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古代当皇帝是高危职业,那么明宣宗为何只活了38岁?

在古代当皇帝是高危职业,那么明宣宗为何只活了38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4 更新时间:2023/12/21 10:35:43

中国古代的皇帝是高危职业,历代皇帝一共335人,平均寿命41,明宣宗皇帝活了38,虽嫌略早,但也算得上是皇帝中的正常寿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宣宗朱瞻基的爷爷朱棣以造反起家,总算从侄子手中夺了一份家业给儿孙们。凡是篡位之君,大多比名正言顺的帝王们更要努力,更自我节制,直到最后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当朱高炽上台时,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真正把朱高炽的“仁政”执行下来的,却是明宣宗朱瞻基。

自从元末以来,国家从没有得到喘息,百姓疲惫不堪,人民期待升平之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朱瞻基的历史使命有三个。

一、政治转型,以民生经济为主

在仁宗制定了大量的仁政之后,不堪劳累的他终于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明,接棒的朱瞻基继承发展了他的政策,广施仁政,使民生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他甚至在田间地头曾亲自劳作,不消片刻就汗流浃背,于是感叹:“朕小试农具,即汗流浃背,民常年如此,何苦若何!”于是以后轻徭薄赋,成为一代贤主。“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成为他真实的写照。

二、解决藩王对中央的威胁问题

这件事上,他那野心勃勃的汉王二叔给带了个好头,虽然汉王已经发展成了造反专业户,但始终没有成为大气候,在朱瞻基亲征之下,兵不血刃就解决了汉王的兵乱。借此机会,朱瞻基大力削减各藩王的护卫,并派出大量文官密探对各地藩王予以监控。自此,藩王乱政这个隐患基本已经消除,这不能不说宣宗皇帝政治手段高明啊!

三、国家财税改革

统一了征粮的度量衡标准,设立了“金花银”和棉布缴纳税粮的制度,加大了皇庄的缴纳比例,减少了平民的税率,通过这项改革,国家的税粮稳定地保持在2500万到2800万石之间,这还不算军屯,这样下来国家有稳定的税收,人民也能安居乐业,国家自然也就欣欣向荣。

经过他的治理,国家出现了“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实,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的大好局面,史家甚至将这一段大治称为能与“周之康成,汉之文景”相媲美的大治之世。

然而,就这么一个英明的皇帝,竟被清朝文人黑成了“促织皇帝”,也是没谁了,话说大清朝你们文人风骨呢?

由于明朝没有风骨文人们的不断抹黑,似乎宣宗皇帝成为无道昏君,他们不仅在皇帝的爱好上来抹黑,甚至还要杜撰皇帝的私生活,于是各种“桃色新闻”、“服食丹药”之说便应运而生,可见明朝的史书对他多不友好,所以他英年早逝自然也就被归入这些荒唐的原因了。

关于宣宗之死,服食丹药与纵欲过度是最没可能的。

《明实录》记载,朱瞻基同志的后宫嫔妃不过十四人而已,而且中间还有类似于皇后胡善祥一样后期不会临幸的女人,所以说纵欲过度实在是瞎说杜撰。而明朝服食丹药的皇帝中,只有世宗皇帝实打实的常年服用道家炼制的丹药。

朱元璋与朱棣晚年也曾服用,但皆是治病而已,宣宗皇帝也曾服用同样也是为了治病,更何况,年纪轻轻的朱瞻基会服用丹药求长生不老吗?清朝文人们笔下的神棍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两种原因是最先能排除的。

劳累过度引发急病而死。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朝自朱元璋取消丞相,处理政务的担子就全部压在了皇帝身上,到了朱瞻基即位后,虽然他创造性的发明了“票拟”和“批红”制度,但最后的负担还是在他身上,再加上老朱家的遗传基因有可能有些缺陷,十年下来,因劳生疾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毒而亡。这个中毒并非是人为下毒,有三种可能中毒

第一、所谓中丹毒。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在载中,宣宗皇帝父亲曾服用丹药,而他自己很少服用道家炼制的丹药。即便有所服用,剂量甚少,形不成毒死人的丹毒,所以这种说法应该是不可能的。

