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真实的越王允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怕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越王允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怕如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4 更新时间:2024/1/2 4:39:22

允常,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春秋末期,吴、楚、越三国在江南掀起争霸风云。楚国皆因楚平王丧失人伦,导致了奇才伍子胥为报仇雪恨,东入吴国,获吴王阖闾重用,又得兵圣孙武相助,最终吴军连败楚军,深入楚境,攻破楚都,伍子胥鞭毁楚平王尸,使吴国的国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待吴军退去之后,楚昭王引领着楚军残部以及前来驰援的秦军,返回了惨遭吴军蹂躏,极其破败的郢都。

吴王阖闾归国后,见楚国实力尚存,且有强秦为后援,又因吴军前番在楚境暴行累累,楚人对吴国深怀仇怨,再三与相国伍子胥商议之下,都认为吴军目前已不宜再对楚用兵,便把矛头对准了南面的越国。

而楚人经吴楚大战,郢都沦陷一役之后,虽未彻底遭受亡国之难,人人却深感亡国之耻,对吴军及吴国国力也感到了深深的恐惧。纵观春秋战国的整个楚国史,连周天子都不曾放在眼里,晋文齐桓两大中原超级霸主都未曾使楚国受到一丝切肤之痛,后来战国时的秦国也只能靠坑蒙拐骗挫伤楚国(楚怀王被诈囚秦事件),秦将李信二十万大军不能动楚地分毫,后来还是老将王翦赌上全部身家性命,讨得秦王倾全国兵力才灭了楚国,楚人更是在亡国之时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绝境豪言,最终也是一语成谶。但狠人伍子胥引吴军破楚的这一波神操作,居然能让这么一种随时可能被吴军一举灭国的危机感深深地烙在了如此骜不驯的楚人心里,可见当时的吴军可怕到了何种地步。

于是乎,便有一些楚人开始逃奔他国,他们可能会认为楚昭王是先王楚平王因败坏人伦所生,这是楚国遭受天谴,引来兵祸的直接诱因,再加上楚昭王的执政能力确实不怎么样,还依靠了野蛮贪婪的秦国(昭王本身又具秦人血脉),楚国的前途实在让人堪忧。当时就有文种、范蠡二人舍楚而就越,直接前往越国投靠了当时的越国太子勾践。要值得一提的是,文种是楚国郢都人,很可能文种与其家人就经历了吴军所制造的,震惊天下诸国惨绝人寰的“郢都大屠杀”,因此影响和造就了后来可见的文种那嫉恶如仇,又要比范蠡极端和执着的性情。

文种或许是因为举家蒙遭大难,又见楚昭王光复郢都后,并未能对楚国国政做到任何显著的改善,因此对楚国心灰意冷,接着便在好友范蠡的劝说下,离楚奔越。而二人自负身怀经国之大才,却不去投效越王,而步入越王太子门庭是何道理呢?原来当时的越王允常(第一个称王的越君)在位时间长久,是位让吴国也忌惮三分的雄豪霸主,而他的嫡长子太子勾践也是深怀韬略,心存大志的一世人杰。

然而,在南方三国中,起初是楚最强,吴次之,越又次之。吴楚大战之后,吴极强,楚稍弱,越居中。越王允常为越图霸,耗尽了一生的心血,与吴国数番交战,未曾落于下风,吴王阖闾都把他称之为平生极难对付的劲敌,不敢有丝毫小觑。但允常又是一个知进退,能伸屈,惯张驰的老狐狸。

吴楚大战之时,他就曾看透强吴不能灭千里之楚,便派出了一支精兵趁吴国空虚,在边境打下了吴国数座城池,一方面对楚国造成了声援之势,一方面又趁隙为自己捞到了额外的利益。吴楚战后,吴国向越问罪,允常又以之前檇李之战,吴国先挑起争端为由,说明越国不过是自卫反击而已,而吴国此时也因伐楚兵疲,不愿立马与越开战,双方便缔约媾和,暂息兵事。

