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汉的开国君主为刘岩,这个政权又是如何变为太监王朝?

南汉的开国君主为刘岩,这个政权又是如何变为太监王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185 更新时间:2023/12/19 8:41:40

其实说到太监,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都是在皇宫里面伺候皇帝和后宫的,为的就是防止男人和皇帝后宫的妃子以及宫女做出淫乱之事。所以只有太监才能去伺候。但是南汉这个朝代,竟然是一个“太监王朝”!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汉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开国君主为刘岩,最开始建国号“大越”。但是可能为了彰显强调自己为正统政权,所以号称自己是汉之后裔,改国号为“汉”,表明自己建国是为恢复“汉”政权,史称南汉。

刘岩父亲刘谦为封州刺史,兄长刘隐统一岭南进清海节度使,又受后梁封大鹏郡王,改南平王、南海王。刘岩在前人的基础上,建国称帝。

南汉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监王朝,变为太监王朝是在南汉灭亡前夕,国主之位传到后主刘鋹这儿的时候,出现了要想当官,先得给自己一刀的规定。

刘鋹继位之后,疑神疑鬼,不相信自己大臣,只相信亲近之人。所以他政权中心职位,基本都授职给宦官和宫女。

他不会治国,政事都交给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宫女也有官职能入朝参政。中心交给宦官宫女,其他官员也就聊备一格而已。就这样刘鋹都还不满足,最后发展到所有当官的都必须切了。

他认为朝臣都有自己的家室,所以难免顾及子女家庭,不肯真正的忠心于国家,为君主尽心办事。所以他只信任宦官,臣子们必须自宫才会进用。

当地书生们好不容易考上进士,要想入朝为官,还面临一个难题,切还是不切。要当官就必须自宫,如果不干就滚蛋。

除了新晋的官员,朝中许多执掌大权的臣子也不能免除。如果不自宫,就不能执掌重权,自己回乡养老。

虽然有些人愿意就此辞官而去,但是却也有人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利,选择了自宫。因此到了刘鋹这儿的时候,朝中大臣几乎都是宦官,当时的宦官人数一度高达两万人之多。

南汉为什么只有太监才能当官

唐朝灭亡以后,各地军阀混战,建立了很多的割据政权,当时在广东和广西的政权就是由刘建立的南汉,虽然刘是南汉的开国皇帝,但是这个国家奠基人却是刘隐。

刘隐的父亲是唐朝的封州刺史,在封州的影响力很大,因此刘隐的父亲死后,在当地的官员和白百姓一致的推荐之下,唐朝就任命刘隐继承了父亲的官职,继续管理着封州。此时的唐朝已经到了末年,很多的地方都已经爆发了起义,唐朝实际上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刻,就在此时,清海的节度使病死了,这么重要的职位出现了空缺,于是唐朝就派了宗室李知柔去清海任节度使,但是此时的广州将军卢琚叛变,李知柔没办法去上任。

卢琚为了站位脚跟,就想拉拢刘隐,并且对他说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刘隐觉得卢琚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就表面答应了他,借着迎亲的名义将卢琚的手下杀死,并且趁着刘隐不备,一举攻占了广州,然后将李知柔请进了广州。

李知柔顺利上任,上奏朝廷说刘隐是一个忠臣,刘隐也就得到了唐朝的重用,后来李知柔调任,新来的徐彦若虽然是节度使,但是军政大权掌握在刘隐的手上,随着徐彦若去世,刘隐自然而言的就成为了清海的节度使。

后来朱温篡唐之后,刘隐看准时机,早就投靠了朱温,成为了南海王,牢牢把握住了广东和广西两地的军政大权,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刘继承了他的位置,乘着天下大乱,自立为帝,建立了南汉。他还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南汉在他手中蒸蒸日上,就连后唐李存勖都在他手上吃过亏。

刘死后,他的儿子刘玢即位,这个刘玢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从父亲手上接过皇位之后,整日的吃喝玩乐。但是刘玢除了享乐也没做过什么坏事,虽然无能还算是个好人。可是他的弟弟刘弘熙不这样想,于是就找了机会发动了政变,将刘玢杀死,自己成为了皇帝。

这个刘弘熙做了皇帝之后,虽然不享乐,但是十分的残暴,他将稍微有一点权利的大臣都杀死,还担心宗室会像自己一样谋反,于是就将自己的亲人几乎杀光了,他不信任大臣和家人,却十分的信任太监和宫女,于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就出现了,南汉的所有官员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太监,就连宫女都掌握了朝政,甚至出现了想要当官就得做太监这样的规矩。

