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世民都没有对功臣下手 朱元璋为何没有学习效仿

李世民都没有对功臣下手 朱元璋为何没有学习效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07 更新时间:2023/12/30 12:34:31

还不知道:李世民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呵斥尉迟恭道尽帝王心思,朱元璋何以不学?

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在今日无数人心中都有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杀人如麻。

当了帝王之后杀了无数的功臣。

这被杀的功臣名单可谓一串又一串,如胡惟庸、蓝玉这样的重犯被杀被灭族不说,很多还都是悬疑案件,并没有切实的反叛证据。

(明太祖朱元璋)

其他如李善长、汪广洋、冯胜、傅友德、廖永忠等人,也都是要么灭族要么赐死不得善终。

就连徐达这样的左膀右臂人物,也难逃野史中说朱元璋送蒸鹅给不能吃蒸鹅的徐达吃的故事。徐达一看蒸鹅,顿时老泪纵横,为了子孙安危计,吃了这致命的蒸鹅,谁曾想吃完还没死,万念俱灰之下,只能自尽。

这一切告诉我们,朱元璋时代大臣得到善终那是另类,被杀才是常理。

配合着他对贪官的严苛,还有明朝无数臣子上班求神拜佛,下班庆幸脑袋还在的现实。

让我们明白了这个布衣皇帝的狠辣。

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定律,集大成者就在朱元璋这。

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一定律?

其实翻看历史后不难想到,就是帝国产权和组织结构转变过程中,臣子和君王的矛盾而已。

这话看上去晦涩,其实很好理解,打个开公司的比方就懂了。

(大明朝江山)

如果朱元璋建立的王朝是一个公司,那么打江山的时候,朱元璋和功臣们就是合伙人。

朱元璋和臣子,他们一起用连番的战斗和牺牲建立起了一个帝国,这群共同奋斗的人,其实在新生的帝国中都是有股份的。

可封建王权的排他性又让这个帝国,没有了股份制的空间。

于是,一开始大伙一起打天下的日子,在君主称帝之后,从合资公司变成了独资公司。

原本的合伙人,成了高级打工仔。

其实这按照人之常理是有失公平的,可时代如此就算不公平也没办法。

那么理亏的帝王面对曾经的合伙人,后来的高级打工仔态度会怎样?

答案当然是害怕啊,害怕他们心中不服,害怕自己儿子当家了之后,他们出问题。

这个问题几乎困扰着所有新生的王朝,而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往往有三种。

第一种,结局较好的如宋太宗赵匡胤那样,用一出杯酒释兵权,让跟自己打天下的老兄弟们安生做个寓公。

第二种,学习汉光武帝还有唐太祖父子,不杀功臣用各种威慑笼络的方式换来功臣的效忠。

第三种,就是如朱元璋这样,干脆杀了他们。

这三种方式,最人道的无疑是第一种,最有效的是第三种,最需要政治权衡的则是第二种。

那为何唐太宗汉、光武帝可以用这第二种最需要政治权衡的手段,朱元璋用不了。

(出生决定了做派)

则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出生不同,还有他们兄弟们跟随他时境况不同。

光武帝刘秀是帝室后裔,即便没落了可是那个派头在东西汉过渡时段依旧足够硬,这给了刘秀继承帝王位置的法理性。

大唐开国父子李渊和李世民情况类似,他们本就是公卿世家关陇贵族出身,在起事之前,这个身份就让跟随他们的功臣们多了一个身份:家臣。

反观朱元璋,起家一介布衣,当过和尚做过流民,长期生活状态和同样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一模一样,不修边幅,不讲礼貌,不论身份高低。

因为起点低,让他们和功臣的交往,在称帝之前多是兄弟朋友之交,讲的是义气和兄弟情。

这点,在朱元璋和徐达还有汤和的交往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打江山都有功劳)

这是起点因由引发的身份不同,造成的不同结果。

在这个因由下,起点高的李渊李世民,可以放心大胆地呵斥功臣,因为他们本就有公卿的身份,手下有军队也有地盘还有偌大的名望,这就是李唐王朝奠基的资本。

换个说法就是,虽然他们依旧是经营公司扩张公司,可那些跟随而来的功臣,其实一开始的身份都一样,那就是打工人。

李唐王朝建立那一刻,李家就是一个独资公司,功臣们安分做好自己的事情,也不会有很多非分之想。更何况,这李世民还是当时最牛的战将。

打天下他的贡献最多,即便争功又有谁争得赢他?

由此才有了一统天下之后的一段故事发生。

(唐太宗做派完全不同)

贞观6年9月29日,唐太宗大摆筵席宴请功臣。

同州刺史尉迟恭回京赴宴,在酒席排座次的时候,尉迟恭发现自己居然在他人席位之下,很是愤怒,就说了一句:

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说完这话之后,尉迟恭不顾任城王李道宗的劝解,反而打了李道宗,差点将李道宗的眼睛打瞎。

这一打让唐太宗大为不满,就对尉迟恭说:

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

听完这段话,尉迟恭大为惶恐,连番磕头认错不说,就此低调了许多。

(身份角色要弄清楚)

这段话中最关键的有几点!

