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宇文化及被击溃后,他在临死前还过了怎样一把皇帝瘾?

宇文化及被击溃后,他在临死前还过了怎样一把皇帝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3/12/8 8:07:36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化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隋炀帝年轻时屡建战功,曾在前线亲自指挥战斗,四处平定叛乱,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不久后驾崩,杨广假传遗诏,逼迫杨勇自尽,自己登基称帝,手握大权以后,杨广迁都洛阳,动用民夫数百万修城,东都洛阳绵延五十多里,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

在营造东都的同时,杨广还下令开凿运河,建造龙舟,据记载杨广外出游玩时乘坐的龙舟有四层,大殿、侧堂一应俱全,大运河以洛阳为忠心,全长2800余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杨广生活奢靡,每次出巡都会建造大量行宫,征用民夫是上百万,平均每一户人家都有一个死于苦役。

三征高句丽成了压倒隋王朝根源,几次出征均已失败告终,许多人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常年征战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国内爆发起义活动,起义迅速得到响应,在全国范围内席卷而来,对此隋朝采用高压手段残酷对待,本想着血腥手段能吓退起义军,结果起义的人却越来越多。

在众多起义军中,有一只部队非常特殊,首领是原来的隋朝大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阴狠凶残,父亲宇文述是朝中大将,仗着有老爹撑腰,宇文化及为非作歹,不把朝廷律法看在眼里,而且与朝中的许多奸臣私下来往,见惯了官场内幕的他,经常带着自己的家丁在宫墙下纵马奔驰,被人称为“轻薄公子”。

当然宇文化及如此骄奢淫逸,不止有父亲撑腰,还有当时是太子的杨广帮助,宇文化及作为朝廷护卫,可以出入宫门不受限制,加上与杨广“臭味相投”,两个人很快就成了好友,有人曾告发宇文化及收受贿赂,但是在杨广的帮助下,宇文化及每次都能度过危机,再加上弟弟成了朝廷驸马,宇文化及更加目中无人,多次公开侮辱朝廷命官。

等到杨广继承皇位以后,宇文化及更加不知收敛,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不择手段搞到手,然而他却不知道杨广现在是一朝之主,不再是那个狂妄少年,而宇文化及却依旧没有转变观念,认为杨广还是那个与他一起为非作歹的人,竟然私下里与突厥人做起了生意,被隋炀帝知道后,十分愤怒,直接下旨返回京城以后就要杀了宇文化及,不过在一干人的求情下,隋炀帝将宇文化贬低为奴隶,不过等到宇文述去世以后,隋炀帝感念宇文家族做出的贡献,再次用宇文化及。

不过此时已经到了隋朝末年,各地都是起义活动,而隋炀帝还在游玩江都,当时李密领兵占了洛口,形势十分危急,不敢再次返回,于是就定丹阳为都城,打算在这里安顿下来,然而士兵大部分都在北方,在这里生活很不习惯,看到杨广没有丝毫回家的意思,士兵们思乡心切,以致于怨恨在心。

几个领头的一商量,既然都反了,我们还等什么呢?于是乎司马德戡领头禁军谋反,下定决心以后,司马德戡开始四处探口风,无意中得知了裴虔通与元礼之间的对话,两人说:皇帝要打算在这长期居住,不过很多士兵忍受不住,已经私下逃走了,两人内心纠结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给皇帝。

就在两个人纠结的时候,司马德戡突然闯入,说道自己清楚地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认为思乡心切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些后果却无法承受,如果株连家人,到时候就是大罪人了,司马德戡紧接着说,反正都是一死,不如直接反了,还有一线生机,三人达成一致,又找了许多同僚商议谋反大计。

其中找来了宇文智及,宇文智及认为如今但凡有势力的人都反了,起义军多达数十万,可见起义能得到百姓支持,只不过我们都不是领袖的料,现如今最重要的是找一个人来统领士兵。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宇文化及,结果宇文化及得知自己被推上叛军统领的位置以后,竟然吓得脸色苍白,急忙推脱,不过在众人的劝说下,宇文化及觉得如今隋王朝败落是不争的事实,或许自己有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最终这个想法战胜了恐惧,宇文化及决定担任领袖一职,司马德戡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士兵们,为了防止有人告密,司马德戡决定编造一个谎言,告诉士兵们皇帝要彻查逃兵,将知情的人全部处死,果然激起了士兵们的愤怒。

