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55 更新时间:2023/12/25 1:48:27

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因为古今地理有所不同,关于诸葛亮北伐可以走哪些道路历来有所争议,不过一般认为有六条,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还有就是顺沔水而下攻击上庸、魏兴。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诸葛亮北伐中原,六次都是出祁山。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言。实际上诸葛亮北伐是五次,而且只并非都是出祁山: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宣称要出褒斜道攻打郿县,并派赵云邓芝率蜀军一部进驻箕谷,吸引魏军主力。自己则率蜀军主力出祁山,攻打陇右。后来因为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只能带着蜀军和西县千余户居民一起撤军。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冬,因为魏军大举伐吴,东吴向蜀汉告急。诸葛亮率军经陈仓道出散关,包围了陈仓。曹真率军来援。两军对峙二十多天以后,蜀军粮尽,加上张郃也率军赶来,所以主动撤军。魏将王双追击蜀军,却被蜀军击败,王双战死。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夺取了汉中西北的阴平、武都二郡。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还是出的祁山,攻击陇右。司马懿率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将迎击,却屡战屡败。最后蜀军因为粮尽退军,司马懿命张郃去追击,被蜀军射杀在木门道中。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此次北伐诸葛亮是出褒斜道,据守武功五丈原,和魏军对峙百余日。后因诸葛亮病逝,蜀军撤退而告终。

所以很明显,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是以阴平、武都为目标为,另外四次中两次走祁山,一次走陈仓道,还有一次是出褒斜道。

而诸葛亮每次北伐走什么路线,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六条北伐线路中,出祁山可以攻击陇右。也是各条北伐线路中最远离曹魏中心地区的一条,攻击这里无法给曹魏致命打击。但是这条路线地势平坦,道路开阔易行,适合大军行动。

而且既然远离曹魏中心地区,那么曹魏的力量在这里就相对比较薄弱,运输粮草也更困难,不利于魏军防守。蜀汉的总体国力和曹魏差距巨大,更何况在夷陵之战后蜀军精锐损失太多,此时并无实力和曹魏正面对决。攻击陇右相对难度最低,诸葛亮选择走这条路的次数最多也就不奇怪了。

而第二次北伐的目的是吸引魏军来援,减轻东吴的军事压力。此时诸葛亮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快速吸引魏军注意力,继续走祁山显然不适合了。所以他选择走陈仓道出散关。这条路线距离长安较近,而长安是曹魏在关中地区的统治核心,可谓攻敌之必救。结果不出诸葛亮所料,蜀军出兵以后,曹叡就紧急抽调在荆州准备伐吴的张郃回援。

至于最后一次北伐选择褒斜道,是因为经过几次北伐的实战练兵以后,蜀军战斗力大为增强。特别是第四次北伐时,在战场上已经可以完全压制魏军。此时诸葛亮出褒斜道的有寻找战机攻打长安,一战夺取关中的意图。

此外傥骆道、子午道和沔水线诸葛亮从来没有走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傥骆道、子午道这两条线路虽然靠近长安,但是艰险难行,不适合大军运动;而沔水线顺江而下易,万一遭到挫折要逆流撤退却很困难,风险也是太大。

所以诸葛亮北伐走什么路线,都是根据需要而定,并不是墨守成规,固定一条路走。

标签: 诸葛亮北伐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马超是于何时投靠的刘备?之后是什么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国大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公元215年,西凉马超投靠了刘备。至此,蜀汉政权的“五虎将”终于聚齐了。很多人认为,马超投靠刘备后,和刘备之间并不是君臣关系,而仅是一个依附的关系。马超也不是刘备帐下的将领,而是“客将”的

  • 没藏氏:李元昊的情妇,她的一生有多坎坷曲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没藏氏,西夏

    没藏氏,即宣穆惠文皇后,西夏景宗李元昊之情妇,西夏毅宗李谅祚之母,权臣没藏讹庞之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没藏氏和若干女人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留下名字;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的部分故事被史册所记载,这相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因

  • 历史上真实的刘宏,东汉的灭亡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宏,汉朝

    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东汉第十一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说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说是东汉之乱始于桓、灵二帝,其实小编认为真正的致乱其实就是汉灵帝时期,宠幸十常侍,第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都是发生在汉灵帝在位期间。用《三国演义》中的原

  •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对三国演义中只会哭的刘备,历史上,他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除了在平黄巾军表现还算可以外,后来打仗几乎是屡战屡败,直到诸葛亮出山以后才有所改观。所以很多人对刘备的感觉,就是除了会哭之外没什么大本事,甚至有人还戏称刘备的天下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夷陵之战,刘备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

  •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汉,刘邦

    对西汉齐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七国之乱时为何毫无存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后世人都说,项羽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都是因为他当初开历史倒车,搞了分封制。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刘邦的桌案前。现在有这么一

  •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亮,晋朝

    司马亮,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叔公汝南王司马亮遭人杀害,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的第一个王就此落幕。司马亮是八王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王,按理来说应该受到诸王的尊敬,那为何他会被自己的侄孙楚王司马玮杀掉呢一,

  • 李从厚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从厚,五代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时一十四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从厚是后唐第三位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有四个月就被推翻。那么李从厚为何会迅速被人推翻呢一,明宗爱子李从厚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幼子,幼年就熟读《春秋》,明白大概意思,再

  • 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刘禅对诸葛亮心存忌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诸葛亮

    对刘禅对诸葛亮的真是心存忌恨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君臣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一笔糊涂账。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到对其束之高阁,从诸葛亮主政蜀汉到刘禅废丞相职位、多次否认为其立庙,一件件事情矛盾重重,让人搞不清楚所以然。很多人说,诸葛亮不过

  • 雍正可是经历过九子夺嫡的,但为何仅仅只在位了13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九子夺嫡

    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于清朝的讨论热度都一直处于升高的状态,特别是讨论清朝曾经出现过的12位皇帝。在这12位皇帝之中,讨论次数和热度最高,莫过于康熙、雍正和乾隆这对祖孙三人。康熙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雍正更是以其的励精图治闻名于后世,乾隆也不甘示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