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反秦到白登山之战 刘邦为什么总是亲自上场

从反秦到白登山之战 刘邦为什么总是亲自上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3/12/25 10:09:36

对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从反秦到白登山之战,为何亲自带兵打仗,不能坐镇后方指挥吗?

刘邦是布衣天子,从曾经秦朝的一名基层小吏开始,到创建西汉帝国的开国之君,一路走来,无论是反秦战争,还是楚汉战争,又或者是剿灭异姓王叛乱的战争,到最后与匈奴发生的白登山之战,刘备作为集团的最高领导人,为何总是亲自带兵打仗?难道不能坐镇后方指挥作战吗?就像刘秀和朱元璋那样?

事实上,刘邦才是第一次反抗秦朝统治的人,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前一年,刘邦因为私放囚徒而违反了秦朝法律,成为秦朝的逃犯,刘邦躲到芒砀山落草为寇,直到第二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刘邦才带着一批人回来了沛县,并杀了县令开始了反秦起义。

刘邦

要了解,在整个反秦战争中,刘邦是没有后方的,虽然在组织机构上,刘邦归属了楚怀王名义上领导的楚国,但是实际上楚国内部也派系林立,内部矛盾复杂,当时的项梁项羽作为其中实力最强的一支,而刘备则为实力第二强的一支,当楚怀王发出“先进关中者为王”的政治号令时,刘邦作为当时楚国主力之一,目的就是一路西行打进关中,这个时候刘邦没有后方,没有根据地,他不可能坐镇后方,只有硬着头皮向关中进发。

但是,刘邦这个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他懂得如何拉拢人心与控制队伍,尤其是在陈胜、吴广这样首先起义的队伍因为领导人的能力问题,而导致其内部开始四分五裂,刘邦显然吸取了教训,陈胜失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陈胜缺乏对手下大军和将领的控制力。

陈胜派出武臣攻打赵国,武臣在赵地称王,武臣派出韩广攻打燕国,韩广依葫芦画瓢在燕地称王,而陈胜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下各自独立,却又毫无办法,原本陈胜、吴广的这一支反秦起义军的队伍实力是强的,但因为内部管理不善而四分五裂,导致最终的失败,刘邦显然看在眼里。

秦末农民战争

所以,在反秦起义中,刘邦亲自率领队伍作战,一路西进,攻打拔寨,在不断对外战争中,刘邦积累了军事经验,并且,刘邦在张良的出谋划策中,第一个打进关中灭亡秦朝,刘邦就是第一个进关中的人,按照怀王之约,刘邦就是关中王,这是刘邦用一系列武力和胜利换来的,也是刘邦亲自率军作战的成果。

另外,在反秦起义战争中,刘邦手下只有自己亲自率领的一支大军,从开始西行的不足万余,到打进关中后有十万大军,刘邦的大军人数经历了超级膨胀,但是,这有一个过程,就算是十万大军,在当时也并不算一支很强的大军,刘邦一个人带兵作战刚刚好,所以刘邦要亲自率军作战。

而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以及剿灭异姓王的战争中,刘邦已经有了稳固的大后方,也就是巴、蜀、汉中以及还定三秦后占据的关中等地,这些地盘成为刘邦的核心地盘和根据地,刘邦指派了他最信任的萧何来镇守,而刘邦本人则作为大军的最高领导开赴前线作战,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刘邦要加强对大军的掌控力,没有大军,刘邦什么也不是,秦朝那么强大,当40万秦军在巨鹿战场消失殆尽时,秦朝也就灭亡,刘邦深知这个道理。

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

事实上,对于大军的掌控力,刘邦不信任任何人,包括韩信,这从还定三秦及彭城之战就能看出,因为还定三秦和彭城之战中,没有记载任何韩信参与的事项,也就是说韩信在还定三秦和彭城之战时,最多就是作战参谋,给刘邦出出主意,没有实际带兵打仗的权力。

而还定三秦的成功和彭城之战前半场的成功,让刘邦更回自信,这个时候的刘邦认为,只要再进一步,就能击败项羽而一统天下,同时刘邦也高估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和低估了项羽的军事能力,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刘邦在彭城之战击败了项羽的话,那么中国历史中就不会有韩信这个人,因为刘邦本人就解决了所有的战争,还需要韩信做什么?

刘邦之所以在楚汉战争中亲自率军作战的原因就是:刘邦要牢牢控制兵权,掌控大军和将领。同时防范自己大军中可能出现的分裂势力,毕竟刘邦不是陈胜,刘邦有能力控制大军但陈胜没有,这也刘邦成功的原因之一。

彭城之战的大败让刘邦不得不起用韩信,事实上刘邦一点也不想用韩信,虽然萧何已经月下追韩信,并成功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但在之后还定三秦的战争中与彭城之战就能看出,刘邦不信任韩信,也没有让韩信参战,现在刘邦战败了,需要一个人为他解决军事问题上的后顾之忧,再加上张良给刘邦献计让他重用韩信,同时韩信也提出开辟第二战场,这一切都让刘邦开始重新考虑重用韩信。

刘邦重用韩信是迫不得已的,刘邦想一统整个天下,但是在楚汉战争中,前线的项羽必须得有一员大将拖住,这个人只能是刘邦,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这个拖住项羽的目的,所以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刘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荥阳一线拖住项羽,使其不能前进一步,所以刘邦必须亲自带兵作战,如果刘邦不在前线,项羽就会踏平荥阳,攻占洛阳,直捣关中,而在北方开辟第二战线的韩信正是因为刘邦拖住了项羽,所以他才能不断地攻占北方,不断地攻城掠地,不断地取得胜利,这其中既有韩信的才能原因,也有刘邦拖住项羽的政治和军事原因。

项羽战败

在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后,刘邦集团的主要矛盾成为内部矛盾,也就是刘邦开始解决异姓王问题,异姓王的问题不是其他人能轻易搞定的问题,因为异姓王是刘邦封的,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大军,并且异姓王大多身经百战,比如英布彭越等人。

刘邦为什么要亲自率军解决异姓王的问题?

