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孙权是如何在合肥之战中脱困的?

历史上孙权是如何在合肥之战中脱困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07 更新时间:2023/12/27 6:24:40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张八百大破孙十万”!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战,成就了张辽的赫赫威名,也让孙权自此被刻上了“孙十万”的绰号。然而此战孙权能够逃出生天,没被张辽俘虏,一个小人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就是谷利。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趁曹操率军西征张鲁之际,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张辽与诸将打开曹操留下的信,信中说:“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当时镇守合肥的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大将以及仅仅七千士兵,十万对七千,曹操却让守军主动出战,合肥诸将们都感到疑虑。

张辽根据曹操远征汉中而合肥缺乏后援的现状,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还没有被孙权大军完成合围之前,率先出击,“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就可以守住城池。张辽此番分析消除了诸将的疑惑,李典也对张辽所说的话表示赞同。于是,张辽在当夜募集敢于出城迎战的精锐将士八百人,开剥牛肉赏给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

天色刚亮,张辽披甲持戟,亲自先登直陷敌阵,撕裂了东吴军队的防线。在他率军冲入东吴的营垒之前,张辽就已经亲自斩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卒和两名东吴将领。他一边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号,一边登锋陷阵,冲入东吴的营垒。此后,张辽率军继续猛攻,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之下。

孙权见状大惊,东吴众将士也因惊慌失措而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于是,孙权等人逃跑到一座较高的山冢上,用长戟来自卫。张辽见敌方主帅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但孙权没有轻举妄动。张辽冲阵之后,吴军士气全失,合肥守军的军心因为首战大胜而安定了下来。

谷利助孙权跃马断桥

虽然张辽大破吴军军阵,但孙权毕竟人多势众,在张辽退回城后,孙权部署军队包围了合肥城。可是吴军已经一战被张辽吓破了胆,所以围城十余日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认识到不可能夺取合肥城了,孙权于是下令退兵。老老实实撤军也就没什么事了,可是“孙十万”非要玩火,自己殿后。

张辽在城上瞭望吴军的退军情况,发现东吴军队大多已经先行出发了,只有少量的精兵(孙权和他的车下虎士)。张辽率诸军追击,同时分兵去毁桥

。张辽步骑齐出,很快到达津北。孙权见状,心知不妙,赶紧派人去将前面已撤退的部队叫回,无奈那些部队已上路一段时间,一时还赶不回来。

右部督凌统带著亲卫族众三百人与曹军展开激烈血战,将孙权救出。孙权与甘宁蹴马趋津,逃到逍遥津的桥边,发现桥已被曹军破坏,只剩下两边延伸的桥板,中间有一丈多的地方没有桥板可供依托。张辽追兵在后,前方断桥阻拦,情势可谓危急到了极点。

权乘骏马上津桥,桥南已见彻,丈馀无版。谷利在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权既得免,即拜利都亭侯——《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正当此时,孙权亲近的官员谷利,要孙权持著马鞍,然后让马后退,再飞纵向前,谷利在后面用鞭抽马,以助马势。孙权就这样连人带马的飞到南岸,贺齐率军在南岸接应,孙权总算逃出生天。逍遥津之战第一阶段是张辽率八百勇士冲击孙权军阵,第二阶段则是张辽差点生擒了孙权,幸亏凌统、甘宁死战,谷利关键时刻助孙权跃马断桥。

出身低微,忠心护主

据《艺文类聚》引《江表传》

:谷利,孙权奴。也就是说,谷利其实本是孙权的奴隶,其实两汉魏晋之际的奴隶,并不是我们今天想想的那样。当时很多人和家主(主君)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比如所谓“部曲”,其实都是私人兵,还有僮客、奴仆等等。

谷利者,本左右给使也,以谨直为亲近监,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权爱信之——《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谷利虽然出身低微,但由于他性情忠诚谨慎耿直,不苟言笑,很受孙权信任,常在孙权左右听从安排,并且担任了“亲近监”这样的官职。所以在合肥之战时,危急时刻谷利才能帮助孙权逃出生天。此战之后为了报答谷利,孙权封谷利为都亭侯,从奴隶到封侯,谷利也算是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权於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钓台圻。时风大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权曰:"当张头取罗州。"利拔刀向柂工曰:"不取樊口者斩。"工即转柂入樊口,风遂猛不可行,乃还。权曰:"阿利畏水何怯也?"利跪曰:"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戏於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是以利辄敢以死争。"权於是贵重之,自此后不复名之,常呼曰谷。——《江表传》

