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宇文泰死在了北巡的途中,他为何将天下大事托付给宇文护?

宇文泰死在了北巡的途中,他为何将天下大事托付给宇文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3/12/19 2:13:08

公元556年,这一年对于西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权臣宇文泰经过多年的努力把西魏发展成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初步具有了统一天下的根基。

然而在这一年52岁的宇文泰却死在了北巡的途中,在临死之前,他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到了面前,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天下大事都托付给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宇文泰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从三国二晋直到南北朝,争权夺利的政治屠杀太多了。就在宇文泰死的前几年,西魏的皇帝元钦和宗室密谋发起政变,准备杀掉宇文泰夺回大权。

这次政变让宇文泰非常警觉,如果稍有不慎,他们整个家族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这时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只有15岁,根本就挑不起大梁。

之所以选择宇文护也是没有办法,宇文泰有三个哥哥,大哥宇文颢早年战死沙场,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导和宇文护一直跟着宇文泰南征北战。

宇文泰的二哥宇文连和他的儿子宇文元宝同样死在了战场上,最后让宇文导的二儿子宇文亮来充当他的后代。

宇文泰的三哥宇文洛生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被尔朱荣杀害。他的儿子宇文菩提被高欢杀死,不得已让宇文护的儿子宇文至继承他们家的香火。

宇文护的二哥宇文导死于554年,也就是说到了556年,宇文泰可以选择的接班人只剩下了宇文护,根本就没有选择的空间。

这一年的宇文护42岁,可以说是年富力强,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比较成熟。但在那个年代,资历变得非常重要。宇文护和西魏的八大柱国比起来,明显威信不够。

当宇文护刚刚接班的时候,那些资历比他老的柱国蠢蠢欲动,准备取而代之。正是在大司寇于谨的扶持下,宇文护才坐稳了这个位置。

这时候的宇文护早就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当他执掌大权的时候,同样是有一点跌跌撞撞。如果换成宇文泰的儿子,估计早就被大卸八块了。

宇文护还是比较感念自己叔叔的提携之恩,他用尽了办法都不能够压制这些朝中旧臣。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他的名望太低,这些老家伙们不太把他当回事。

宇文护就决定发动政变,把自己的侄子宇文觉扶上皇位,从而巩固自己家族的长远利益。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和那些柱国大臣们对抗。

在556年的12月30日,西魏的末代皇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了宇文觉。没多久赵贵独孤信准备发动政变,后来被宇文护察觉,处死了这两个人。

拓跋廓随后也被宇文护赐死,风欲静而树不止,宇文觉对宇文护也非常不满,私下里训练一些勇士,准备对付宇文护。最后消息败露,宇文觉被迫退位,后被杀死。

接下来上台的就是宇文泰的大儿子宇文毓,历史上称为西魏明帝。明帝有胆有识,聪慧过人,让宇文护感到非常害怕,先下手为强就下毒害死了宇文护。

国不可一日无主,宇文护把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邕扶上了皇位。这是的宇文护利欲熏心,更加迷恋上的权利,患上了迫害妄想症。

宇文护信不过任何人了,他自称自己的功劳比周朝的周公还要高。公元五七二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宇文邕用玉笏打晕了宇文护,然后让人把他杀死。

朝局斗争从来都是这样残忍,宇文泰当时选择让宇文护接班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这样做就是首先要保全宇文家族的利益,然后再说自己家的利益。

标签: 宇文泰宇文护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赵构既然能够活到八十多岁,为何却没有一个亲生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构,亲生儿子,文史百科

    赵构是南宋帝国的缔造者,也是宋徽宗的儿子。应该来说,宋高宗赵构也算一位不凡的君王,能够在北宋灭亡那等危急时刻当中,赵构能够建立起南宋政权,并在金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仍然保南宋政权不倒,这不能不说赵构还是很有能力。认真阅读《宋史》等有关史料,大家会发现,虽然赵构只是宋徽宗一个庶出的皇子,但赵构从小就有

  • 古代玉璜有什么用途?玉璜用途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玉璜有什么用途?玉璜的制作在于使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途也不尽相同,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已知的玉璜资料看,玉璜已有七千余年历史,且历代都有或多或少的发现。唐代以前是玉璜的原创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物。唐以后,玉璜的制作转人仿古伪古期。1、有些早期玉璜,似某种工具,或玉璜之产生原来

  • 宋江有着坑朱仝与卢俊义的手段,为何却无法用在武松身上?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只要读过水浒的人,恐怕都有种很强烈的印象。宋江虽能长袖起舞,把许多好汉迷得五迷三道的,却始终无法对武松产生出多大作用,一直束手无策。最经典的事例有两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宋江在孔家庄救了武松,两人辞别时。宋江对武松千叮咛万嘱咐:到了二龙山后,最好撺掇着鲁智深和杨志

  • 曹植也想立功垂名,但他做出了哪些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植生于初平三年(192年),是曹操与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

  • 刘伯温最终命丧黄泉,还和朱元璋有着怎样的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朱元璋,文史百科

    刘基,字伯温,心思缜密,足智多谋,是朱元璋夺天下,建明朝的第一谋士。在战场上,.刘伯温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许多重要的决策中,他极其准确的判断力起到了致胜的关键作用。然而,明朝开国后,刘伯温只得了次一等的伯爵封号,并且俸禄是众伯爵众最低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刘伯温最终命丧黄泉,还和朱元

  • 孙吴的首都在哪里?有哪些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孙吴的首都在哪里?有哪些历史文化?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是建业,这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并且还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

  • 熟读水浒原著后,武松与宋江之间的情谊为何渐行渐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松,宋江,文史百科

    熟读水浒原著的都知道,宋江和武松结交的初期,两人的兄弟情谊是纯真的,武松是真的把宋江当做指引人生方向的大哥,宋江是真心器重这个小兄弟的。一直到武松上了梁山后,两人在招安的思想产生了分歧,武松渐渐看透了宋江的虚伪,两人的兄弟情谊才渐行渐远,徒有虚名。在六和寺里,武松只想在此养老,不想进京接受封赏,把想

  • 吴三桂起兵反清后,为何说他再多活十年也没有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吴三桂,反清,文史百科

    当时已经打得清朝剩最后一口气儿了,康熙再厉害那时候也只是一个小孩儿没经历过大的阵势。察哈尔在蒙古草原起义,反清复元。若不是孝庄即使举荐图海组织三万家奴镇压,那么蒙古铁骑就已经扫荡北京了,此时王辅臣占领陕西,只要吴军占领四川就可以连成一片直逼北京。那么如果吴三桂多活三年,能否驱逐满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自宋神宗死后,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在朝中得不到支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为人执拗,对他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认为是他强行改革使得北宋毁于一旦,也有人认为王安石是生不逢时的伟人,唯一能断言的是王安石的文学造诣极高,其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神宗耳闻目睹积贫积弱

  • 到了南宋时期,为什么说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