刘弘熙死后他的儿子刘继兴即位,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刘继兴虽然不像父亲一样残暴,但是却和父亲一样昏庸,南汉在他的手上进一步衰败,也是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太监做官达到了巅峰,当时南汉这个小小的国家,太监官员达到了两万多人,朝政大权更是掌握在一个宫女的手上。

刘继兴在位三年,掌权的人就换了好几位,太监之后是宫女,宫女之后又换成了女巫,这样的国家很快就被北方崛起的赵匡胤灭亡了,南汉也就成为了少有的太监王朝。

标签: 南汉太监王朝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南明最大胜仗是什么战役?天下震动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衡州大捷,明朝,战史风云

    1644年,清军入关,很快就席卷天下,在八旗骑兵的冲击下,南明军队被打的丢盔卸甲,纷纷缴械投降,光在江北投降清军的南明军队人数为“总兵二十三员、副将四十七员,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但是南明毕竟坚持了数十年,其实他们还是打了不少胜仗的,其中一战堪称精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1651年

  • 历经四千余年时光的文明:龙山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龙山文化,历史解密

    “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一语概括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地域辽阔。战国以来,由盘古而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被封建士大夫们奉为正统古史体系。国人从没怀疑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其真实性,直到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欧洲教士,继而是东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起源提出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外来说。上

  • 韩信临死前唯一提到的人,最后结局有多惨?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蒯通,汉朝,野史秘闻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刘邦率兵前往平叛,吕后设计在宫中杀了韩信。此事是不是吕雉和刘邦合谋的如今已不可知,但从二人的表现来说,那是相当默契了。先是吕后命人告诉韩信,刘邦即将凯旋回朝,准备在宫中庆功,韩信对这个说法不曾起疑,毫无防备地进了宫,谁知却在宫里中了吕后的埋伏。后来,刘邦回宫后,得知韩信

  • 司马懿最后取得了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窃取别人的果实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三国,风云人物

    在风起云涌的战乱年代,总会出现很多有秀的人物,这点在三国时期就表现得很明显,虽然三国存在的历史跨度并不长,但是却因为当时形势特殊,出现了无数次战争,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当时的孔明和司马懿两个人就进行了多次的交锋,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懿的才华比诸葛亮好,因为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只是有些时候,人们也

  • 和珅作为清朝第一贪官,他为何要冒着风险让亲戚晒银子?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清朝第一贪官,贪赃的钱财比清政府的国库都还要多。但是和珅自己并不需要这么多钱,钱多了可能还不是一件好事。当然已和珅的身份,来找他的亲戚肯定不会少,所以和珅就给他们安排了一个特殊的差事,就是每天晒银子,听起来也是非常令人无语了。但是这么做也存在两个风险,和珅是怎么应对的呢?下面小编就为

  • 清朝中法马江海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江海战,清朝,战史风云

    1884年7月14日,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待。清政府命令福建水师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也斩。”法国军舰在马尾军港经过精细的侦查,占据了有利地形,做好战争的一切准备之后,于1844年8月23日向闽浙总督何璟发出战书,何璟却愚蠢昏聩的向福建水师封锁了消息,命精通

  • 刘备告诫不要重用马谡,为何诸葛亮不听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我们从小到大,也是在不断的错误和挫折中吸取经验,然后才渐渐的成长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那么其实在古代的人,也是一样,即使他们身份高至帝王。比如说在三国时期的刘备,从一介卖草鞋的,到后来成都称帝,这期间也是充

  • 朱元璋的儿子打了一人,他为什么大发脾气?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大封诸王,将他已经出生的十个孩儿(包括一个侄孙)一体封王,其中最小的才几个月,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八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把那些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儿子们打发到他们的封儿子们在文武官员及大势军马的护卫下上路了,朱元璋洒泪而别。儿行千里母担忧,朱元璋也是,于是就命人把儿子的

  • 刘秀成为君主之后 刘秀为什么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秀和汉朝国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其实说起刘秀的时候,我们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刘秀和西汉皇室的确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但是这种血脉也不过是进行了好几个拐,才到了刘邦这里,而刘邦的孙子景帝与唐姬所生的儿子刘发的后代,而刘发最后被封之为长沙定王,那么在刘发这里

  • 朱瞻基即位之后,是怎么将反叛的皇叔朱高煦给俘虏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明仁宗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汉王朱高煦自小好武,靖康之役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成祖于危难之中,十分得朱棣喜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棣对于汉王的偏爱,使汉王起了夺嫡之心,不仅多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