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77 更新时间:2023/12/29 16:06:55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

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

《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失街亭后使用空城计故意大开城门并在城楼上抚琴,逼退了司马懿。

读者都笑司马懿多疑,失去了活捉诸葛亮的好机会,可专家却宣称:司马懿不撤兵他就死定了。为什么司马懿不撤兵就死定了呢?其中另有文章。

一曲琴声吓走数万大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路经阳平并在阳平屯兵,他将蜀军全部派出给赵子龙和马谡去攻打郿县和防守街亭,只留了少数伤残老兵在城中。

后来赵子龙攻打郿县失败,马谡丢下所有士兵自己先逃跑,导致街亭失守。

诸葛亮失去了马谡的后盾大军,随时都有遭到前后夹击的危险,此时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直逼西城。

诸葛亮心生一计,他命人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抚琴,司马懿见诸葛亮不仅悠闲地坐在城楼上弹琴,还邀请司马懿进入城里。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善于谋略,担心城中有埋伏,就连侦察兵都没有派,在一天之内将十几万大军全都撤走了。

虽然司马懿谋略不如诸葛亮,但是他作为一个军事谋略家,他一定能摸清蜀汉和孙吴的情况。

蜀汉最大的弱点就在于蜀汉是一个小国,人口稀少粮食不够,三国时期到处都是战火,如果说实力雄厚的

魏国能让百姓饭饱都勉勉强强,那蜀国绝不可能让自己的百姓顿顿都温饱,诸葛亮对外宣称的三十万大军绝对是一个夸大的数字。

赵子龙攻打郿县需要大量兵力,马谡防守街亭也需要巨大的兵力,诸葛亮身边肯定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抵御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

就算阳平城中确实有埋伏,如果司马懿坚持攻城,诸葛亮的埋伏和抵抗也只是杯水车薪,阳平城被攻破、诸葛亮被活捉都是迟早的事。

司马懿知道自己攻城,则诸葛亮必败,但司马懿却没有攻城,他连一个侦察兵都没有派出,就带着十几万大军撤退了。

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司马懿多疑,所以他丧失了这次活捉诸葛亮的机会。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真的是因为司马懿多疑吗?

答案当然不是,曾有一些喜欢《三国》的专家表示:"司马懿如果不撤军,那么他就死定了",为何会有这一说法呢?

养匪以保全自己

如果司马懿真的攻下阳平,诸葛亮很有可能阵亡。没有诸葛亮的蜀汉就是一盘散沙,灭亡也只是弹指一瞬的事。

可是,蜀国灭亡与否对于司马懿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需要"养匪以保全自己"。

曹操和曹叡虽然一直都重用司马懿,但是他们对司马懿也一直存在戒备之心,魏帝一直认为司马懿有谋权篡位之心,所以一直不愿给司马懿兵权。

司马懿替魏出征,魏帝也暗中派各种将军使者监视司马懿,假如蜀汉被司马懿灭了,下一个死的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在对阵诸葛亮时从未赢过,曹操、曹叡为什么要一直提防司马懿,将他视作巨大威胁呢?

在司马懿还小的时候,曹氏已经控制了汉室,当时的曹操还不是曹魏的君主,只是一个丞相。

曹操知道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如果将司马懿收编将来一定能帮助曹魏做出一番事业,曹操不顾司马懿的拒绝强行辟司马懿做文学掾。

在曹氏大势已去时,司马懿竟不计前嫌支持曹操称帝,但曹操并没有因为司马懿支持自己称帝就完全信任司马懿。

他听闻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便让司马懿走在他前面,然后故意喊司马懿,只见司马懿身体不动,只有头转向后看,司马懿确实有狼顾之相,这让曹操对司马懿充满戒备。

但司马懿跟随曹操一直跟随曹操出生入死忠心耿耿,这让曹操渐渐放下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之心。

得到曹操信任的司马懿逐渐被重用,他的战略计谋帮助曹操在很多战争中取得胜利,曹魏开始不断壮大。

曹家三代人都在防备司马懿

在整个曹魏上下都在为国家越来越强大感到高兴的时候,司马懿却好像遭遇了"瓶颈"——他遇到了诸葛亮。

他每次与诸葛亮交战,都被打得节节败退,司马懿甚至还决定以后的战事遇到诸葛亮要一直消极避战。

司马懿没有记恨曹操,而是支持曹操称帝,是因为他虽然记恨曹氏夺取汉室江山,记恨曹操强迫他做官。

但是司马懿胸怀大志,如果他不计前嫌推举曹操称帝,曹操一定会任他为官,自己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司马懿也深知曹操是个多疑之人,世人称自己有狼顾之相,曹操一定会提防自己,只有表现出自己赴汤蹈火的忠心才能让曹操信任自己。

可是,后来为什么司马懿在蜀魏战争中表现得那么平庸呢?

