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甗作为古代的蒸食器,后作为什么流行于商至汉代?

甗作为古代的蒸食器,后作为什么流行于商至汉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72 更新时间:2023/12/23 0:24:10

甗,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鬲,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如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妇好分体甗,通高35.5厘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甗是什么

原为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

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

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甑鬲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大多数的甗为联体铸造。最独特的是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甑鬲分体,鬲体长方案形,六只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个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时炊煮几种食物。

构造特色

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

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甑鬲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甑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

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甑,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典型代表

三联甗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三联甗是“妇好”生前蒸饭或祭祀时使用的器物,不仅铸造精良,造型更是非独特。甗,本是一种蒸饭器,相当于现代的蒸锅。每件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称为“甑”,盛放待蒸的食物;其底部是“箅”,有若干通气的孔;下部分为“鬲”,用以煮水。

春秋四蛇饰甗

春秋时期饪食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春秋四蛇饰甗,高44.7cm,宽33.7cm,口径28.7×23.2cm,重12.3kg。甗分体式。甑呈长方斗形,春秋四蛇饰甗无隔,腹高深,上部外侈,下部收敛,平底上有箅孔,甑下有榫圈,是为子口。鬲直口附耳,口内有用来插甑之榫圈的凹形母口,肩四角各饰以盘蛇,蛇上颈昂起,双眼凸于头顶处,鬲鼓腹,饰四球,分裆线连于腰际,足为蹄形。甑腹饰有三层勾连雷纹,耳饰变体重环纹,鬲腹饰蛇纹,四条盘蛇身上饰鳞纹。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打仗怎么样的士兵才能站第一排?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怎么样的士兵才能站第一排?古代打仗站在第一排的士兵不怕死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实话只要打过仗的都知道冒头的梭子先烂,而打仗的时候第一排尤为重要,至于说第一排是普通小兵的就显得外行了,其实古代作战,第一排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敢放普通的小兵,最少也得是百战老卒,

  • 孔子也是有生父的,那么他的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告诉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孔子,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了,他创建的儒学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出名的。但是孔子唯独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他一直都不知道他自己的生父是谁,那么他的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告诉他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孔子是中

  • 梁山之所以因招安而没落,其罪魁祸首真是李师师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古代,只要能攀上皇帝老子的高枝,就能让身价倍增。地痞无赖高俅靠球技成了徽宗身边最得宠的玩伴,所以,他顺利地跻身仕途,成了位极人臣的达官显贵。作为北宋最出名的风尘女子,李师师攀上了宋徽宗,从此她的身价飙升,一发不可收拾。李师师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与宋徽宗也真有过一段风流情。但《水浒》中的李师师基本上是

  • 郭嘉明知道刘备会是曹魏大敌,为何却让曹操放走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青梅煮酒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席间曹操称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吓得刘备手中的筷子都掉了,希望用一副窝囊样蒙骗曹操。其实,曹操可不是那么好骗的,难道会因为刘备故意示弱就沾沾自喜,放松对刘备的警惕吗?不会。刘备得以逃亡,是托了郭嘉的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打的刘备

  • 孟达先后投靠三个主子后,他最后如何被司马懿给杀掉?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任何一个人的举动都是有可能改变整个历史的,这些人中通常是一些小人物。比如说卫瓘,可能这人听都没有听过,但是正是这个人搞死了姜维和邓艾。像这样不出名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而且说道这样子的人,有一个人可以说是三国最大的搅屎棍,先后投靠三个主子,最后还想变节的时候被司马懿发现并且杀掉了。这人就是孟达

  • 诰命夫人地位有多高?诰命夫人的特权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诰命夫人地位有多高?诰命夫人的特权是什么?诰命夫人,是封建王朝唐宋明清时期对高官之人的母亲或者妻子进行的加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诰命夫人其实是只有俸禄,没有实际权利,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毕竟能被称为“诰命夫人”的,还是很难得的。诰命夫人是和她丈夫的官职高低有关。在古代中,皇帝授予封赠任

  • 面对如此庞大的军事开销,汉武帝又是怎么解决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汉武帝刘彻是古代史上少有的强势君主,在位期间基本都在对外用兵,开疆扩土。如果说用兵东南,开通西南等是小规模用兵,那么他花费长达44年时间打击匈奴可谓是旷日持久的大手笔。孙武曾在兵法中讲到如果长期对外大规模用兵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尽管汉朝经历了“文景之治”,国家税收钱币积累数亿万,数不胜数,粮仓储量

  • 弘历、弘时和弘昼都不是嫡出,雍正为何对其是不同的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就来谈谈为什么同为雍正皇帝的儿子,且都不是嫡出,雍正对弘历、弘时和弘昼的态度大为不同呢。一、雍正皇帝赐死弘时。弘时应该是这三个儿子之中下场最为悲惨的。在《雍正王朝》的尾声,雍正帝将弘时叫到了畅春园,并赐毒酒给他,可以说雍正对弘时,与康熙对皇太子都不同,对弘时果真的毫不留情,丝毫不给其退路。之所以

  • 明初的大臣们在朱元璋手下为官,其日子过得究竟有多难?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人,他有着深厚的草根情节,再加上受到历史上的帝王文化熏陶,造就了他复杂的人物性格。朱元璋始终怀疑儒生和官吏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到了他子孙为帝时,属于草根

  • 法正与郭嘉同是三国时期的谋士,他们二人谁更厉害一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郭嘉比曹操小21岁,但对曹操的宏图伟志似乎了如指掌。当曹操就天下形势向郭嘉问计时,郭嘉一语道破要害,建议曹操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先消灭吕布。这样不仅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曹袁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又询问郭嘉,作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郭嘉说:战争和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