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个心到底是什么

俗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个心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4/1/4 16:23:55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司马昭之心”到底是什么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成语,意思是:司马昭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了。但是,很少有人了解,这个成语其实是出自魏武帝曹操的曾孙,也就是魏国的第四位皇帝曹髦之口。

司马昭是权臣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自从曹氏家族的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后,他就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元元年(254年),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将皇帝曹芳废掉,改立年仅十三岁的曹髦为帝。曹髦尚且年幼,国家大事都只能听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的。

在哥哥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更是以大将军的名义独揽朝政,将曹氏皇族踩在了脚下。眼见司马昭的权势一天比一天大,朝廷中有很多大臣都站在了司马家族这一边。他们不断向魏帝曹髦上书,鼓吹司马昭的功德。魏帝曹髦无可奈何,只好在甘露三年(258年)下诏,加封司马昭为晋公,以示表彰。

但是,司马昭坚持不受,前前后后总共推辞了九次,此事这才作罢。到了甘露五年(260年),大臣们对加封司马昭为晋公一事更加迫切。曹髦虽然气的七窍生烟,但还是按群臣的要求下达了圣旨。司马昭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根本不看重晋公的虚名。他再一次表示推辞,表示自己绝无贪恋权位之心。

司马昭的惺惺作态彻底惹怒了曹髦,当时,他年仅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与那些韬光养晦的帝王不同,年轻气盛的曹髦一心想要斩杀司马昭,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皇权。一天夜里,他将尚书王经、召侍中王沈和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唤到宫廷之中,然后,怒气冲冲地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再这样下去的话,朕就要被司马昭废掉了。今天,朕打算和你们一起斩杀司马昭!”

王经一直都是曹髦的支持者,他听了此话后大吃一惊,赶忙劝阻道:“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鲁昭公不满季氏的跋扈,愤而讨伐季氏。结果呢?失败之后,昭公先逃到齐国,又逃到晋国,遭到了天下人的耻笑。陛下虽然对司马昭很是不满,但他在陛下即位前就已权倾中外,现在更是难以撼动。陛下您好好想想,真的有实力灭掉司马昭吗?倘若意气用事的话,这不是想要治好疾病却反而让病情更加严重了。”

十九岁的曹髦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他对王经的话置若罔闻,满不在乎地说道:“就这样做又如何?死就死了,何况又不一定会死呢。”说完之后,他直接入宫禀告太后去了,只留下在原地呆若木鸡的王经、王沈、王业三人。但是,王沈和王业早就和司马昭勾结在了一起,曹髦走后,两人准备把这件事报告给司马昭,并打算拉着王经一块去。可是,王经对王沈二人的行为嗤之以鼻,不肯和他们一起告密。

情况紧急,王沈和王业顾不上理会王经,赶忙面见司马昭说明了此事。司马昭听了之后,马上命护军贾充率人前去阻挡。贾充刚刚走出大门,就碰上了杀气腾腾的曹髦。曹髦手持宝剑,喝令卫士们让开,否则自己就要大开杀戒。曹髦虽然是个傀儡,但毕竟是名义上的皇帝。贾充手下的卫士担心伤到皇帝,于是一步步地往后退去。

太子舍人成济是司马昭的心腹,也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他见曹髦离司马昭的府上越来越近,急忙向贾充问道:“情况危急,该如何是好?”贾充大声说道:“司马公养你们这么多年了,正是想让你们在今天挺身而出。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问的!”贾充本想让成济挡住曹髦,不料,有勇无谋的成济竟然直接刺死了曹髦。曹髦死后,司马昭吓得面如死灰。

众所周知,成济是他的部下,成济弑君,那跟他自己弑君没什么两样。尽管,司马昭是实际上的最高领导者,但这弑君之名,他是万万承担不了的。此事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天下将会大乱,将会有无数的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他将心腹陈泰请到一个僻静的地方,然后诚恳地询问道:“现在,我应该怎么办呢?”陈泰说道:“只有杀了贾充,以此来向天下的人谢罪。”

贾充追随司马昭多年,司马昭不忍心杀他,于是,又问陈泰道:“先生,能不能再想一个退一步的方法?”陈泰摇了摇头,说道:“只能更进一步,无法再退一步了。”司马昭思前想后,还是不忍心杀贾充。最后,他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到了成济身上。成济自知难逃一死,于是,跑到屋顶,对着司马昭大骂不止。司马昭的卫士向屋顶上射箭,成济躲无可躲,就这样被活活射死了。

司马昭想要稳定局势,于是,向郭太后解释,称自己是担心太后的安全,这才动用护卫阻止曹髦的。而且,成济的行为与自己无关。郭太后手无实权,只得任凭司马昭把黑的说成白的。为了平息民众的愤怒,司马昭还剥夺了曹髦的皇帝封号,不再称其为皇帝,而是称为“高贵乡公”。这样一来,死的就不是皇帝了,而是高贵乡公。但是,司马昭的伎俩只能骗骗自己,却骗不了天下的百姓。

