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明帝师是怎样产生的?大明帝师需要具备的条件

大明帝师是怎样产生的?大明帝师需要具备的条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22 更新时间:2023/12/21 22:18:55

古人有一句话:“学好文武艺,售与帝王家。”中国还有一句话:“伴君如伴虎。”作为帝师,这个皇帝既是你的学生,也是你的主人,这职业生涯难度系数极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帝师这个职业,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帝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群体。这乃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开国皇帝朱元璋诛杀宰相胡惟庸之后,由此担心大权旁落,遂永久废除了宰相制。由皇帝直接管理国事,领导群臣。由于少了宰相这个环节,皇帝便变得格外繁忙。朱元璋于是找了几位顾问集中在文渊阁帮他处理事务,这便是内阁的由来。最初的内阁其实就是一个秘书处,官阶最隆者也不过五品。但是,凡入选者都必须是士林公认的饱学之士。演变到后来,凡入阁当辅臣者,首先必须取得大学士的头衔。

明朝的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每次会试中进士者,必会选拔20名左右的青年才俊,到翰林院继续深造。凡选中者称为庶吉士,深造期限一般两年,优秀者便留在翰林院充任讲官、词臣和史官。这个讲官,就是给皇帝授课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讲官都拥有帝师的身份。所谓帝师,一般都是先当太子的老师。凡被立为太子的人,便自动获得储君的身份。明朝对于储君的教育相当重视。管理太子的事务机构叫詹事府,与之平行的还有一个左春坊,是专门管理太子教育的衙门。凡讲臣、词臣、史官这三种归口翰林院管辖的文臣,都有资格获选为太子师。凡选为太子师者,时人便以“储相”待之。

每当皇帝驾崩后,太子登基,一般都会用自己的老师进入内阁担当辅臣乃至首辅。明朝内阁,虽然最初的创设只是秘书机构,但自永乐后期,特别是宣宗皇帝之后,基本上成了国家的行政中枢。其权力与地位均在六部之上,内阁首辅实际上变成了没有宰相头衔的宰相。因此,明朝帝师除洪武、永乐两朝之外,经历大都清晰可寻,依次是:庶吉士——翰林院文臣——太子师——帝师——内阁大学士。通过以上演绎,我们不难发现,明朝帝师不可简单以教师身份看待。他们其实是各个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与国务活动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处事方法,不仅影响到皇帝,更影响到明朝的治国方略。

明代储君的学习内容,以经史为主。习经则上宗孔孟,本于程朱;习史则揭示历代帝王治国之道,兴衰之理。讲经者寻章摘句,虽屡见智慧但大都泥古;讲史者发挥较多,较之经籍更能让人体验治国之得失。因此,明朝的帝师,学问不必有创见,但须雍容深厚。臧否人物可以一针见血,但不可标新立异,更不能“怪力乱神”。所以,以思想家誉之帝师,则不允当。

尽管少数帝师确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是以思想取胜,而是精于治术。当明代帝师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经书要读得熟,经书解释得好。宋濂当时给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讲《大学衍义》,到后来的方孝孺给建文帝讲《大学衍义》,虽然同一本书,两人的观点并不尽然相同。

第二个条件,语言能力要强,不能讲一口家乡口音,皇帝听不懂。叶向高是福建闽东地方的人,那个地方的话简直是另一个语系,很难懂。为什么皇帝还那么依赖他呢,可见这个人是与时俱进的,肯定说的不是家乡的“鸟语”。还有温州人张璁,温州话也是出奇的难懂,结果世宗皇帝还是那么喜欢他,可见他也有语言上的天赋。

第三个就是讲课能力。老师授课,总想引导学生向善,并教导学生规避一些错误。让皇帝走正道,这是帝师最起码的责任。但若一上课就板着脸,训斥学生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学生肯定不高兴。例如杨廷和,他的学生是明代最大的玩家武宗皇帝。杨廷和上课时,举古代贤君的例子,要武宗收敛玩心,武宗觉得不受用。有一次听完课,就对身边的太监发牢骚说:“讲课就讲课,老是夹枪带棒的说别的干什么?”杨廷和规劝武宗少做那些架鹰逐狗的事,武宗一听这些话就烦,所以他不愿意听杨廷和讲课。作为帝师,怎样让这个特殊的学生喜欢听你讲,这就是讲课能力,里头学问也很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阙与之战赵奢一战成名 此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阏与之战,赵奢,战史风云

