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淮南王刘安谋反这件事,为何说是上两代人的恩怨了?

淮南王刘安谋反这件事,为何说是上两代人的恩怨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29 13:42:48

汉武帝时期有一桩惊天大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和这件案子的离奇、残酷比起来,燕王和齐王这样的案子就根本不算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淮南王刘安谋反这件事,可以追溯到上两代人的恩怨。刘安的父亲刘长,是刘邦的儿子,历史上称为准南厉王。刘长的母亲原先是赵王张敖的侍妾,被张敖献给刘邦。后来受张敖谋反案的牵连,投进监狱,当时正怀着刘长。主管官吏当然就把这事报告给刘邦。结果“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史记》卷百十八《准南衡山列传》),刘邦正在气头上,没搭理这件事。

大家注意,同一句话,《史记》里是“未理厉王母”,《汉书》加了一个字“未及理厉王母”,刘邦不是不理,而是没来得及理。班固又用这么一个字,替刘邦辩护。刘邦对这事没有正面回复,刘长的扇扇又去托辟阳侯审食其,想通过审食其走吕后的门路,把这娘俩救下来。结果呢,吕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嫉妒,又是个怀了刘邦孩子的,不肯援手。审食其看吕后是这态度,也就没再坚持。后来刘长的母亲在监狱里把他生下来以后,就自杀了。

人间慘剧呀。长大以后的刘长非常恨审食其。他认为审食其要是肯在当时多求求情说不定他母亲就不会死。到汉文帝时,刘长就趁着一次到长安朝现的机会,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刘长上门去找审食其,审食其当然得见。一见到审食其,刘长就把藏在袖子里面的铁锤拿出来,冲着审食其就是一锤子。史书上说刘长“力能扛期”,好家伙,这一锤子下去,审食其那是准死不能活。光天化日之下,刺杀朝廷勋臣,是死罪。

但一来汉文帝怜悯他的身世,杀人是为自己屈死的母亲讨说法,其志可哀。二来,汉文帝觉得他毕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到这时侯,就只剩他们哥俩了。念在这个情分上,汉文帝也不忍心治他,最终故免了他。但刘长回到封国以后越来越跋扈,所有仪制气派,都比拟天子。杀审食其,汉文帝能容,现在处处要眼天子别苗头,汉文帝能不能容,这就很微妙了果然,没过几年,刘长就因谋反罪被告发。

汉文帝把刘长召到长安,让大臣们讨论怎么处置。大臣们的结论是要处死。汉文帝说,我还是不忍心杀他,但要惩戒他一下。于是废了刘长的王位,把他发配到地势偏远、查夷杂处的蜀郡严道县。一路上,可不能再用诸侯王的排场,而是用有雄盖的小车,一个具一个具依次传送。刘长这么骄贵的人,哪受得了这个委屈,就在路上绝食而死了。关于这件事,(史记》记载了一则民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楽尚可春,兄弟二入不能相容。"

《史记》卷一百十八《准南衡山列传》从“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句话里,大家能辩出什么味道?汉文帝真的像官方记载所描述的那么宽厚仁吗?刘长的死真的完全是由于他骄纵不法,答由自取吗?更关键的是刘长的谋反罪名真的成立吗?即便刘长谋反罪名真的成立,他当年系审食其,这么大的错,汉文帝为什么不及时处罚以示警戒,而是一味宽容、放纵?这使得刘长胆子越来越大,直到不可收拾。至少汉文帝作为哥哥,没有尽到教导的义务。

如果我们再猜得险一点,当时刘邦的儿子,除汉文帝外,刘长是唯一在世的。这个身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长是汉文帝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汉文帝是不是久有除掉列长之心,故意放纵他犯错,等他恶贯满盈之际,名正言顺地拿掉他?这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先例。春秋时期的郑庄公,灭他的弟弟太叔段,用的就是这种欲摘故纵的手法。郑庄公放纵太叔段为所欲为,直到所有人都厌恶太叔段,然后一举消灭他。不是我跟你过不去,而是你自己找死。

