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张郃之事膝盖中箭为何会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郃之事膝盖中箭为何会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35 更新时间:2024/2/8 17:59:00

张郃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曹操手下的良将,以街亭之战大破马谡名扬天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古时候,弓箭是军队的一大杀器,它可以让士兵不用短兵相接,便可射杀敌军,是古代军队非常青睐的武器。而作为被弓箭打击的军队,其实是很惨的,因为一旦被射中,在混乱的战场中,这个人很可能就会因得不到及时的医治而死去。不过凡事也有特例,比如三国时期的关羽和张郃,关羽被射中额头,结果成功活了下来,张郃被射中膝盖,却直接死去了,令人颇为惊奇!

按照正常的思维,头颅乃是人体非常脆弱的位置,一旦头颅受伤,很可能因此去世。而膝盖虽然也是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过即便膝盖受伤,其实也并不致命!比如很多人因为事故截肢,但人家最后也能活了下来。那么为何到了关羽张郃这里,情况会如此不同呢?为何同样是中箭,关羽额头中箭没死,张郃膝盖中箭却死了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令人诧异的效果,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防护不同

关羽额头中箭,是在和庞德的交手过程中。不过古人对于头颅的防护,其实还是比较到位的,战场混乱,流箭乱飞,为了不被流箭射中而倒霉的死去,古代将领大多会戴头盔,这对弓箭会产生很大的削弱作用。事实上,即便是现代战场,很多军队仍然非常重视头盔的研制,因为这能很大程度拯救一个士兵的性命!

《三国志》: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在和关羽的交手过程中,庞德确实是一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不过根据后来关羽的表现来看,很可能庞德只是射中了关羽的头盔,箭支的冲击力被头盔挡住了,并没有伤及关羽的头颅。所以说在外人看来,关羽是被射中了,但事实上关羽并未受伤!

不同于关羽,张郃的受伤之处,防护就没有那么健全了。受限于古代工艺和生产力的限制,其实并不是每个作战的士兵都能够穿上铁甲作战,一般情况下,只有高级将领和特殊军队才有铁甲。而且这些铁甲都只是防护人体的重要部位,比如头部、胸部和腹部,对于人体的下肢,铁甲的防护力度并不是非常大。

古时候西方世界有那种全身甲,把全身都包围起来了,这样就不容易被箭支射伤,但由此也会让一个人的灵活性降低,古时候中国王朝面对的对手,大多数并没有大规模装备铁甲的能力,所以中国古代铁甲大部分都不是全包的,而主要是防护上半身。

这样的话,弓箭射中张郃膝盖就比较好理解了,因为防护弱嘛!按道理说,就算射中膝盖,只要好生救治,其实也不会死去的,不过当时曹军处于被伏击的状态,张郃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所以最终因箭伤去世!

《三国志》: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

二、弓箭不同

除了防护不同,关羽和张郃中的箭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非常擅长发明,他在指挥北伐期间,发明打造了众多的先进武器,令曹魏吃了不小的亏。这里面有一件大杀器便是连弩!在此之前,弩这种武器虽然强大,但是不能连发,而经过诸葛亮改进的弩,竟然可以连发,在战场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既然诸葛亮会改进连弩,自然也会改进箭支的,所以说张郃中的箭很可能与关羽中的箭完全不同!

《三国志》: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当时张郃遭到诸葛亮的伏击,被箭射中膝盖,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只要及时止血,张郃应该能坚持退出战场的,但是最终张郃却因此而死,原因很可能是他当时的血止不住!诸葛亮很可能发明了一种专门放血的弓箭,这种箭口插入人体后,一旦拔出,简单的包扎根本没有用,最终张郃很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

标签: 张郃三国

更多文章

  • 吕雉当初也是温柔贤惠的妇人 吕雉是怎么变得心狠手辣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吕雉

    对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温柔贤惠的吕雉,究竟经历了什么,使她成为了心狠手辣的吕后?引言人们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位支持他的女人。而我相信,一位冷漠冷酷的女人身后一定有一位让她失望绝望的男人。如若有人问起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女子是哪一位,想必一定会有

  • 顺治皇帝24岁就英年早逝了 顺治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顺治,清朝

    还不了解:顺治之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顺治24岁就驾崩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话说,满清王朝是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个古代封建王朝,在满清统治的几百年里,出现了很多颇有作为的皇帝,例如康、雍、乾三帝都算是杰出的帝王,他们让清王朝蜕变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清圣祖康熙更是

  • 曹彪:魏武帝曹操之子,因密谋废帝事败被赐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彪,曹魏

    曹彪,字朱虎,三国时期曹魏皇族,魏武帝曹操之子。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222年,升为弋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224年,改封寿春县。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徙封地在白马。232年,改封楚王。嘉平三年(251年),因与王凌密谋废帝事败,被赐死,享年五十七岁。接

  • 曹彪留下了哪些作品?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彪,曹魏

    曹彪,字朱虎,三国时期曹魏皇族,魏武帝曹操之子。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222年,升为弋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224年,改封寿春县。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徙封地在白马。232年,改封楚王。嘉平三年(251年),因与王凌密谋废帝事败,被赐死,享年五十七岁。接

  • 孙登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神木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登,三国

    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也是孙权的第一任太子。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华夏五千年历朝历代不乏“明君圣主”,然而在许多这些“圣主明君”一生当中却都有一个极为相似的经历,如周文王姬昌、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东吴大帝孙权、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宋太宗赵光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强势帝王

  • 州泰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曹魏是何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州泰,三国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倘若说起三国时期的历史,世人都会想到刘备、关羽、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人,但是其实在这段岁月中,有能力的人不仅仅是他们,还出现了不少的文武双全之人,只不过不为人所知罢了,比如三国时的曹魏将领州泰,便是其中之一。

  • 乌拉那拉氏没当上皇后前为何没生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清朝

    乌拉那拉氏没当上皇后前为何没生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乌拉那拉氏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便嫁给了乾隆,成了乾隆少年时期的侧福晋,可以说乌拉那拉氏是乾隆身边的旧人了,那为何一十八年来无所出呢?后来更是以“断发”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劝谏”乾隆,要知道在古代断发属大忌,等同于诅咒乾

  • 三国时期哪些名将被俘后没有投降而是选择赴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顺,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三国猛将众多,在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战败后,有的武将选择了投降,比如张辽;有的武将选择了自杀,比如诸葛瞻;有的武将选择了战死,比如典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武将因为战败被俘了,被敌人活捉,要么选择投降,要么

  • 刘义康:宋武帝刘裕第四子,行事不顾君臣礼仪而受到猜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义康,南朝宋

    刘义康(409年-451年),小字车子,刘宋宗室大臣、宰相,宋武帝刘裕第四子。刘义康初封彭城王,后被举荐入朝与王弘共同辅政。他独掌朝政后,广聚党羽,常行事不顾君臣礼仪,引发宋文帝猜忌。451年,刘义康被暗杀,以侯礼安葬在安成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

  • 宋朝和明朝都是重文轻武 两朝给人的印象为何完全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明朝

    对宋代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重文轻武,为什么感觉宋代软弱无能,而明代却势不可挡?重文轻武是宋代的基本国策,宋代为了防止五代军阀割据局面再次发生,大力削弱武将权力,并设置了二府三司制。二府为政事堂、枢密院,政事堂长官是首相和参知政事,枢密院长官是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