第一:非汉祖之愆,第二:非分之恩。

第一是告诉尉迟恭我懂了为何汉高祖要屠戮功臣,第二是告诫尉迟恭你别有非分之想。

这非分之想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敲打他们,别想要着从打工仔变成股东。

至于唐太宗为何这么说?看尉迟恭身份就懂了,他原本是刘武周的部下,后来刘武周兵败,才跟随的李世民,从一开始的身份就是打工的,要不是玄武门之变出了大力,他那会有这样高的身份。

但,你要恃宠而骄,非要当股东,那就不要怪李世民不客气了。

因此唐太宗一句话,就让尉迟恭乖乖听话,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李家本就是世家)

可朱元璋的情况和李世民一样吗,当然不一样。

朱元璋和刘邦的情况类似,都是布衣天子起家,他们能成事都是因为敢于出头,业绩表现优异,最后在发展过程中也都是将原本的老板给罢免了自己当了老板。

朱元璋原本上头有个小明王,摆脱了这层君臣关系之后,才成了吴王,后来成了帝王。

刘邦原本上头也有个楚怀王,先入关者为王让他成汉王,项羽杀楚怀王让他独立成了主君。

正因为这相似的出生经历还有过往,让他们都会担心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无数兄弟跟着他们才成就了这天下,他们拼死拼活打下的江山,却因为君王的身份,最后成了你一个人的,说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

(刘邦的难题是一样的)

于是,才有他们后续几乎相同的做派出现。

刘邦得了江山之后,借助叔孙通创建礼仪后,用一场立威举动,搞清楚了大汉王朝的产权结构,随后又不断打压异姓王,杀功臣,临死前又用一出“非刘姓不得为王”的铁律将大汉公司的产权给明确了。

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有样学样地跟刘邦拜师。

杀了无数功臣,将不利于自己的因素降低到最低,又将不少地盘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将大明也打造成了朱家的天下。

朱元璋这操作方式如此顺溜,是因为有史可鉴啊!

唯一可惜的是,这两位即便费尽心机,依旧在死后出现了产权争夺问题。

只不过这争夺的对象,从他们认为的功臣变成了自己的儿孙们。

汉朝时,有七国之乱,刘邦虽将天下归于刘家,但刘家内部依旧有不少股东,为了当老板他们一个个心思都很大,最后一起弄了出叛变,差点将汉朝正儿八经的董事长汉文帝给推翻。

明朝时,有靖难之役,朱元璋将功臣威胁给消除了,致力于培养好圣孙,却不曾想自己的儿子朱棣比他还狠,通过一场靖难将他孙儿给推翻了。

当然,这都是皇族内部的纷争,因为他们的爹已然将外部纷争的可能,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行文致此,再看朱元璋和李世民,就懂了他们对待功臣不同态度的根源。

李世民就是天生的老板,带资打天下,那些功臣们都是拿工资的高级打工仔,给股份是人情,不给股份是本分。

刘邦是后天生成的老板,没钱靠兄弟,那些功臣都是用命入股的高级合伙人,给股份是本分,不给股份是亏心。

你亏心了,又给不了股份咋办咧?

标签: 李世民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高开道降唐又叛唐是因为什么?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开道,隋朝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三年(620年),雄踞冀北的燕王高开道归附唐朝。然而仅过了一年,高开道就起兵叛唐,联合东突厥南侵。为何高开道会降唐又叛唐呢一,投靠格谦高开道出生平民,自小就胆子大,有力气,跑得快,因此长大后干上了贩私

  • 陈矫:三国时期曹魏名臣,裁决合理,处事不惊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陈矫,曹魏

    陈矫(?-237年7月11日),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矫本姓刘,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早年避乱江东,后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曹操辟为丞相掾属,迁任相县令,转任征南长史。又为彭城、乐陵太守,迁任魏郡西部都尉。曹操

  • 赵云的妻子是谁 他们有没有后代留下来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云,三国

    对三国名将赵子龙智勇双全,他的妻子到底是谁,有留下后代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神赵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作为一名帅气又武功盖世的千古儒将,赵云的女粉丝还是不少的。正史中关于赵云妻子的记载寥寥无几,但是赵云有后代这件事却是事实。史实记载,赵云有两个儿

  •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髦,三国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

  • 杀韩信怎么方式不行 宫女为什么还用竹竿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宫女

    对为什么韩信会被宫女用竹竿戳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最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经给了韩信一份“三不杀”的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在看得见天地的地方都不能杀韩信、金属兵器也不能用来杀韩信,这不等于就是黑了韩信一块“免死金牌”吗?到底是谁要

  •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谁 历史上有这段历史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汉,五虎上将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哪五个人?到底有没有这段历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所以按与刘备更亲近的关系去排名的话,关羽是排在五虎将这首的,第二的自然

  •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有哪些功过?为什么设立西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见深,西厂

    朱见深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童年悲惨,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那么他在位期间有哪些功过?为什么设立西厂?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

  • 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弘治中兴,明朝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朱祐樘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明孝宗朱祐樘是如何开创出“弘治中兴”的局面?史书怎么评价他?请听我详细道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

  • 都是与赵姬有私情,吕不韦与嫪毐的结局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姬,战国

    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太后”。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不韦本是普通的商人,因在邯郸偶遇异人,随后摇身一变成为政客,他把异人看作货物,为其谋划妄图卖个好“价格”。异人当上皇帝后,他被尊为相国,自认为有恩于秦庄襄王,所以后来越发肆无忌惮。秦庄襄王死后

  • 耶律屋质有何作为?为什么他能得到耶律贤和萧燕燕的敬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耶律屋质,辽朝

    在影视剧《燕云台》里,耶律屋质是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屋质大王,那么真实历史上的他是怎样的呢?为何耶律贤和萧燕燕都敬他三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五朝元老,促成横渡之约耶律屋质出身契丹皇族,他生性沉静、博学多识、重信守诺且临危不乱。一生历经辽太祖、辽太宗、辽世宗、辽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