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孝文帝为了学习汉文化,对鲜卑族进行了哪些激进的改革?

孝文帝为了学习汉文化,对鲜卑族进行了哪些激进的改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3/12/27 13:10:10

帝,名为拓跋宏,汉名元洪,是献文帝的长子,生于公元467年,卒于499年,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五岁即登基,在祖母文明太后的临朝听政下积极进行改革,在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后孝文帝亲身执政,继续推进改革,加强吏治,实行三长治与均田制,随后为了推行汉化,迁都洛阳,替换汉服,使用汉语,鼓励同汉族通婚,于是,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局面出现,各族矛盾也得到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孝文帝五岁登基,年龄尚幼小,所以一切由祖母文明太后颁布实施,所以这个时期,孝文帝对汉化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据《魏书》载:“冯太后颁布汉化措施的时候,孝文帝才刚满10岁。”身体发育还未完善,汉化各项政策只能停留在模糊吸收阶段,不能完全理解。后孝文帝登基亲身处理朝政,但是这时期冯太后仍然一手把持朝政,并对孝文帝严格监视及压制,孝文帝不敢反抗,只能是作单纯的顺从。

孝文帝随着年龄的增加,智力慢慢发育成熟,对待汉化上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受太后的影响,从小就喜爱汉族中原文化,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加上求知欲强烈,对汉文化作品经手不离卷,促进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认同。

由于孝文帝早期尚处于幼小感性阶段,执政能力薄弱,又受冯太后的监管和压制,因此,在对待汉化问题上,还是不能够完全理解汉文化,大展拳脚。待冯太后死后,孝文帝各方面也成熟起来,亲自执政,加上理想远大,企图建设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于是,孝文帝改革内政,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推行汉化,以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由于他执着坚定的信念,所以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全所未有的成功。

孝文帝理想远大,迁都洛阳是想继续推行汉化改革,将国家打造出一个繁荣强盛的朝。洛阳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孝文帝想全面效仿中原文化习俗,但是,迁都并未给北魏王朝带来多少政治利益,不但没有使国家昌盛,反而使得原来鲜卑族彪悍的民风转变为淳朴民风,消弱了民族凝聚力,加速了内部分裂。在孝文帝迁都之前,就有许多朝臣及贵族反对,接着又发生了内部叛乱,加之,中央集权控制力在北纬广袤的土地上参差不齐,因此,分裂是必然的。

孝文帝为了学习汉化文明,对鲜卑族进行激进的改革。为了追求儒雅,对鲜卑族的文字、服饰进行璀璨,《魏书》里有论述:“民族根底莫若语言,语言消失,则是不自爱其语言也。”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孝文帝改革短期内取得了成效,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语言、服装的改变就以为民族同化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而且践踏了本民族的尊严,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既不信任的表现,自然受到本民族的强烈抵制,“魏主欲变其旧风,国人多不悦”。

孝文帝汉化改革是出于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而颁布的激进措施,与其接受良好的中原文化教育时是分不开的,但是没有尊重本民族文化特征而强行易风易俗,失去了民心,失败是迟早的事情。

标签: 孝文帝鲜卑族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韩琦谥号“忠献”,那么古代的谥号是怎么取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忠献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以韩琦生于官舍,后人以韩琦谥忠献为堂名。后易以“清署”,南宋时守臣王十朋复旧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代诗人王十朋就写了《州治有忠献堂以韩魏公始生得名废于俗吏更以清暑今复之》来讲忠献堂、纪念韩琦,“州治有忠献堂以韩魏公始生得名,废于俗吏更以清暑今复之

  • 魏晋南北朝以后,皇帝的女婿为何被封为驸马这个称号?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驸马”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的一种官职,其全称是“驸马都尉”,专管副车马之事,是一种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往往被封为这个称号,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搜神记》载:西汉时有个人叫辛道度,外出求学行至庸州时,囊空如洗。不得已走进一家饭馆讨饭,老板是一位妙龄女郎,

  • 上官婉儿有宰相之才,李隆基继位后为何要将她杀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唐代虽然说在印象中是盛世,不过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好像并不怎么好,这个朝代的女性是很厉害的了,什么武则天之类的,韦皇后啥的,都影响到了国运,今天我们说的这个才女,也是被皇帝执意杀死,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05年,自从一代女皇武则天去世之后,尽管政权已经交还给

  • 经过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丝绸之路具体是什么状况?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是继隋而建立的强大的唐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击败了东突厥吐谷浑,臣服了漠南北。唐高宗李治又灭西突厥,设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大唐帝国疆域,东起朝鲜海滨,西至达昌水,是当时世界第一发达强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

  • 古代的通缉画像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这样真的能捉到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要是有人犯罪逃跑,官府就会下发全国通缉令,并且画上犯人画像,贴在各个城门上。然而,古代的作画技术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实在是太抽象了。比如说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打死镇关西之后,见到一群人围着捉拿自己的通缉令指指点点,鲁智深起初不知道,就上去看。刚挤进去,还没来得及

  •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还能活下去吗?通常都是什么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还能活下去吗?通常都是什么下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

  • 曹叡继位成了魏明帝后,曹植的处境有发生过好转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七步成诗”这个典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其中的主人公正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下面就为大家揭秘曹植的死因与最终结局,一起来看看吧!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

  • 在历史上,清朝的天地会组织到底又是怎么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这个天地会,在《鹿鼎记》中,天地会的存在就是反清复明的。而且在历史上,确确实实有天地会的存在。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历史上,清朝的天地会组织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清朝天地会怎么灭亡的据史料记载,天地会的成员多数为农民,小商贩,江湖流浪人士,社会底层

  • 南宋与蒙古的关系是怎么变化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与蒙古的关系是怎么变化的?南宋与元(包含蒙古)的关系有二个阶段,从一开始的面对共同敌人金选择联合,到后来元(蒙古)侵略南宋,双方的关系是在变化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蒙古连南宋灭金南宋与金为世仇。铁木真制定连南宋灭金的策略。蒙古在年灭掉西夏后,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1

  • 历史上有哪个女性的名字,却好像被上天眷顾了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女性,名字,文史百科

    自古以来,名字在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孩子出生后,父母总是会尽力给孩子起一个可以代表美好愿望的名字。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名字,三任主人都成了高高在上的后宫之主,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够张扬,却好像被上天眷顾一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丽华,历史上第一位被记录下叫这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