臣的名字中带有‘戈’,当今应该停息战事。”于是请求改名为柳浑。

刚直宰相

贞元元年(785年),柳浑被拜为兵部侍郎,获封宜城县伯。

贞元三年(787年),柳浑以本职(兵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判门下省,出任宰相。

镇海军节度使韩滉自江南入朝,德宗想要委以重任。朝臣虽有议论,均未直言。韩滉事无巨细,一概过问,有时竟超越自己职权以外。柳浑虽为韩滉所推荐,但也厌恶其专政,对韩滉说:“先相国(指韩滉之父韩休)因处事偏激,不一年而去任,今公奈何又蹈前非!”韩滉悔恨,其威稍减。

后来,德宗听信大将马燧等人的建议,与吐蕃订盟约于平凉(今甘肃省辖县)。有人认为,此约可保百年无事。而柳浑却跪谏说:“吐蕃人面兽心,不可信。”德宗闻言,不悦道:“柳浑是儒生,不明白边境的事务。”果不出浑所料,夜半,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韩游瑰飞奏朝廷,告知吐蕃背盟,“将校皆覆没”。次日,德宗慰勉柳浑说:“你是一名文儒之士,竟能知晓万里以外的敌情。”自此对柳浑骤加礼遇,在随后与宰相李泌的谈话中,甚至想将“刑法委浑”。

家居病逝

当初,柳浑与张延赏一同出任宰相,柳浑在议事时,屡次与张延赏产生分歧。张延赏让亲信对柳浑说:“相公是有德望的老臣,只要在朝堂上少说话,宰相之位便可保长久。”柳浑说:“你替我向张公道歉,我柳浑的头可以被砍下,舌头说话却是不能禁止的!”自此以后,两人便互生嫌隙。德宗喜欢斯文儒雅、不露锋芒的人,但柳浑朴实而正直,轻率而简易,举止随意,在德宗面前还常说俗语。德宗积累不满,打算将柳浑贬为王府长史,经李泌劝谏,德宗才将他罢为右散骑常侍(一作左散骑常侍)。

贞元五年(789年)二月五日(3月6日),柳浑病逝于长安昌化里的家中 ,享年七十五岁。谥号“贞”。

大中二年(848年)七月十一日,柳浑与李岘等共三十七人得以绘像凌烟阁。

标签: 柳浑唐朝

更多文章

  • 张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选择辞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翰,晋朝

    张翰,晋朝人,祖上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算是名门望族。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魏晋士人为了避祸,或者为了坚守内心的信念,在当权者征召时,他们总是不愿意趋附于前。但如果找不到好的理由,他们的结局往往很悲惨。不过张翰却找到了一个好理由。那么他找到的是什么理由呢?

  • 去华容道堵截曹操的为何是关羽而不是赵云?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汉朝

    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谓是三国中的点睛之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阿瞒,留下了千古美谈,也留下了千古谜团:曹操的残兵败将已经疲惫不堪,斗志昂扬的张飞赵云为何不穷追猛打?曹操一步一挪爬到华容道,张飞赵云为何不赶来和关羽会合?如果关羽一刀把曹操宰了,还会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法正在三国中有那么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法正,三国

    号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法正,在三国时期到底有多恐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法正到底有多恐怖?诸葛亮只是给刘备筹划了三分天下的愿景,法正才是那个真正帮助刘备促成三国鼎立的人。法正最恐怖的地方还在于,诸葛亮、庞统能给刘备干的事儿,法正能干,卧龙

  • 曹操送给荀彧的空盒有什么用意 荀彧看后为何就自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荀彧,曹操

    对荀彧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送荀彧一个盒子,荀彧看完之后为什么直接服毒自尽?他是曹操的顶级谋士,两人关系铁了20年,曹操将他比作张良,但在曹操即将进爵位为魏王,两人却反目成仇,上演“宁死不屈”的悲剧。背后的隐情和真相令人侧目和叹息。他的名字叫荀彧。荀

  • 历史上刘邦临死前处死樊哙是想保护戚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汉朝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邦没有保护戚夫人,致使戚夫人惨死的事情,一直受到后世的诟病。那么,刘邦究竟有没有做出保护戚夫人的措施?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在考虑,司马迁当年也在考虑。他写刘邦把周昌派去当刘如意的相国,他认为这是刘邦保

  • 有哪些与崔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群,唐朝

    崔群(772-832年),字敦诗,号养浩,贝州武城(今河北故城南)人。唐朝中后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小房。 唐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即位,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选拔人才公允持正。元和十二年(817年),拜中书

  •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哪些人?都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凌烟阁功臣,唐朝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按照唐太宗设置他们时的官职大小来排序的。 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形容大唐,很多人用的其实是盛唐。可见,大唐在人们的心中,是如何的辉煌。可是,大唐在最初,何尝不是在乱世中,拼搏出一条血路,在血路上花开满城?唐朝的开国君主是李渊,可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却是李世民。其实

  • 三国时期魏延是怎么死的?为何会被马岱所杀?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延,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史书记载,魏延勇猛过人,不仅如此,魏延统兵打仗也很厉害,镇守汉中近十年,汉中固若金汤,曾在阳谿率偏师击败魏国大将郭淮。马岱是马超的从弟,虽然也很有武力,但明显比不上魏延,比魏延差多了。在正史中,魏

  • 汉中之战夏侯渊为何会死于黄忠之手?发生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黄忠,三国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争霸,小兵动辄折损成千上万,但却很少有大将在阵前被杀。在整部《三国志》中,阵亡将领中军衔最高的是汉(曹)征西将军、博昌亭侯夏侯渊,汉(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是被擒而后斩,魏征西车骑将军、鄚侯是被

  • 李逢吉:唐朝中期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逢吉,唐朝

    李逢吉(758年-835年),字虚舟,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唐朝中期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进士及第,累授左拾遗。唐宪宗时期,累迁至宰相。品性忌刻,险谲多端。排挤名臣裴度,结交权阄王守澄,成为牛李党争中“李党”代表人物。累迁右仆射,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