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徐邈:三国时期曹魏重臣,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59 更新时间:2024/1/19 2:14:25

徐邈(172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

徐邈早年历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被委以重任,出任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徐邈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使其主动入贡。此后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240年)入朝授大司农,后迁司隶校尉,使百僚敬畏。晚年拜光禄大夫,升任司空,他固辞不受。嘉平元年(249年),徐邈去世,年七十八。谥号“穆”。徐邈工于丹青。据传,其作画水准已达到能以假乱真的地步。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邈是燕国人。曹操平定河朔时,任其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县令,后来到洛阳任东曹议令史。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魏国建立,被任命为尚书郎。

酒喻圣贤

当时法令禁止酗酒,但徐邈常私下痛饮以至于酩酊大醉。校事赵达询问政事,徐邈称他是“中圣人”。赵达把这话传给曹操,曹操很是恼怒。度辽将军鲜于辅劝说道:“平常喝醉酒的人称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徐邈性情谨慎,这不过是酒醉胡言乱语罢了。”结果没有被判刑。徐邈后来任陇西太守。转任南安太守。

巧对曹丕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即位。此后,历任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留下很好的名声,被赐予关内侯爵位。曹丕巡视许昌,问徐邈:“还充任中圣人吗?”徐邈回答说:“从前子反在谷阳喝醉酒,半夜逃跑;御叔饮酒被罚以重赋。臣的嗜好和这二人相同,不能自我克制,所以时常喝酒。但相反却能常常因此而得到赏识。”曹丕大笑,对身边的人说:“果然名不虚传。”转任抚军大将军军师。

治理凉州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魏明帝曹叡因为凉州偏远而与蜀汉接壤,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出驻凉州。任职后,正赶上诸葛亮率兵出祁山,陇右三郡相继反叛。

徐邈派遣参军以及金城太守等部攻打南安叛贼,取得胜利。河右地区少雨,常因无粮苦恼。徐邈上书修武威、酒泉盐池,用以收藏敌人的粮食,又开凿水渠,招募贫民租种土地,使得家家丰足,仓库盈满。又支取州中一部分的军费,用来交换金帛犬马,供给中原人消费。同时逐步收缴民间私藏武器,统一保管,然后宣讲仁义,建立学校,禁止丰厚的葬礼,限制过度的祭祀。扬善惩恶,社会风尚大为改观,百姓心悦诚服。与西域的交往,边远少数民族的进贡,这些都是徐邈的功绩。后因讨伐反叛的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号建威将军。

徐邈和羌人、胡人打交道,从不过问他们小的过失,但如果犯了大罪,先通报部帅。让他们知道,然后斩首以示众,因此深得百姓信服和敬畏。凡是朝廷赏赐给他的东西,他都分给将士,从不拿回自家。自己的妻子女儿却常常衣食不足。天子得知了很是赞赏,便常给他家里提供衣食等物。他惩治邪恶,修正冤假错案,一州之内,秩序井然。

生荣死哀

公元240年(正始元年),徐邈回洛阳任大司农,转任司隶校尉,百官都很敬畏他。后因公事离开官职。又任光禄大夫。

公元248年(正始九年),升任司空。徐邈感叹道:“三公是论道的官位,没有合适的人就空缺,怎能让我年老且多病的人去担任呢?”于是坚决辞让。

公元249年(嘉平元年),徐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按三公礼埋葬,谥号穆侯。他的儿子徐武继承爵位。

公元254年(嘉平六年),朝廷追悼思念清廉高洁之士,魏帝曹芳下诏说:“突显贤能以及道德高尚之士,圣王历来重视;推举善人,引导后来人,孔子也很赞美,已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都在前朝任职,历任四代,率兵出讨,辅佐朝政,忠心为公,忧国忘私,不营家产,身死之后,家无余财,我特别嘉赏他们:赐给徐邈等人家属粮食二千斛,钱三十万,特此告示天下。”徐邈同郡的韩观曼游,德才兼备,与徐邈齐名,而在孙礼卢毓之先,为豫州刺史,政绩很好,死在官任上。

