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对于秦朝来说 扶苏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继位者

对于秦朝来说 扶苏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继位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639 更新时间:2023/12/30 18:19:13

还不了解:扶苏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扶苏会是一个合格的继位者么?

扶苏怎么也不会想到,对自己寄予厚望的父皇竟然会一朝要将他赐死。罪名更是沉重得足以让他崩溃。

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屯边,十有馀年,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数次上书诽谤我(秦始皇)的作为;不能被立为太子,日夜怨望;为人子不孝。

其赐剑以自裁!

这是剑,自己看着办。

听完诏书,扶苏涕泪滂沱,内心绝望,他进入房间就准备自杀。蒙恬及时制止,“陛下还在外巡游,未立太子,又将三十万部队交于你我,这是何等的信任,如今就只派来一个使者,谁了解这会不会是有人使诈,还请复请,问明情况,再自杀也不迟。”

但扶苏决心一死,“父叫子亡、君叫臣死,怎能不从?”

说完直接自杀。

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诏书是假的,父皇已经驾崩,大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弟弟胡亥已经结成同盟,欲立胡亥为秦二世。

胡亥要执天下之权柄,扶苏必须得死。因为扶苏是始皇临终前直接指定的接班人,扶苏在朝中更是有超高的威望,身后有蒙恬、蒙氏兄弟的支持。扶苏要是不死,胡亥的皇位绝对是坐不稳当。

扶苏注定只能是个悲剧人物。

扶苏死后,嬴氏奋斗几百年打下的江山也在胡亥的手中彻底灰飞烟灭。

要是扶苏当时能够有一丝怀疑,要是扶苏率领三十万长城军团直接进军咸阳,秦国是不是就会避免灭亡?

但历史的残忍之处正在于它不能有任何假设。

扶苏没有想到,自己被弟弟胡亥、李斯他们玩死,更想不到,那个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燃起灭亡秦帝国第一把火的陈胜吴广竟然也为他感到委屈。

《史记.陈涉世家》载:“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其实只是打着扶苏的旗号收买人心而已,从这方面也证明了扶苏的贤能,受人拥戴。

那么扶苏真的就是始皇内心的接班人之选吗?

扶苏是因为劝谏始皇不要坑儒从而引发了始皇的雷霆之怒,被派到了上郡做长城军团的监军。

如果始皇帝有意要扶苏接班,那么肯定不会长时间将扶苏放在边地。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里就提出了质疑,太子是不能随意离开京城的。而历史上的事实也证明,将太子外派是要废掉太子的前奏。

《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楚平王想废掉太子建,第一步就是将他外放。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不可能不明白这个政治规则。可见,扶苏外放,始皇已经将他从接班人之选中pass掉了。

那么,秦始皇有让胡亥接班的考虑吗?

《史记.李斯列传》载:“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馀子莫从。”

秦始皇二十几个儿子,却唯独带上了胡亥一个人巡游,可见始皇对于胡亥之喜爱。

而近年来出土的一些古简也证明了秦始皇的遗诏是要胡亥做大秦帝国的秦二世。

还有,胡亥要对蒙毅动刀。蒙毅为自己辩解:“我经常伴随先帝左右,早已经猜出先帝有要立胡亥为太子的意图。”

《史记.蒙恬列传》载:“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

可见,秦始皇很早就已经决定要立胡亥为太子,只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五十岁的壮年突然驾崩。

那么扶苏会是一个合格的继位者么?

难说。因为扶苏仅凭一个使者携带的诏书就坚信父皇要将他赐死。而蒙恬却立刻判断出了事情之复杂。一个如此糊涂的人怎能做大秦帝国的秦二世?

而胡亥即位之后的所作所为明显是始皇生前的作风。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

胡亥不仅继承了秦始皇依法治国的作风,他还像秦始皇一样巡游天下以示强。很明显,胡亥的为政路线正是秦始皇政治风格的继续。

但上述,也仅仅是猜测而已,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明明白白的记载着:胡亥属于谋朝篡位,始皇是要扶苏继承皇位的。已经形成了公论。

可历史的可爱之处正在于它的迷雾重重,故而引来了众人的随意打扮。

个人还是比较认同李开元先生的观点:始皇帝先前是有意要立胡亥为继承人的,但在后来的朝夕相处尤其是最后一次的巡游中发现,胡亥根本不符合做大秦帝国的秦二世,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决议让扶苏上位。

子玉曾经去过扶苏的墓,扶苏墓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境内一座高山之上。两千年已经过去,扶苏之墓也尽显荒凉。子玉感慨,唏嘘,然对于事实之真相亦是一脸迷茫。

扶苏死于遥远的上郡,并埋葬在那里,不久将军蒙恬也被逼自杀,与他的墓咫尺之隔,亦算有人陪伴。

但疑云却将存在很久,也许是永远。

标签: 扶苏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 秦始皇为什么不让他继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扶苏

    对秦始皇和扶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斯助秦始皇灭六国,为何不肯让扶苏继位?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苦战,用雄才霸略荡平了其他六个国家,但是还没来得及享受的他,就在南巡的途中突然离世,而他所建立的秦朝也在三

  • 郭隗简介:战国时期燕国大臣,鼓励燕昭王广纳社会贤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隗,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郭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隗(约前351

  • 邹忌简介:战国时期齐国大臣,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邹忌,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邹忌(约前385

  • 梁明帝萧岿:西梁第二位皇帝,机敏善辩且富有文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萧岿,西梁

    梁明帝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西梁第二位皇帝(562年~585年在位),梁宣帝萧詧第三子,隋炀帝萧皇后之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早年经历萧岿(kui),字仁远,西梁宣帝萧詧第三子。机敏善辩而有文采。善于安抚驾御部下,能得到部下的欢心

  • 纵观李建成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建成,唐朝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陇西成纪人。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晋阳起兵之前,前往河东募兵。率军攻略西河,攻取霍邑,占据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册立为皇太子,协助处理政事。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斩杀刘黑闼,平定山东地区。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事变,为李世民所杀

  •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有哪些人能打过关羽?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战场上,不是比武艺,而是比军事作战,俗话说,将在谋而不在勇,打仗光靠蛮力,靠血气之勇是没用的,主要靠头脑。曹魏五子良将,个个英勇善战,是曹操手下最善于统兵打仗的五位将军,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

  • 三国奇人管辂都有什么样的本事?一生有何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管辂,三国

    在三国这个纷争的年代,涌现出了诸多的名臣能将,俗话说得好“得人才者得天下”,司马徽的一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更是突出了人才的可贵。曹魏作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存在更是不缺能人异士,事实上曹魏政权除了有荀彧、郭嘉这样的知名谋士,还有不少一流文臣,他们虽然名声不显,但其个人才干却十分出色。今天中国历史

  • 在乾隆的视角看和珅 乾隆眼中的和珅算是好官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和珅

    还不了解: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眼中的和珅,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官?乾隆是个心眼比较小的人,霸占着皇位长达一甲子之久,有父亲创造出来的大好底子,穷淫奢欲,六下江南,过足了一切帝王的奢华。在帝位一甲子的时间里,让他清楚地明白,当皇帝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

  • 李岘任相期间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岘,唐朝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

  • 司马懿和杨修相比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放过司马懿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司马懿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临死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杨修?在影视剧里,优秀的主角往往需要同样分量的配角相称,才能彻底绽放其魅力。如果选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做主角,就一定需要个恃才放旷、锋芒毕露的人作为陪衬才好看。历史恰好就给了司马懿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