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随着李自成日益逼近北京,崇祯对南迁为何依旧犹豫不决?

随着李自成日益逼近北京,崇祯对南迁为何依旧犹豫不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4/1/30 12:10:27

相传,崇祯皇帝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一位长者给了他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有”字。崇祯皇帝拿给大家看,众人都说是大吉大利之兆,主“大有”、“富有天下”之意。后来,有一个会拆字解梦的人告诉他:这个字很不祥,因为“有”字拆开,就是“大不成大,明不成明”,表示大明残破不堪的意思。崇祯皇帝黯然失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一年,李自成的势力在河南、湖北、陕西、山西等地迅猛发展,出兵北京的计划正在落实之中。南方地区同样烽火连天。张献忠率大军由南昌南下,连续攻占长沙、衡州,江西、广西的许多地方也相继陷落。进入甲申年后,张献忠溯江西上,进入四川,击败了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著名女将军秦良玉,一举攻占了万县等地。

此时的朱由检万般无奈,他焚香沐浴后祷告天地,请求神灵指结果,扶乩之后神仙的回答是:“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八方七处乱,十灶九无烟。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崇祯皇帝看后默默无言。

1644年正月初三,崇祯皇帝招来一位名叫李明睿的官员,询问御寇之策。李明睿请他命所有人等回避,然后直截了当地建议他:值此天下汹汹之际,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南迁,回到大明朝祖先开基创业的南京去。就当时的情形看,整个国家只有江浙一带还稍许平静一些。

朱由检沉思良久,说:“这件事关系过于重大,不可随便说出口。”然后,他用手向上指指天,意思是:不知天意如何?

李明睿劝他当机立断,免得事到临头后悔莫及。朱由检说:“这事儿我早就想办了,可没有人赞助,所以拖到了今天。你的想法和我很吻合,外边不愿意怎么办?此事重,你务必保密,切不可轻易泄漏出去。否则,你的罪过不小。

“南迁之议”是朱由检唯一延缓大明的机会了。可惜,这位皇帝的优柔寡断葬送了这唯一的机会,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朱由检的皇后姓周,是一位端庄稳重的美貌女子。史书记载,看到她的人会“瞑眩不自持”,表明她的相貌光彩照人。她为朱由检生了三个儿子,二人的感情很不错。这位周皇后自幼熟读经史,与崇祯皇帝很有共同语言。但她从不干预朝政,也不为自己的娘家人谋取什么私利。值此天下大乱之际,有一天,她特别委婉地对皇帝说:“我们在南京还有一个家呢。”没想到,朱由检立刻声色俱厉地追问她是什么意思?追问她听谁说要南迁?吓得皇后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张嫣是天皇帝朱由校的皇后,是朱由检的皇寡嫂。这是明朝有名的贤后。她知书达理,对小叔子很好,曾经帮助朱由检度过了继位之初的困难时日。朱由检特别敬重自己的这位嫂子。然而,她反对南迁,认为这将损害皇帝小叔子的形象。朱由检听说后,马上怒气冲冲地前去质问张皇后,听谁说自己要南迁?张皇后知道事关人命,坚决不肯说出人名。崇祯皇帝再三逼问,最后张皇后表示,如果皇帝一 定不依不饶地逼问是谁说的话,自己可以自杀谢罪。朱由检这才倖悻作罢 。

由此,给人造成了一个强烈的错觉,就是皇帝是坚决反对南迁的。诚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实际上,崇祯皇帝心里可能极度矛盾。一方面,他应该很清醒知道,南京作为留都,有一套完整的政府机构,且有重兵驻守。在那里是有可能再图振作的。为此,他秘密命令在天津海边准备了两百艘海船和一千名精兵卫队,随时准备扬帆南行;另一方面,他特别害怕臣民认为自己怯懦,害怕丢面子,其中,可能也有害怕动摇民心的意思。为此,他犹豫不决首鼠两端。

随着李自成大军日益逼近北京,李明睿再也无法沉默,他公开上书皇帝,建议立即南迁。崇祯皇帝依旧犹豫不决。

几天后,左都御史李邦华建议,皇帝自己留在北京,让太子到南京监国。崇祯皇帝还是犹豫不决。

见此情景,李邦华再退一步,请皇帝将两位皇子分封到太平宁国二府,以便拱卫南北两京。崇祯皇帝再次犹豫不决。

史书记载说:皇帝“拿着奏疏,绕殿徘徊,一边读,一边叹气!”