    首先,阏与之战能让赵奢名声大噪是因为对手非同一般,要知道赵国的对手可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实力大升,鉴于赵国的实力,赵武灵王一路开疆拓土,赵国的国土也是大大的增加,而赵国最后和秦国接壤了。反观秦国方面,在商鞅变法和军功制度下,秦国的军事实力也是大大的增加,达到了极致

  • 石达开的声望极高,为什么他没有在天京事变后取代洪秀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达开,太平天国,历史解密

    石达开是天平天国名将,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他为什么没有在天京事变后,取代洪秀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寻找一个声望极其高的人的话,那么,估计不会是别人,一定是翼王石达开。这样的情况,在于石达开不同

  • 古代妃子生下皇子,为什么要立刻抱给乳娘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基本上每个皇子出生以后都有单独的奶妈跟着喂养,实际上这是出于对皇子安全的考虑采取的措施,由此可见皇子地位重要,一出生就面临很多威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出于对皇权稳固的考虑。我们都知道古代宫廷当中的后宫争斗是非常激烈的,皇子的地位很重要,皇子既然有当上皇帝的可能,其背后牵扯的利益关系必定是错综复杂的。

  • 从奴隶到开国皇帝,揭秘石勒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从奴隶到开国皇帝,揭秘石勒传奇的一生,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草根者并不在少数,然而就至微至贱而论,还是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与后赵明帝石勒,而后者的遭遇似乎更为悲惨,一度沦为奴隶。石勒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位由奴隶变身为开国皇帝的奇人,而这位“奴隶皇帝”的志向也大不相同,

  • 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至今还能被后人记起的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有名份的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中,与卞氏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与刘夫人育有曹昂、曹铄,与环夫人生曹冲、曹据、曹宇,与杜夫人生曹林、曹衮,与秦夫人生曹玹、曹峻,与尹夫人生曹矩,与王昭仪生曹干,与孙姬生曹上、曹彪、曹勤,与李姬生曹乘、

  • 年少有为的霍去病,他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我们经常提到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便是一代战神霍去病提出来的,他是西汉初年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十几岁一战成名,曾经让无数匈奴人闻风丧胆。他个人的经历是传奇,打了无数以少胜多的战例,堪称古代游击战的始祖。第一:人物生平,成长经历的一些事情霍去病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和平阳县小吏霍仲

  • 将国库存银当私房钱,康熙真这么做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封建帝王向来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也就是说皇帝富有四海,有花不完的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体制的限制,皇帝花钱也会受到种种制约,也不是随心所欲地,尤其是国库的银子。这一点清代的皇帝深有体会。顺治元年(1644年)清帝入主中原后,战火绵延,军费浩繁,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朝

  • 清朝这四份高薪职业,却被人歧视无人想做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在我国古代是封建制社会,在当时是绝对的君主制,上层社会的皇家之人,达官贵族,乡绅土豪生活的很富饶,锦衣玉食,家中还有许多婢女侍奉。而底层的老百姓们常常为吃一口饱饭发愁,因此许多人都会选择种地,在当时国家也十分注重农业发展,农民不仅需要养活自己的家人,还需要向国家上交一定的粮食,因此农民幸幸苦苦劳作一

  • 赵构禅让之后为什么会同意大宋为岳飞昭雪?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宋朝,风云人物

    宋史上,最不光鲜的是靖康之耻,这一历史事件扭转了历史,改变了大宋好多年的格局,一心向往和平,投降派和主和派的宋高宗赵构也得到了惨痛的报复,邢皇后遭凌辱,他的儿子女儿们几乎很少从金人的手下还生。从北宋末年的起义来看,当时社会上一股起义兴起,民间农民发起的反抗让人恐惧,当时的君王赵构非常害怕。随后就发生

  • 福长安作为和珅的重要死党,嘉庆为何没有置他于死地?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福长安,嘉庆,文史百科

    乾隆死后,嘉庆这个傀儡皇帝得以亲政,嘉庆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了和珅,这个过程至今看来,依然令人触目惊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隆是1799年正月初三去世的,嘉庆让和珅在宫内主持丧事,然而在初七的时候将和珅下狱,在正月十五就公布其二十大罪,正月十八就赐其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