黄武五年(226年),一晃十余年谷利依然跟随在孙权身边,这时孙权在武昌新造了一艘大船,命名为“长安”,在武昌钓台附近试水的时候,狂风大作,当时与孙权一起在船上的谷利,立刻命令舵手转往樊口,孙权说道:”应当迎风往罗州去!“谷利拔刀上前对著舵手威吓:”你不往樊口我就斩了你。“舵手于是立即转往樊口。

当大船入樊口之时,风势已经比刚才猛烈数倍,无法行船。孙权对谷利说:”阿利,你怎麼这麼怕水!“谷利这时跪下说:”大王您是万乘之躯、金枝玉叶,却随随便便在大风大浪下跑去玩水,船楼又高,吃风很大,一但翻覆,您有个万一,国家社稷将要怎么办?所以我才敢冒死抗命。“孙权於是更加的器重谷利。自此以后,孙权不再直呼其名,而以「谷」代称,以示尊重。

历史不光有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也有很多隐藏在角落里的小人物,谷利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小人物。但他随从孙权左右几十年的时间,关键时刻助孙权逃出生天,时刻以孙权的安危为己任,因此留名青史,也绝对称得上励志,是一段佳话!

标签: 孙权三国

更多文章

  • 升国大长公主:宋真宗赵恒次女,自幼为道士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升国大长公主,北宋

    升国大长公主赵氏,名志冲,宋真宗赵恒次女,母杜贵妃。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公主自幼为道士,因此在真宗朝没有被册封为公主。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宋仁宗亲政,封早逝的妹妹为卫国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庆历七年(1047年)五月追封鲁国长公主,谥昭怀。

  • 赵昉:宋仁宗赵祯皇长子,出生即夭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昉,北宋

    赵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字宗明,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皇长子,母为俞德妃,崇庆公主同母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景祐四年五月九日(1037年6月24日),出生即夭折。庆历元年五月乙丑(1041年6月18日),赐名赵昉,辍朝二日,赠太

  • 雍正不是康熙皇帝的接班人吗 康熙心里的接班人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清朝

    还不知道:康熙接班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他定的接班人是老三,或者是老十四?在我国的清朝,有“四大疑案”,其中之一便是雍正继位。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传闻,有人说康熙当时想将皇位传给三阿哥,甚至有人说当时的康熙,在他的传位遗诏里写的是

  • 霍去病射杀朝中大臣 汉武帝为什么不惩罚还要为他善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霍去病

    对霍去病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去病射杀李敢后,汉武帝非但没处罚他,为什么却还为他善后呢?霍去病刺死李敢,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替他收拾残局,还将自己的亲信推上李敢的位置,将李敢的子女送入了太子府,让李敢的外甥能够统领大军。却没想到,这样的举动,却让

  • 汉初三杰分别是哪些人?为何没有陈平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平,汉朝

    陈平,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汉初三杰”包括张良、萧何、韩信,这个名单中没有陈平。说起来,陈平无论是个人聪明才智,他在汉朝建国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都毫不逊色于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可是为什么,陈平却没

  • 曹操再杀吕布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要杀两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吕布

    对曹操杀吕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杀吕布为何要先缢死再枭首?白门楼曹操杀吕布,其实是杀了两次:先牵出缢死,然后再枭首示众。曹操为什么要两杀吕布,很多人都认为是刘备使坏。也有史料说是曹操根本就没听刘备的,当场就准备给吕布松绑,但他的主簿王必坚决反对,曹操只

  • 后世是如何评价裴楷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裴楷,曹魏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

  • 都说皇家无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何没有因权力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对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为何没有反目成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的最终胜利者是司马家,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最终走上了老东家曹操的路线,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最终得到了天下,让三家归晋,不过晋朝的建立是经过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经营才成功的,这与

  •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刘禅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

  • 司马睿是什么身份?他与夏侯光姬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睿,晋朝

    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晋元帝是晋武帝堂侄,西晋琅邪恭王司马觐与琅琊王妃夏侯光姬之子,东晋的开国皇帝,在西晋灭亡后于江南重建东晋,使得晋朝又延续了一百多年。但在许多正史中(《晋书》、《宋书》)却记载了一条“牛继马后”的谶语,称晋元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