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朝中央政府是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方法有四

元朝中央政府是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方法有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1/6 21:09:49

元朝中央政府是如节制行省权力的?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

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人入主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那么中央政府对于地方行省的权利是怎么进行制衡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第一,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种族交参制,以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之势。正如赵天麟所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与元代其它官府类似,行省也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史称:行省所掌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及某些与议官员"尝有违言"等情况。据说,行省长官具有一定的"画一之权"。但行省官员内部的互相牵制掣肘,又随处可见。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有的甚至"出入不复关闻"长官。

另外,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其长官又大抵是怯薛宿卫出身的蒙古人或色目人。就是说,行省机构的总体权力颇大,但由于群官议政和军事、财赋等专官提调,其处理各项庶政又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每名行省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即使是提调军事和掌管财赋者,也需要与其他官员一起同署议政,更不能将军事、财赋二柄集于一身。官员的种族交参和怯薛出身等,又是元廷对行省长驭远控的特殊而有效的办法。

第二,行省辖区内宣慰司、路府州县、汉军万户府等仍然接受朝廷(吏部、枢密院)的任用、迁调、考课等管理。如前所述,即使是湖广、四川、云南、福建等边远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升用,也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这就保证了行省辖区的地方官吏受辖于国家、效忠于朝廷的职业官僚的基本属性。他们虽然在日常政务方面与行省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节制与被节制的关系,但因其任用管理之权操于中央,故与行省的上述节制或统辖关系多半是公务性的,而非私人领属性的。此外,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这些均是行省难以自成体系和坐大称雄的重要原因。

第三,以行省为重要对象的地方监察,构成了监察行省、防范其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江南、陕西行御史台的设置及其与二十二道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是元代地方监察的创举。世祖末成宗初,行台监察御史和与行省同处一城的廉访司,相继取得了对行省官吏的奏劾、按问、刷卷等权力,而且有所成效。

换言之,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既注意了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又把行省当做地方监察的重点对象。其结果,地方监察不仅发挥了整饬吏治,减轻官吏腐败的作用,而且充当了监督行省的有力工具。终元一代,行省与行御史台及廉访司大多处于某种程度的彼此对立、相互攻击的状态,正是上述机制的一种曲折反映。

第四,行省区划上的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格局。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这种安排无疑是自古以来区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惯例的体现。然而,客观上又容易被地方长官当做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

又如,五岭地区被纵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分设治所于南昌、武昌。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靖难之役东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靖难之役东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州,再度南下。于是下令出征辽东,暗中派人在直沽(今天津市中心)修建浮桥。十月二十五日,燕军从通州折转

  • 高洋为何虐杀兄弟?司马消难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消难,隋朝,历史解密

    北齐国主高洋在北边修筑长城,在南边兴兵帮助萧庄,士兵战马因此死亡的共有几十万人。此外,他还动工修筑台阁宫殿,赏赐臣下也凭一时的高兴,毫无节度。这样一来,弄的内府仓库的积蓄都耗光了,于是就下令减少文武百官的俸禄,撤销对军人平常的供给,把官职予以合并,想用这种办法来节省费用。此时,黄河南岸和北岸相继发生

  • 朱元璋的后宫有多少女人?朱元璋这么好色为什么跟马皇后感情还是这么好?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朱元璋,野史秘闻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薄姬是怎么从私生女一步一步走到太后这个位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薄姬,汉朝,风云人物

    薄姬的一生,就是典型的先苦后甜了。薄姬的父亲是一个小官,他与一个婢女苟且,生下了薄姬。由于身份卑微,薄姬从小就十分不受重视,等她长大到少女时期,就被他的父亲卖给了魏豹当小妾。这个小妾当得也是受尽冷落,但至少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没过几年,魏豹被刘邦打败,薄姬和魏豹的妻妾只能去做宫中最低下的婢女。魏豹

  • 许皇后被人毒死这件事中,为何说霍成君是非常无辜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成君,许皇后,文史百科

    许平君是汉宣帝刘询在民间时期的原配妻子,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当然非常深厚。所谓故剑情深,所指的其实就是他们俩的故事。皇后被人毒死了,汉宣帝却不敢声张,更加不敢报仇,因为当时霍光还活着。不仅如此,汉宣帝还要装作没事儿人一样,把霍成君给娶为皇后。不得不说汉宣帝是真正能忍,霍成君如愿成为了汉宣帝的皇后,那么霍

  • 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为何刘封和孟达袖手旁观?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史风云

    关羽假节钺,可以代表刘备,为何调动不了刘封和孟达?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出兵攻打樊城。在攻打樊城久攻不下的时候,关羽接连下令,让驻守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出兵援助,可是,刘封和孟达居然不听关羽的命令,拒

  • 清廷编练新军的目的何在?反被新军推翻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新军,清朝,历史解密

    这个的得从曾国藩创建湘军说起。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政府赖以生存的江南钱粮之地都被太平军搅的一塌糊涂。曾国藩奉命创建湘军部队,但是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供养这支军费远超现役的八旗、绿营兵部队的民团武装。出不了钱只好出政策,允许曾国藩在南方以各种名目自筹资金。于是曾国藩依靠在占领区向过往的本地商人

  • 戎马一生的郝思文,为什么最后死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郝思文,宋朝,野史秘闻

    郝思文的出生非常传奇,据他的母亲说,她怀着郝思文时,梦到了井木犴投胎。井木犴是何方神圣?他是天庭二十八星宿之一。这意味着,至少在郝思文的母亲看来,儿子是神仙下凡。按惯例,每一个被记载出生不凡的人,都有一段辉煌的人生。比如,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怀孕前,梦见太阳撞入其怀,于是汉文帝做了皇帝;朱元璋出身虽然

  • 明朝传奇太监政治家:冯保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冯保,明朝,风云人物

    话说大明王朝有三大政治集团:代表皇帝利益的“太监集团”、权倾天下的“文官集团”(内又分“首辅集团”、“次辅集团”)、作为帝国未来之星的“裕王集团”(与“文官集团”交错相容,你中有我)。大太监冯保,历经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在嘉靖朝磨砺、从隆庆时掌权、于万历朝配合一代名臣张居正,推进帝国改革,被称为

  • 根据许多研究和发现,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史前大洪水是指史前地球北半球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洪水包围,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陆地,吞没了平原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高山在波涛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全世界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这些记载集中在北半球,而且内容惊人的相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