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王浑:曹魏司空王昶之子,“魏晋八君子”之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3/12/29 1:19:15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积极筹划伐吴方略。咸宁五年(279年),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吴国,迁征东大将军、左仆射、司徒公,晋爵京陵县公。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加任侍中衔。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有意寻求支持,遭到严词拒绝。楚王司马玮死后,复任司徒、录尚书事。元康七年(297年),王浑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唐会要》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王浑循例遭到罢黜。尔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甘露四年(259年),王浑的父亲王昶去世,王浑承袭其爵位京陵侯。咸熙(264年-265年)年间,改任越骑校尉。

主镇地方

泰始元年十二月(266年2月),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予司马炎,西晋建立,王浑加任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在徐州刺史任内曾开仓赈济饥荒,而深得人民信赖。后来,王浑又转任东中郎将,监淮北诸军事,并镇守许昌

王浑后又转征虏将军、改监豫州诸军事、假节,领豫州刺史。因豫州与东吴接壤,王浑就在当地宣扬西晋政府的威信,令很多不满孙皓统治的东吴人士前来投靠西晋。后东吴将领薛莹和鲁淑号称领兵十万,分别进攻弋阳和新息;当时正值各州兵马休息的日子,各地都少了一旅的兵力,东吴都不提防晋军会到临。但王浑则率军悄悄渡过淮河,出其不意地攻击东吴军,并将其击破。王浑后来又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并镇守寿春。此时东吴又在皖城大举耕作,意图为进攻储蓄军备。王浑于是派扬州刺史应绰督淮南诸军进攻皖城的田地,不但击破在当地镇守的军队,更烧毁大量谷物、稻苗和船只。王浑自东面边界列兵,观察东吴的地形和城池,准备筹划进攻方略。

平吴一统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决定发动灭吴战争,王浑奉命领兵从横江出击,又派部下进攻东吴各城,将其一一击破,东吴厉武将军陈代和平虏将军朱明见晋军所向披靡,遂前来投降。此时,东吴荆州已大致落入晋军之手,各路军队又攻向建业,孙皓于是派丞相张悌督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和副军师诸葛靓等率三万兵抵挡晋军。张悌领兵渡江到牛渚,并围困王浑所派的城阳都尉张乔,王浑派安东司马孙畴和扬州刺史周浚进击,并将吴军击破,张悌、沈莹和孙震等战死,七千八百多人,震惊东吴。

及后,孙皓派使者,分别送降书给晋军三位主将王浑、王濬和琅邪王司马伷,但王浑因按兵不动,而王濬则一路沿长江到建业,并受降后才渡江。王濬当时因从蜀地直攻至建业而威名远播,但王浑却认为他自己率先攻破孙皓中央的军队,功劳应当最大,只因当时按兵不动才令王濬比他更快到建业;故此王浑非常不甘心,后悔没有在击破张悌后立刻进攻建业,更加多次上奏要揭发王濬的罪状,称他不受节度,要求要用槛车押王濬回洛阳,但司马炎都不应允,而王浑此举更被人讥讽。战后,司马炎称许王浑的军功,让他进爵为京陵公,增邑八千户。王浑在此后转任征东大将军,重新镇守寿春。当时王浑不常用刑,处事果断,而且又妥善安抚了当时心中畏惧西晋政权的东吴遗民,令江东安定,民心归附。

位至三公

太康三年(282年),王浑受召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此时,司马炎听从荀勖等人的建议,打算让一直在洛阳任官的弟弟齐王司马攸送返封国。王浑上书谏止,但司马炎不听。

太熙元年(290年)正月,王浑升任司徒。不久,司马炎逝世,太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加授王浑为侍中,封国又获赐士官,享受与睢陵郡公王祥同等的殊荣。

闭门拒玮

元康元年(291年),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诛除了辅政的太傅杨骏和他的党羽。铲除杨氏的势力后,司马玮意图杀新任太宰的汝南王司马亮夺权。手下公孙宏劝说司马玮寻找旧臣王浑支持,以稳定众人心志。但王浑却以患病为由回到府第,命府中一千多名家兵闭门抗拒司马玮,司马玮不敢强逼。同年,贾南风诛杀司马玮,总揽朝政,王浑带兵入宫,被授为录尚书事。