其实郑庄公的手段非常阴险。汉文帝是不是在学郑庄公?司马迁对这件事一定有看法,虽然没明说,但他在《史记》里记载了这则民,让我们浮想联。很显然班固也意识到这点。《汉书》在写到刘长这件事时,就比《史记》多出一个情节,花很长的篇幅保留了将军薄昭写给刘长的一封信。信里面,薄昭苦口婆心,千言万语,劝告刘长要该虚谨慎,痛改非。薄昭是谁?汉文帝的同。为什么给刘长写这封信?是汉文帝让他写的。

班固在《汉书》里面加这么一段,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打消读者对汉文常的猜疑。这封信表明,汉文帝在教育刘长这个问题上,很花心思,可是刘长自己不听。他最后犯这事,能怪汉文帝吗?这是《史记》和《汉书》的又ー个重要区别。列长死后,汉文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就把刘长的几个儿子封为王,其中一个儿子刘安,继承了刘长准南王的封号。但准南王这个封号似乎是被下了魔咒。父亲刘长死在谋反这个问题上,儿子刘安在汉武帝时,又被人告发反。

更有趣的是,对于刘安谋反这样一桩轰动一时的大案,《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的解读大不一样。刘安谋反的罪名到底实不实,这件案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三位史学家的理解差别非常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刘备最终死于白帝城,那诸葛亮到底支不支持刘备东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其余两战分别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的赤壁之战)。那一战,成就了东吴的陆逊,却让处于鼎盛的蜀汉开始步入颓势。而刘备在遭遇夷陵大败后,也病入膏肓,最终死于白帝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然而当年夷陵大战前夕,其实赵云等诸多将领和诸葛

  • 在较长的时间里,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具体是什么状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夏,丝绸之路,文史百科

    在较长的时间里,史学界倾向于将唐朝灭亡之后到蒙古帝国建立这一段时间视作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空窗期。原因是西夏统治者对沿线商人课以重税和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但是西夏的崛起真的就阻断了绵延数千年的陆地丝绸之路的畅通吗?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状况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

  • 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之后,李世民为何还要砍掉他的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李世民为何要砍掉哥哥李建成的头?说到李世民发起的“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是他夺过来的,不仅杀了哥哥李建成,而且还逼自己的父亲退位。这还不够,最后竟然还将自己哥哥李建成的头给砍下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既然已经杀死了为何不能留一个全尸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和

  • 板鼓是一种中国打击乐器,唐代的什么乐器可能是其前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板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是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板鼓,因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又称单皮(一面蒙皮)、

  • 说到这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代是怎样的正确读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这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在所有的古装剧中,只要涉及到皇帝的,那基本上都会出现这句话,毕竟太监在宣读皇帝的圣旨的时候,都会先说这句话,但是这句话也是有他自己的读法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正确读法其实关于这句话的读法,和电视剧上面的

  • 刘秀成为东汉光武皇帝之前,为何要说仕宦当作执金吾?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刘秀还未成为东汉开国皇帝之前,就曾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而这句话也被记载在《后汉书 · 皇后纪 ·光烈阴皇后》中:“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那么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东汉光武皇帝刘秀为何要说仕宦当作执金吾

  • 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杀父仇人,她有试图刺杀过女皇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开放雍容的社会气氛催生出很多先进思想。那时,国内外贸易兴盛,阿拉伯、东南亚地区带来许多异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那一时期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同时,唐朝时女性地位很高,后来女皇的出现更是彻底改变了大唐的文化生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女权主义思想这时盛行,因此,在

  • 刘备让位给诸葛亮,为何堪称历史上最虚伪的事件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一直以来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第一种认为刘备太虚伪,临死前还在试探诸葛亮,说什么:要看着刘禅能辅佐,就辅佐,若不能辅佐,你诸葛亮就来当蜀汉皇帝,反正别忘了匡复汉室。可问题是,一旦蜀汉皇帝姓了诸葛,不再姓刘,那还能叫“汉”吗,还是“匡复汉室”吗?所以,刘备让位给诸葛亮,堪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说法与战国名将廉颇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字面意思来看,作者是在问廉颇老了,他的饭量还好么?不过辛弃疾肯定不是只为表达如此简单的事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背后隐藏了一个令人无奈的故事。当年秦国和赵国爆发长平之战,赵王不喜偏颇便用赵括将其换下,导致赵国惨败秦国。后来在

  • 冬季隶属四季之一,南北半球的冬季各自在哪些月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冬季,南北半球,文史百科

    冬季,四季之一,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天季节,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气象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季节类节气。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