埋葬曹髦的时候,过往的百姓都聚在一起,看着曹髦的尸体,悲痛地说道:“这就是前些日子被杀的天子啊。”说完之后,大家不忍再看,纷纷捂着脸哭泣不止。安葬了曹髦之后,司马昭不敢自立为帝。他继续奉曹氏为正统,改立年仅十四岁的曹奂为帝。与曹髦相比,曹奂更加像是一个傀儡了。当时,朝廷中的大臣们唯司马昭马首是瞻,很少有人听曹奂的命令。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在病痛之中离开了人世。其子司马炎在处理好父亲的后事后,马上逼曹奂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即为晋武帝。曹奂让位后,晋武帝封他为陈留王,并让他前往封地安度余生。太安元年(302年),曹奂在封地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参考资料:

【《晋书》、《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标签: 三国司马昭

更多文章

  • 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三国 家族最后为什么遭到致命打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三兄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魏蜀吴三国,诸葛家族最后为什么遭到致命打击?春秋战国时代和三国(包括东汉末年)时代,人才流动性非常强。春秋战国时期,人才在各国的流动非常强。比如,廉颇曾经在赵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为官,公孙衍不仅指挥过秦军还指挥过魏

  • 朱元璋生性薄情却对马皇后情有独钟 马皇后有什么迷人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

    对朱元璋和马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是朱元璋是薄情的人,朱元璋为什么对马皇后不离不弃?明代时期有一段爱情故事是持续到现在都被人所歌颂的——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爱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爱情是让人敬佩的,他让人快乐,让人幸福。朱元璋此人生性薄情却对马皇后情有独钟

  • 朱元璋规定后宫不得干政 这规定为何对马皇后不起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皇后,朱元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马皇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规定严禁后宫干政,这一条铁律为什么对马皇后不起作用?明代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1382年9月18日),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朱元璋抱着爱妻痛心疾首,发下了此后不立皇后的誓言。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后,与长孙皇

  • 朱祁镇复位后,为什么立一个腿残眼瞎的女子为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祁镇,明朝

    “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这是明英宗朱祁镇在天顺八年(1464年)临终之际,对太子朱见深的遗言。那么朱祁镇复位后,为何立一位腿残眼瞎的女子为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为朱祁镇的钱皇后并无所出,而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因没有加冕皇后一直对钱皇后心怀不满。

  • 刘秀推翻王莽建立新的王朝 刘秀为什么延用汉作为国号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秀,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秀和东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秀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会选择汉作为国号?遥想高祖刘邦布衣起义,先推翻秦朝,后灭了项羽,建立起大一统的汉朝,后代文、景二帝以调息养国也还安稳,汉武帝独尊儒术,巩固中央集权,开启丝绸之路,抗匈奴,并朝鲜,成就大汉盛世,

  • 朱棣是怎么击败十万大军的李景隆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景隆,明朝

    朱棣是怎么击败十万大军的李景隆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靖难之役中,朱棣听说南京方面把主帅换成了李景隆直接笑了,他曾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景隆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显然,我们也就知道了朱棣之所以击溃李景隆的大军原因很简单。治军无军令军纪,上下不同心。南军将士不适北地霜寒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唐玄宗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唐玄宗

    还不了解:唐玄宗杀儿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玄宗在一天里连杀三个儿子是真的吗?唐玄宗为什么要那么做?唐玄宗一日杀三子,这事其实并不是传言,而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唐玄宗之所以会杀自己的儿子,主要是因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陷害三位皇子,让唐玄宗误以为

  • 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真的昏庸无能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显,唐朝

    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真的昏庸无能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儿子,做了两次皇帝,第一次是唐高宗李治死后,他作为太子顺利接班了,但没有多久就被废了。第二次是武则天晚年他联合张柬之等拥唐老臣发动了神龙政变恢复了李唐神器,第二次做了皇帝。但是这两次皇帝完全可以看出他昏

  • 明朝的时候,江苏地区怎么没有藩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的时候,江苏地区怎么没有藩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知道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坚持采取了分封制度,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了全国各地享福去了。那么为何江苏没有藩王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当时大明的首都是南京,江苏属于京畿之地,不可能离首都这么近的地方封一个藩王。另一个因素

  • 李亨抢走李隆基的皇位后 李隆基为何没有再抢回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李隆基

    对李隆基和李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亨夺走李隆基的皇位之后,李隆基为什么不抢回来?常说"成王败寇"。而若是这较量双方都是帝王,甚至还是父子,那局面就不仅仅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么简单。而要为此寻个例证,那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便是一对典型。在很多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