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太宗为何要改革均田制?让百姓生产安定与发展经济

唐太宗为何要改革均田制?让百姓生产安定与发展经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86 更新时间:2024/1/1 19:28:10

唐太宗为了使百姓生产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其在隋朝的基础上改革发展均田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帝开皇二年(582年)规定,官人永业田与其品级相适应,自诸以下至都督,多至百顷,少至四十亩。以此同时,内外官按其品级高低授给职分田(职田),多至五顷,少至一顷。内外官署还授给公廨田,以供公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免除妇人奴婢、部曲的租调,也取消了他们的授田。

“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顷,少者至四十顷。其丁男、中男永业露田,皆遵后齐之制。并课树以桑榆及枣。其园宅,率三口给一亩,奴婢则五口给一亩,京官又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五顷,每品以五十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癣田,以供公用。”

隋制十八岁为“丁”,二十一岁为“成丁”。成丁便可授田并课役,六十岁则还田,隋所授之露田桑田皆如北齐之数,但狭乡每丁仅20亩。而贵族官吏有受田之优待,永业田可多至百顷,职分田五顷。故隋之均田己略为变质。

唐已明确规定,妇女一般情况下不授田,奴婢及丁牛不再受田。因授田面积不足,在需要依耕的狭乡地区也不再加倍授田。唐代还规定,凡迁徙及贫无以葬者得出卖永业田,狭乡迁到宽乡者得卖口分田(即北魏的露田),这就扩大了土地买卖的范围。

1、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2、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3、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

对于均田制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说法:

1、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2、均田制具有两重性,既包括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土地私有制。

均田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唐太宗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夷陵之战兵败之后,刘备为什么不立即撤兵回成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兵败夷陵道后,狼狈不堪的逃到白帝城,本想暂时驻守白帝城以备东吴乘胜追击,然后再整军出击陆逊,一雪前耻;不想疾病突发,没有熬多久就驾崩了。不是刘备不敢回成都,而是他疾病突发,生命危在旦夕,回不了成都;他在白帝城驻守了九个月之久,前期处在守势,中期在整军备战,后期躺在床上养病。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在夷陵

  • 宋朝女子能读书识字吗?能,但也只能在家里读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爱追剧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看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古装剧吧!剧中的赵丽颖聪明,有远见。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不仅在她小的时候她的阿娘给她讲的一些故事外,她还和她的哥哥们一起在家中的学堂里读书。可是宋朝的女子已经开始读书了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关于大乔小乔的身世,《三国演义》中又是怎么介绍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大乔,小乔,文史百科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大乔小乔都不陌生,她们是一对倾国倾城的姐妹花,她们是那个征伐时代里难得的一缕婉约。她们都是当时宛城桥公家的姑娘,大姑娘大乔最后嫁给了大将军孙策,小姑娘小乔嫁给了大都督周瑜。其实,在大乔、小乔出嫁的时候,孙策和周瑜的名气并不大,周瑜那时候也只不过是孙策身边的中郎将。下面小编就为

  • 受汉代的影响,各朝各代对老人都有哪些程度的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汉代,养老敬老制度非常完善,老年人拥有法定待遇。只要年过七十、无人品问题的老者,在“政治”上享受处级待遇,持王杖进入官府不必趋俯,可以与当地的官员平起平坐。虐待老人者,在汉代会被“弃市”处死。纵观古今,各朝各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的要算汉代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九锡”指的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接受过“九锡”?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历史中,常常出现皇帝给权臣加“九锡”的场景,而被加“九锡”的大臣最后也往往会篡权夺位,王莽、曹操、孙权等人都接受过加“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九锡”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何为“九锡”“九锡”到底是什么?其实,“锡”是个

  • 嘉庆想立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她为何却宣布别人为继承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嘉庆在热河暴病而死。由于死得仓促,嘉庆来不及安排后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过自雍正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后,继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写在继位密诏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后面。所以只要找到继位密诏,看看密诏的名字,就知道先帝爷指定的是谁来继承大位了。然而让人奇怪的是

  • 诸葛亮认为汉室不可复兴,为何还要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者季汉续命而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临终前只指定了两个接班人——他可能已经预料到刘禅会取消丞相制度,也预料到刘家偏安蜀中,被曹

  • 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儿子杀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安禄山,史思明,文史百科

    对安禄山和史思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55年,唐朝内部爆发了大型的叛乱之战,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大型的叛乱之战,持续了八年之久,虽然最后以朝廷胜利结束,但是经历了叛乱的唐朝也开始走向了衰弱。对抗朝廷的叛军以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前期打得唐朝节节败退,但是

  • 韩琦在“万籍堂”中藏书有多少?当时河朔士大夫家也比不上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韩琦,藏书,文史百科

    史料记载,韩琦家聚书1万余卷,都经其亲手点校,丹黄粲然,列屋而藏,在安阳故里筑“万籍堂”藏书楼,与欧阳修的“六一堂”、司马光的“读书堂”同为大臣中藏书最多者之一 。其子韩忠彦之后,将藏书规模扩大至7000余卷,号称丛书堂,分为六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

  • 藩镇节度使如何掌握地方兵权?只因府兵制被完全破坏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盛唐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