恰在此时,出现了一位观点极端、忠君爱国、特别慷慨激昂的官员,此人名叫光时亨。他上书皇帝,激烈弹劾李明睿。这一来,皇帝又犹豫了,在朝堂上,,他一反私下的主张,慷慨激奋地宣布:“国君死社稷,正也,我下定决心了。”

李明睿不理那一套,再次上书,请求一天都不要耽搁,立即南迁。光时亨也更加激烈,指出“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许多大臣觉得皇帝好像也反对南迁,于是纷纷附议,请杀明睿以安天下。皇帝的表现则是在殿堂上,当着群臣的面,又一次说了许多颇动感情的、同样大义凛然慷慨激昂的话。退朝后,他却极度郁闷,懊恼透顶,对身边的近侍说:“光时亨真该死,我姑且饶他这一次。”这位总是在颠三倒四中杀伐决断的皇帝,偏偏在最需要决断的时候,变得毫无决断。

李自成进北京后,李邦华等主张南迁的大臣或逃走,或自杀,坚不投降。偏偏是那位光时亨,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便投降了李自成。

李自成包围北京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曾经多次试图脱出危城,逃往南方,然“欲迁不得”,均没有如愿。最后,他只能在一个太监的陪伴下,走向景山下的那棵树,走向那令他的臣子所“不忍言”的结局。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大象岛海战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象岛海战,泰法战争,战史风云

    1月17日晨5:30分,法舰队靠近泰舰锚地。5:45分,舰队按照计划分做三股全速前进。拉蒙皮盖特号向东口,炮舰杜蒙德维尔号和夏纳元帅号径取中路,塔湖号及马恩号则向西路前进。此时天气晴朗、海上风平浪静,完好的 作战时机。一架侦察机飞到泰舰上空,6:05分罗尔-130报告发现两艘鱼雷艇、原因是当晚御卫春

  • 张飞战文丑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战文丑属于什么水平?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文丑身长八尺,面如獬豸,身材相貌极其凶恶。文丑与颜良齐名,是袁绍麾下大将中的翘楚,勇冠三军,威震河北。诸侯讨伐董卓时,华雄在汜水关极其嚣张地连斩四将,袁绍曾大怒说“颜良、文丑若在,何惧华雄!”孙坚藏匿玉玺时,袁绍以盟主身份向其质问,孙坚、黄盖

  • 汉献帝被迫退位之后又活了14年!为何刘备却在他没死时发了丧?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汉献帝,刘备,退位,野史秘闻

    东汉末期,汉献帝做了一辈子的傀儡,最终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曹丕,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真实想让位,还是被曹丕胁迫,但是皇位终究是让出来了。后来,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但是 在他还没死的时候,为什么刘备却就要给他发丧?明明还活着就被发丧,刘协的心里会怎么想?在220年12月,延续了长达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向了

  • 奕譞:除了自己,父亲、哥哥及儿孙都是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奕譞,清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是一个家天下的时代,有着很高权力的家族都是内部世袭的。就算是皇帝一不小心绝了后,那也会在自己的同宗内的其他子弟中挑选一位来继承大统。按照这样的制度,常理来说父亲做了皇帝肯定是要传给儿子的,儿子是皇帝的,其父八成也是一代帝王。然而世上总会出现一些例外。今天我们讲的这个人,他的父亲是一位

  • 洛阳宫灯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种类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洛阳宫灯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种类呢?品种上分为四大类,四大类中又各有若干小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张合架纱绸宫灯洛阳宫灯最大的一个“与众不同”,就是可以在用时撑开,不用时合上,伸缩自若,收藏方便,因此深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据传,1894年,慈禧携光绪帝途经洛阳,见洛阳宫灯

  • 成皋之战是怎么回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成皋之战是楚汉之争中的一场作战,始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迄于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左右。此战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这场战争中,刘邦

  • 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敢轻易起兵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为了清理掉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下令削藩。说是削藩,实际上则是撤藩,周王等5位藩王先后被废。燕王朱棣出于不满和恐惧,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为由,起兵反抗,是为“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

  • 古代太监也能娶妻吗?女子婚后生活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在看华夏千百年的封建王朝历史时,你会发现这样一类很特殊的人群,他们大部分生活在皇宫里,从事劳动者职业,但偏偏在某些时候又能凭借自己的手段影响到整个王朝的进程,这一类人群便是宦官。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类人群,则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帝王多数拥有庞大的后宫群体。而宦官同样生活在宫苑里

  • 吴贤妃:朱祁钰的生母,唯一没有给朱瞻基殉葬的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吴贤妃,即孝翼皇太后,明宣宗朱瞻基的贤妃,明景帝朱祁钰的生母,她是朱瞻基的嫔妃中唯一一位没有殉葬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殉葬制度始于商周时期,其后历朝历代多有遵循这种陋习者。到了明朝成祖朱棣时,殉葬制度更是发展到极致,明成祖一共有嫔妃20人,除了皇后可以不殉葬,另外

  • 通过相应的史料以及画像,古代武将为何都是大腹便便?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通过相应的史料以及画像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著名的武将大都是大腹便便的情况,并不是拥有一身健硕的肌肉,那么这些挺着将军肚的武将,真的能够上战场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知道,古代民众的审美观念,与如今的社会想必存在着极大的区别,对于古人而言,武将大都是需要保持大腹便便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