不可否认诸葛亮智慧超群,但是司马懿在当时也是整个三国里数一数二的谋略家,他怎么会被诸葛亮打得如此狼狈多次撤兵呢?

原因是司马懿帮助曹操打下江山,曹魏的实力开始不断壮大,曹操对待司马懿的态度开始从稍许防备,变成了极其防备。

临死前,曹操还交代曹丕等人一定要提防司马懿,曹叡继承了曹操的多疑,对待司马懿更是小心翼翼。

如果司马懿不在战场上表现的平庸,那一定会惹上杀身之祸。因此司马懿对战诸葛亮从未赢过,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智慧过人,也是司马懿有意输给诸葛亮。

他让诸葛亮多活一阵,蜀国就会多活一阵,蜀国存在得越久,司马懿也就活得越久。

狼顾之相意为谨慎多疑,心怀不轨,曹叡死后,司马懿趁曹爽曹芳去高平陵祭祖时发动了高平陵事变,一举拿下曹氏江山。

总而言之,司马懿有野心,但他十分谨慎,他为曹魏出生入死,却故意一次次被诸葛亮打败,诸葛亮的智慧被三国时期所有人承认。

因此,司马懿输给诸葛亮只会被人理解成,是诸葛亮有过人的智慧而不是司马懿故意放水。

司马懿利用诸葛亮来使多疑的两位魏帝放下对自己的戒备,他故意放水让蜀国多存活一会,就是为了让自己多活一会,在将来找到机会谋权篡位。

曹操、曹叡三位帝王对司马懿确实有杀心,但是他们都更希望利用司马懿使蜀国灭亡,如果司马懿当时真的攻进阳平,那司马懿确实死定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这是帝王之道,而养匪以保全自己这是权臣之道。

标签: 司马懿空城计

更多文章

  •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荀彧,曹操

    对荀彧是汉朝最后1位忠臣,曹操为什么要杀害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次早朝上,曹操提出:要晋爵魏王。群臣一片沉默,献帝看向鸦雀无声的朝堂,内心一片冰凉。荀彧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出来,面向同僚骂道:“衮衮诸公,汉臣,一片枯木败草,无一骨节矣!”当着文武百官,

  • 在古代官员退休之后都会去哪?为何选择回到家乡?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告老还乡,明朝

    告老还乡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退休制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果这个官员是地方官,退休后回自己的老家生活。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直在京城当官的人,退休以后,他们也要回自己的故乡,这一点我们就不太理解了。为什么说不理解呢?其一,退休京官的妻子儿女在京城

  • 马超追随刘备之后 马超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超,刘备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为何马超追随刘备之后,却是位高无权、重而不用。马超绝对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顶级武将,曾在潼关把曹操杀的丢盔弃甲,先后和许褚、张飞大战不分胜负,麾下的西凉铁骑也是横扫四方。后来追随刘备并列五虎将之一,但自此之后马超好像没什么存在感了,很少有带兵厮杀的记录,身为五

  •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李广

    李世民和杨广有血缘关系吗?为什么李世民不肯传位给杨妃子李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和杨广,是表叔侄的关系。当时有个世家姓独孤,有两个出色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家,一个嫁给了杨家。杨家的这个生了儿子叫杨广,谥号隋炀帝;李家的这个有个孙子叫李世民

  •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安禄山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

  • 司马炎都能善待曹奂 刘裕为何将司马家族灭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裕,司马懿

    对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家灭族?而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炎篡魏时,对曹奂还是不错的。如封陈留王,食万户,允许曹奂在领地里享有天子的权力。还有:上表不臣,入朝不拜等等:比汉献帝刘协的待遇还要高。可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西晋一统后仅仅36年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汉献帝

    对汉献帝为何不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从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先后多次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他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后被权臣逼迫禅让帝位,最终他安享富贵,得以善终,这位皇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到了荆州,还杀关羽有意义吗?为何不留着关羽做政治筹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以关羽的

  •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甄皇后,宋朝

    大辽甄皇后是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皇后,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947年一月,辽国灭后晋,亲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率部进入后晋国都大梁(即开封)。战胜者拥有这座城市中所有的一切,将之当成战利品,并任意分配占有。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 明朝时期有有哪些人是仰仗父亲的功劳才获得的爵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常茂,明朝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从此正式可称为一国之主。建国称王后,朱元璋就有了给手下功臣封赏爵位的资格。不过,朱元璋正式开始封赏或追赠功臣爵位要到称王后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