几天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司马德戡传达了造反的具体行程,裴虔通打开城门,当天夜里士兵们集结,迅速向隋炀帝的寝宫杀去,瞬间火光四起,不知情的隋炀帝还以为是草垛起火,没多久士兵们就闯入内宫,这下杨广慌了神,急忙跑路,士兵们扑了一个空,还是一个宫女指出了隋炀帝的下落。

被抓以后,隋炀帝当即质问裴虔通为什么要这样做,裴虔通辩解自己都是为了士兵着想,谋反的细节宇文化及并不知情,天亮以后才有人来统治这个名义上的首领,宇文化及接受众人参拜,随后命人将隋炀帝等人斩首示众,天下皇族只剩一个傀儡杨浩,宇文化及手握大权之后,不再理会朝政,还曾下令抢夺百姓财物。

驱赶士兵昼夜赶路,军中怨言颇深,对此几个人只好暂时忍受,将来另寻明主,隋炀帝死后天下大乱,称雄称王的人数不胜数,宇文化及终究不是当统帅的命,几次大战,宇文化及溃败,而他也知道自己没有翻身的可能性,干脆让人杀了杨浩,自己做了皇帝。

后来李世民带兵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在临死前还过了一把皇帝瘾。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西陵之战是怎么回事?西陵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陵之战,国家,战史风云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

  • 清朝皇帝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 单单凭一个吃饭就看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王朝,皇族的生活方式一如既往的奢侈!清朝皇帝对于吃饭非常的在意,不仅他们的饮食质量很高,甚至他们连餐具的摆放都有着极大地要求!当然皇族能够享受到这么优越的条件,这都是要归功于庞大的御膳房团队。清朝皇族的发源地是东北地区,这就是使得他们的饮食风格依旧有着当初的习惯!当时他们一般都只

  • 曹操死后,他的那些女人最后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东汉末年,一说起曹操的名字大家应该都知道,起初的时候曹操去刺杀董卓,这个狗贼导致自己的名声远扬。事实上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也被大家称为枭雄,当然小编一直认为曹操就是一个非常有勇有谋的男人。曹操在位的时候,他一直以来也没有抢夺皇帝的位置,虽然说有皇帝的实权,但是一直以来也没有称帝,这也是

  • 都说道光是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为了省钱都做了什么奇葩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道光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龙袍打补丁、连鸡蛋都舍不得吃,道光皇帝究竟有多抠门?你了解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是谁吗?龙袍打补丁、连鸡蛋都舍不得吃,贵为一国之君,道光皇帝为何过得如此寒酸?为了省钱他都做了哪些奇葩事呢?道光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是清代第八位皇帝,在道光帝还是皇

  •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凶手为何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宪宗,凶手,文史百科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意外,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是当时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杀死唐宪宗的人是一个名叫陈弘志的太监,在唐宪宗死后十五年,他才被唐宪宗的孙子杀死,而且也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朝,王翦,战史风云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

  • 元朝因“宽”失天下,为何会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因“宽”失天下,为何会这样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朝以武兴国,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崛起,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充斥着血腥与屠戮。所以在很多现代人的心中,对元朝的印象并不好,甚至将其与野蛮、残暴、黑暗等词汇画等号。但以史实来看,这些都是现代人对元朝的刻板印象。而曾经生活在元朝,并且一手推翻

  • 明英宗做了一件世人都觉得好的事情,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却不一定!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祁镇,野史秘闻

    “夺门之变”是明英宗抢回自己皇位的一场政变,多年的囚禁也让他深知其中滋味的苦楚,他登基后便释放了更久之前被朱棣囚禁的朱文圭,谁知这一释放,反而害了朱文圭。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6位和第8位皇帝,他之所以会连续两任“跳级”当皇帝,其中原因还关系到明王朝一个奇耻大辱。正统14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

  • 梁武帝过午不食?历史上因佛学饿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梁武帝,风云人物

    北魏发生内乱以后,南方的梁朝曾经几次起兵北伐。但是梁武帝指挥无能,不但不能恢复土地,反而死伤了无数军民。北魏分裂后,也没有能力再进攻南方,梁朝才有一个比较长的安定时期。梁武帝看到宋、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他就对自己亲属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罪,他只好言好语教训一番,从不办罪。梁

  • 古人也会“理财”吗?他们都有哪些理财方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通过“理财”来增加自己的财产。不管是投资、炒股还是做生意,这些都是近现代的东西,所以很多人会潜意识认为古人并不会理财,事实上古人对“理财”这方面丝毫不含糊。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理财”一词早在《易经系辞》就已经出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禁止百姓各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