允常用兵治国如此老辣,却被年轻气盛的太子勾践认为是对吴怯懦,激进的太子认为吴楚大战后,楚国元气大伤,吴国一时也未必好到哪去,此时若将越国蓄数十年之力一举迸发,进兵吴国,必能直捣姑苏,扫定江北,使越国问鼎中原,称霸天下。勾践的雄图大志并未得到父亲允常的首肯,允常考虑的是越国国力本不及吴楚,贸然出兵,风险极大,更何况即便打下吴国,饮马江北,立马就要面对中原霸主秦晋燕齐诸国,以越国有限的实力目前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越国还需积蓄国力,左右逢源,伺机而动,因此他对勾践提出的激进战略一直置之不理,父子之间便生了这么一段嫌隙。

标签: 允常春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伍子胥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为父报仇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楚国人,也是吴国的大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东周春秋时期,列国纷争,周天子威严扫地,中央没有集权之力,天下诸侯为权为名为利,兼并互攻,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常态。在当时的长江以南有实力的主要诸侯国有三,其一便是政治中心地处荆襄之地的楚国,也称荆国,国都在郢都

  • 李忠:唐高宗李治庶长子,他为何被废黜太子之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忠,唐朝

    李忠(643-664年),字正本,陇西狄道(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庶长子,母为宫人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生于东宫,初封陈王,拜雍州牧,过继给王皇后。永徽三年(652年),册立为皇太子。显庆元年(656年),失去太子之位,降封梁

  • 珍妃作为光绪皇帝的妃子 慈禧为何如此讨厌这个妃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珍妃,慈禧

    还不了解:珍妃和慈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为什么厌恶珍妃?若是光绪帝掌权,珍妃或将成为一代“权妃”。珍妃,光绪帝最喜爱的后妃,在清末历史上留下诸多传奇色彩,或许世人心中的珍妃——柔弱无助、却深明大义,她因支持光绪变法遭到慈禧嫉恨,被打入冷宫幽禁多年,八

  •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下场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何进,汉朝

    提起来三国时期的诸侯,最出名的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势力集团。汉末以来就面临着朝局动荡战乱纷争的局面,尤其是在经历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政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割据一方的势力集团,凡是有些名望和实力的诸侯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丁原,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官员,官

  • 古代冷宫是什么地方 妃子被打落冷宫过得有多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妃子

    古代后宫妃子被打入冷宫究竟能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的君主专制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皇帝服务的,后宫的女人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年轻的女孩在小小年纪就被招进宫中做了宫女或者妃子,然而成为皇上的女人并不是只有荣华富贵。一旦她们犯错或者惹怒的皇上,

  • 钟会造反时实力那么强 钟会最后为什么还会输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钟会,司马昭

    对钟会和司马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钟会反叛后,实力强大,但是为何还是败于司马昭?三国后期,曹魏实力已经非常的强势,但是横亘在他们面前最后的事情就是灭蜀吞吴,而在这个时期,曹魏最为厉害的名将谋士大概就是钟繇(曹魏三公之一)之子钟会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在历

  • 司马昭比司马师还要有野心 司马懿为何不把大权交给司马昭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还不了解:司马师和司马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为何要把大权交给平庸的司马师,而不是更具野心的司马昭?嫡长子继承制是礼制、法制、士族政治的根本司马懿代表的势力,实际上就是士族势力,司马家族依靠士族的力量取代曹魏,就不得不遵守这其中的规矩。曹丕代汉,陈群

  • 黄损:南汉时期官员、诗人,辞官后隐居以诗酒自娱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南汉,黄损

    黄损(889—948) [3] ,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官员,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今存诗四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从小性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

  • 龚澄枢:南汉时期宦官,他有着怎样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汉,龚澄枢

    龚澄枢,南汉宦官,广州南海人。幼为高祖刘䶮内供奉,后升至内给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中宗刘晟即位后,滞留南汉的闽国宦官、甘泉宫使林延遇颇受重用。后林延遇病危时,将龚澄枢推荐给中宗。此后中宗一再提拔龚澄枢,先后任龙德宫使、王清宫使等。后主刘鋹即位,由于对群

  • 合肥之战结束后,张辽、乐进和李典都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辽,三国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被张辽、乐进和李典以七千人击败,还差点生擒了孙权,战后,张辽、乐进和李典都得到了什么样的封赏呢?谁的封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