王浑早前任官都有非常好的称誉,但自从任司徒后,声望却日渐减退。

元康七年(297年),王浑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公,后世称其为“京陵元公”[1]。有二子,长子王尚早亡,次子王济嗣爵,但王济也死于王浑之前,于是以庶长孙王卓嗣爵。

标签: 王浑西晋

更多文章

  •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樊於期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

  •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十几年 两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李世民

    还不知道: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为何两人没有孩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14岁小女儿“容止美”,下令带进宫中,赐名“武媚”,也就是后来为众所知的武则天。武则天从小的命运也是很凄惨,她爸爸辈往上走也曾是豪门大户,在北魏做高官

  •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 建文帝是不是死在大火之中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允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死是活?朱棣为何苦苦寻找建文帝下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下落之谜,堪称是明史第一谜案了。时至今日,研究者也未能弄清事件真相,依旧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不过,对于获胜者明成祖朱棣来说,心中很可能已经存有答案

  • 胤祺和胤禟都是一个母亲所生 他为何没有参与九子夺嫡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胤祺,胤禟

    还不知道:五阿哥胤祺与九阿哥胤禟同为宜妃所生,为何他却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康熙皇帝的五阿哥胤祺与九阿哥胤禟同为康熙非常宠爱的宜妃郭络罗氏所生。论年龄,胤祺要长于胤禟;论爵位,他是康熙皇子中仅有的三位在康熙朝就被加封的亲王;论“后台

  •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诸葛亮有没有后悔跟过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诸葛亮跟了刘备后悔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跟了一个让自己一生都值得的男人,诸葛亮这一辈子也算是可以了。当初诸葛亮是穷得要死在家里耕地,虽然每天都是在读书,可是日子一眼就望到了头,心里非常的不乐意,总是和朋友吹着牛皮,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和张

  • 刘备和孙尚香成亲三年之久 两人为何没有孩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尚香,刘备

    对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何无所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尚香嫁给刘备三年,为什么没有替刘家开枝散叶,诞下两人的结晶呢?刘备难以启齿的小秘密,没想到竟会被法正一招破解,法正替主公想到了什么妙招呢?公元209年十月,刘备被招上门女婿时已经48岁了,孙尚香的年龄虽

  • 那位一举拿下齐国七十座城池的大将乐毅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乐毅,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乐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战国小国中山国灵寿人,是魏将乐羊的后裔,杰出的军事家。作为燕国的著名将领,在取得大胜后受封昌国君,燕昭王振兴燕国的得力干将。后因猜忌出奔赵国,于观津受封望诸君。乐毅少年时就十分聪明,而且十分喜爱兵

  • 顾大嫂是什么人?梁山最没有存在感的女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顾大嫂,宋朝

    每当一提起顾大嫂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很多人说,水浒像三国一样,说的都是男人们打打杀杀的事儿。不过,三国是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而水浒里的男人没三国那帮人闹腾,顶多就是双方火并,山寨合并,势力兼并之事。尽管说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但和三国一样,水浒里也有不少女人。除

  • 惇怡皇贵妃是什么身份?17岁就被康熙纳入后宫,活到86岁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惇怡皇贵妃,清朝

    惇怡皇贵妃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清朝时期,皇帝后宫妃嫔去世后,或是与皇帝合葬,或是一起被葬入妃园寝,几乎没有单独建寝者,然而,在康熙景陵妃园寝的东侧却坐落着一座豪华的双妃园寝,园寝中葬着的是康熙的两名妃子,一位是孝懿仁皇后之妹悫惠皇贵妃,另一位便是康熙晚年最宠爱的

  • 文天祥,一个敢于赴死却又不为自己而活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宋,文天祥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文天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数看前朝,风流人物大有所在,多情之人亦不在少数,帝王纠纷,战场杀戮,小人之心,不忠不信,这些无疑成为了别人的谈资。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去揣意这些是非,而不是去看待那些真正的英雄。而他一个快要被遗忘的人,不想让他的事迹沉淀,更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