因为刘邦一统天下后,其首要政治目的就是稳定内部,维护统治,而所有的异姓王都是刘邦自己封的,他们的爵位都是王,而刘邦手下的其他任何将领都没有资历与异姓王相比,解铃还需系铃人,人是刘邦封的,所以消除也得刘邦亲自来,其他来了万一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被异姓王解决了,那将是刘邦的灾难,所以还不如趁自己在生命终结前的最后一刻,为了自己的下一代继承人,解决掉这些威胁。

刘邦称帝

而白登山之战,同样是刘邦剿灭异姓王的延伸战,原本是刘备与韩王信之间的战争,但是韩王信投靠匈奴,再加上刘邦轻敌,所以刘邦进入了匈奴人的包围圈,因为被包围在其中的刘邦只有万余人的大军,相比于匈奴的40万大军,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是刘邦只能硬着头发剿灭匈奴人,最终的结果是谁也吃不谁。

标签: 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琅琊王氏是怎么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

    琅琊王氏是怎么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流传数百年的经典故事,讲述的就是魏晋时期两个“一动而天下倾”的家族:琅琊王氏与陈留谢家。但与王氏相比,谢家还是差了一些。一.王家的渊源王氏历史悠久,在当时的族谱中,号称姓祖为东

  • 陈叔坚:陈宣帝陈顼第四子,蛮横好酒,尤好数术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叔坚,南朝陈

    陈叔坚,字子成,入隋改名陈叔贤,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四子,母何淑仪。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宣帝时期封长沙郡王(今湖南长沙),陈后主时期历任扬州刺史、司空、江州刺史、骠骑将军、荆州刺史等职。南陈灭亡入隋,大业中期,陈叔坚任遂宁太守。人物生平陈叔坚蛮横

  • 陈叔卿:陈宣帝陈顼第五子,性格质直有材器,容貌甚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叔卿,陈朝

    陈叔卿,字子弼,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五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祯明三年(589年),南陈灭亡,陈叔卿入关仕隋朝,大业时期为都官郎、上党通守。太建四年(572年),封建安郡王,陈宣帝时期外历诸藩,历任东扬州刺史、郢州刺史、湘州刺史等职,陈后主时期入朝

  • 陈叔明:陈宣帝陈顼第六子,他担任了哪些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叔明,南朝陈

    陈叔明(562年~615年2月3日),字子昭,入隋改字慈尚,南北朝时期南陈宗室大臣,陈宣帝陈顼六子,母何淑仪。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建五年(573年),封宜都郡王,南陈时期历任东扬州刺史、南徐州刺史等职,入隋之后历任鸿胪少卿、礼部侍郎等职,以检校左屯卫

  • 白登之围刘邦差点被获抓 刘备打仗水平真的不行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白登之围

    对刘邦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白登之围差点活捉的刘邦,打仗水平怎么样?刘邦是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皇帝,他自从斩白蛇起义之后,有打不完的仗。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这一箭堪称夺命追魂,箭伤发作快要了他的命。吕后给他找来全天下最好的箭

  • 和珅为什么不早点巴结嘉庆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清朝

    和珅为什么不早点巴结嘉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私吞的钱财数不胜数,甚至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和珅去世后的府邸——恭王府,还在向后人展示这一段历史事件,警醒后人。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和珅这个人。要说能做到和珅这个位置上的官员可谓是少之又少了,他本

  • 杨玉环的真实身高体重是多少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唐朝

    杨玉环的真实身高体重是多少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自古至今五千年文明悠久流传,前前后后二十个朝代、四百余位君王书写着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各朝各代及当朝的伟人英杰俱是绽放着各自的璀璨光芒,初统天下立始传世的秦王朝、唯以强亡俯瞰世界的汉王朝、镇元奋武君死社稷的明王朝,都无

  • 李自成攻入皇城后,那些妃子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明朝

    李自成攻入皇城后,那些妃子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一直是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女性在社会地位之中普遍较低,都需要依靠着自己的夫君,哪怕是女皇武则天也是如此,离不开自己的夫君李治,如果是在国家安定的时候,女性的生活状况还算是“安稳”,一般只要是夫妻

  • 小说中袁绍给人一种昏庸的感觉 历史上的袁绍又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汉,袁绍

    历史上真实的袁绍有多强?如果不是家族拖累,袁绍早就一统天下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让人感觉有些昏庸。明明占据了巨大的优势,手握重兵,却仍是在官渡之战当中,败给了实力远逊色于他的曹操。而且,袁绍之所以会败亡,

  • 顺阳公主:孝文帝元宏第四女,史籍中是如何记载他的生平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顺阳公主,北魏

    顺阳公主,生卒年不详,本姓拓跋,汉姓元氏,名不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公主,孝文帝元宏的女儿,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姊妹。下嫁太师冯熙之孙、扶风郡公冯穆,不知所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史籍记载《北史·卷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冯穆,字孝和,袭冯熙爵,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