卢钦著书,称赞徐邈说:“徐公志气宏大,行为高洁,才识广博气势英猛。他的政治措施每当施行时,高尚、稳妥而不急躁;正直而不同流合污,广博、深远而坚守信约;雷厉风行却又能宽以待人。有人认为能清正公廉很难,而徐公轻易便能做到如此。”有人问卢钦:“徐公在武帝时代,人们认为他通达,自从任凉州刺史,回到京城后,人们又认为他特别,这是为什么呢?”卢钦回答说:“以前毛孝先、崔季珪等掌管政事,尊崇清正廉素之士,当时官吏们热衷于更换布衣以猎取高名。而徐公仍一如既往,所以人们认为他通达。近来天下崇尚奢侈、豪华。于是大家又竞相效仿,而徐公仍不为所动,不随波逐流,所以前日的通达,就变成今日的特别了。这是因为世人总是随波逐流,变化无常,而徐公秉性高洁,持之以恒。”

标签: 徐邈曹魏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霍光成掌权是如何做到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光,汉朝

    霍光,位居“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手握汉朝的政治大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武帝为了能让年幼的儿子坐稳江山,可以说煞费苦心,他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巫蛊事件,对太子刘据的党羽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打压。说这个话,并不是说他要故意杀自己儿子,而是因

  •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建文帝,朱棣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

  • 努尔哈赤死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继位 他真的篡位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皇太极

    还不知道:努尔哈赤死后,为何由皇太极继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6年,即后金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享年68岁。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汗位由第八子皇太极继承,即清太宗。其实努尔哈赤子嗣众多,一共有16个儿子,那么

  • 吕蒙在杀关羽父子后突然就暴毙了 吕蒙到底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吕蒙,关羽

    对吕蒙杀死关羽父子后,为何就突然暴毙而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东吴主将吕蒙趁着蜀汉大将关羽在外率军作战之际,尽起东吴大军袭取荆州西部三郡,而在外率军作战的关羽获悉此情况之后,当即率军回撤。与此同时,关羽在率军回撤时,派出使者去责问吕蒙为何违背

  • 刘备决定杀掉张任的原因是什么?背后有何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蜀汉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刘备入川之初,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

  •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刘禅是尊重还是恐惧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禅

    还不知道:是尊重,还是恐惧?三国时期,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非常复杂,既有尊重,也有恐惧,并且害怕的成分更多一点。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他没有能力反抗,就只好作出一副顺从的样子。当诸

  • 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穆之,南北朝

    刘穆之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被刘裕重用?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刘穆之是汉高祖子齐王刘肥之后,少时就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后来被建武将军、琅邪内史江敳征召,担任主簿。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刘裕向何无忌征求担任主簿的人选,何无忌推荐了刘穆

  • 太子朱标死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立朱棣为太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朱棣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为何不传位朱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首先,事情起因,由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逝,因此,皇位传给谁呢?曾经成为了一个难题,其实朱元璋也曾考虑过,燕王朱棣,因为无论各方面的能力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其次,朱元璋为何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呢?其实背后有三大原因。

  • 怡嫔失去乾隆宠爱后,史料中还有与她相关的记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怡嫔,乾隆

    康熙六十年四月初六,怡嫔柏氏出生于江苏一户尚算殷实的人家,家中有九个伺候的仆人,如果不没有意外发生,怡嫔长大后极有可能会嫁给一个门当户对人家的公子,因为以她的出身,是没有资格进入皇宫的。然而,清朝康熙到乾隆时期,江南地区官员有向朝廷进献美女的惯例,没想到怡嫔却成为这些被进贡女子中的一员,就这样,大约

  • 多尔衮为什么不做皇帝 多尔衮是想霸占孝庄直接做太上皇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多尔衮,清朝,孝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多尔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多尔衮是清朝入关定都,一统天下的关键性人物,乾隆皇帝称赞他“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崇德八年八月九日(1643年9月21日),52岁的皇太极暴病而亡,事先并未提前指定皇位继承人,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是最有可能继承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