第二、装修材料中毒。从乾清宫的陈设来看,所有染色材料都有汞、朱砂等有毒物质,长时间伴随着这些有毒物质下来,会产生慢性的汞中毒,这个非常有可能的。有可能大家会问,清朝皇帝也在皇宫,为何没有中毒?清朝自康熙起,乾清宫只有重大典礼才用,再说清朝的时候制漆工艺明显已经进步了许多,北方有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古法制漆的手艺,所以说清朝皇帝基本没什么事,跟技术进步大有关系。

第三、把玩器中毒。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众所周知著名的宣德炉就是宣宗皇帝命人制造的,在造成之后爱不释手,就连出门也带着。而且他也非常爱“斗蛐蛐”,好些罐子也是这种材质打造而成。而宣德炉的打造,里面有很大的成分是“倭源白水铅”,长时间的接触下来,铅中毒是非常有可能的。

综合以上说法,宣宗皇帝之死,应该是常年与毒物接触,早已慢性中毒,再加上老朱家基因不好,有遗传病,在长期的工作劳累之下,一旦发病,将无药可救,这恐怕才是宣宗皇帝死亡的真相吧!皇帝由病而亡,往往会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而由中毒而亡,史书往往会一笔带过,这也是我们在史书中看到史书为何没有写宣宗因何死亡的原因。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明朝著作《绘画发蒙》中,有哪十八种白描画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白描,文史百科

    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我国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白描画,其线描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条发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摺的动感与厚度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在古代有假死药存在吗?那么“假死”又是一种什么状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一些假死片段,人服下一种特制的药后,就脉息全无像死了一样,但过几天从坟墓里挖出来,却可以死而复生,今天就来揭秘世上到底有没有假死药!先来看几个影视剧里经典的场景:1、估计大家最早知道“假死药”一词的可能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当时朱丽叶为了逃婚而喝了神父给的“假死药”,罗密欧正

  • 富春山居图为元代画家黄公望所画,它究竟是怎么一分为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

  • 五虎将并非那么团结,关羽和黄忠到底又怎样的微妙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大部分人都能如数家珍般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是五虎将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是一个团结的团队,这之中尤以关羽和黄忠的不对付最为出名。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微妙关系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段关系的侧重点要落在黄忠本人身上,所以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

  • 古代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详解古代酒的计量单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舜出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

  • 到了宋朝的夏季,酷爱美食的宋人们究竟是怎么消暑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荔枝歌》中写道:“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到了宋朝的夏季,酷爱美食的宋人们究竟是怎么消暑的?到了宋朝的夏天,由于古代藏冰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在街道上看到卖冰饮的小摊了。其中有这样一种网红饮品,叫做冰雪冷元子,而这

  • 杨广三征高句丽时,杨玄感叛乱为何成了压死隋朝的稻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建立之初,高句丽屡屡侵犯边境,隋文帝杨坚不堪其扰,发兵三十万讨伐。虽然没有胜利,但这一次隋朝的兴兵之举确实吓了高句丽一跳,老实了下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直到隋炀帝杨广继位,高句丽高层的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跳动。高句丽再一次派使者暗中勾结突厥,想要染指中华大地,杨广派出使

  • 张松作为刘璋手下的一员,他为何要放弃非比常人的优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要讲的谋士名字叫做张松,所讲的是关于他的一段故事,是他决定推翻刘璋的背后种种。在古时候,侍奉君主的谋士远远不止一个。张松作为刘璋手下的一员,备受器重,常常被赋予重要职务,既然这样,张松又为何要背叛刘璋呢?要知道,能够成为一个被君主器重的谋士,是十分难得的。在当时的处境之下,张松已然得到了这种非比

  • 王翦在灭楚之战时,为何要不停向秦始皇索要钱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古代的时候如若能在朝廷之中当差,有机会接触皇上,那便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不过在皇上身边当官,却并非像电视剧中表演的那般容易。搞不好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可能一句话或一件事没办好让皇上发怒,轻则只是一个人受罚,重则就要祸及家人,满门断绝。所以和皇上在一起共事也的确是一门学问,不然的话即便一生辛苦,最后未

  • 刘娥出身也不算低微,但二婚的她为什么能成为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娥,皇后,文史百科

    刘娥出身低微,又做过歌女,还嫁过人,二婚的她为什么能成为皇后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在宋真宗赵恒还是韩王时,就被张耆引荐给赵恒,因为身份低微,被宋太宗赶出王府。但是赵恒不舍便将她藏在张耆府中时常探望。初入宫廷宋太宗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即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