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范仲淹让米商把米价提高,民间为何却对他赞不绝口?

范仲淹让米商把米价提高,民间为何却对他赞不绝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56 更新时间:2024/1/5 10:50:34

范仲淹这篇《岳阳楼记》应该大家都记得,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爱民情怀,同时,范仲淹也可以说得上是北宋时期的一代名臣,其名不下于王安石

大家都知道王安石变法的事,其实北宋经过两次变法,而第一次其实就是由范仲淹主持推动的,所以说范仲淹称得上是一代名相。然而不同于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的名声狼藉,范仲淹即使也变法失败了,但是不管在哪儿,范仲淹都有很好的名声,尤其是在民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当时的大文豪,范仲淹通常给人一种手无缚鸡之力文臣的印象,实际上,范仲淹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全才。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范仲淹作为参知政事时能推动“庆历变法”,改革整顿吏治,推行土地革命。作为地方官员时,能以非常高的战略眼光审视,当时的东京汴梁的地域危机,并上疏《论西京事宜札子》,提出防备措施。

作为一位熟知军事的上官,范仲淹深知良将的作用,在延州时期,就很注意选拔将材。我们所知的北宋名将狄青,就是出于他的提拔,当初狄青作战十分勇敢,临战时常戴着铜面具,披头散发地在敌军中冲锋陷阵。狄青得到了范仲淹的赏识栽培,得知狄青行伍出身,识字不多,于是还赠予《左氏春秋》,劝其认真读书:“你现在是个将官了,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人的勇敢是不够的,充其量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已。”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他,十分感激。在范仲淹的教导下,狄青在战斗余暇便刻苦研读史书和兵书,精通秦汉以后历代将帅的兵法,自身修养不断得以提高,成为一名既能冲锋陷阵,又精通指挥艺术智勇双全的将领,为大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官至掌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枢密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这一切都与范仲淹的栽培密不可分。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范仲淹是位言行如一的君子,一生为国为民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除了政治军事外,范仲淹还有相当“现代”的经济头脑:

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60岁高龄的范仲淹调任为杭州知府,第二年江浙一带遭遇大饥荒,饿殍满地,朝廷下令“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可见当年饥荒严重程度。

而范仲淹所在的杭州,当地米价一夜之间提高到一斗一百二十文钱,这对灾民来说简直是天价数字。本来遇到灾荒储蓄不多,物价还这么贵,很多人都因为买不起米饿死了。

范仲淹见此情况心急如焚,如果再不施与措施,必将十室九空,于是,他当即下令让本地的米商把米价再提高,由原来的一百二十文一斗升为一百五十文一斗。

等等?这是什么操作?本身就已经买不起了,你还升米价?这是不让人活了?看不懂如你的朝中大臣弹劾奏章一时如雪花般盖下来,然而,民间后来却对范仲淹赞不绝口,这是为什么?

原来,商人都爱财,看到杭州米价涨得如此之高,全国各地的米商都如逐臭之蝇一般都纷纷赶至杭州,想要趁着灾难狠狠地赚一笔。一时杭州地区米粮富余,杭州的谷米市场饱和,接着,范仲淹又做了个举措,开仓放粮!当时朝廷也是有赈灾粮食的,于是百姓们都去领赈灾粮了,而米商们看到没人买自家的米,都快囤坏了,于是就都纷纷降低米价,从而杭州米价又恢复了正常。这时灾民们方懂得范仲淹用意,对其赞不绝口,一时成为佳话。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经过五代十国多少年时间,河朔三镇的势力才消磨殆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自此唐朝由盛而衰陷入长达150多年的混乱局面,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而河朔三镇与中央政府的权利博弈则是重中之重。仅从地图上看卢龙、成德、魏博,占据着今河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的部分地区,统治区域并不大。尤其是魏博,小小区域何以成为唐朝最强的藩镇?

  • 北魏的赋税制度怎么样?详解北魏的赋税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北魏的赋税制度怎么样?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由部落贡纳、牧民的畜牧税为以及一般农民的租调为主,其中农民的租调为最大收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

  • 吴三桂曾是那样地重视气节,为何却变得如此反复无常?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吴三桂原本是明朝大臣,他曾是那样地重视气节,但是随着明朝后期地方叛乱,各地纷纷建立政权对抗朝廷,加之满清在关外的虎视眈眈,而朝廷只剩下了吴三桂这个大将,本应担当起拯救国家的大任,但是他却变得如此反复无常,一叛再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明末崇祯皇帝统治后期,各地发生叛乱,农

  • 张飞丢失徐州后为何要拔剑自刎?关羽对此有说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张飞,不仅武艺高强有“万人敌”之称,不过他性格也有缺陷,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喜欢喝醉酒后鞭打士兵,正因为如此张飞才醉酒失徐州,丢失徐州之后关羽对张飞说了什么?竟逼得张飞这么一个不怕流血、一勇无前的莽汉拔剑自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开始,刘关张历经了腥风血雨,终于打出了

  • 在古代,为何说婚姻不完成三茶六礼就不算明媒正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三茶六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现也用于代指生意、交易、合作等。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六礼,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茶六礼的

  • 高危职业,唐朝的太子不好当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要说中国古代高危职业,唐朝的太子得算一个,从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算起,有二十一位皇帝,其中就有十五位废帝和废太子,究其原因,还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后遗症。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王朝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有太子算起,一直都是太子权力大。太子可以监管一国,亲

  • 对于高丽国来说,它怎么在蒙古帝国的攻击中生存下来?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蒙古国的故事可能大家都会有所耳闻,大概听到的都是蒙古国有多么多么的强大,不仅野心勃勃,而且实力也配得上野心,就像一只在地图上的推土机一样,走到何处都是所向披靡,像推土机一样把其他的国家毫不费力的铲平,只有几个国家可以幸免于难,一个就是日本,仗着是海岛优势幸存了下来,至于越南也是仰仗了它们国家的地利才

  • 古代的雪花银是什么?十万雪花银到现在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雪花银,文史百科

    我们经常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雪花银?十万雪花银到底值多少钱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银是人类最早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一种金属,远古人类就对其有了一定研究,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可以考证到银的使用。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中,银制品的陪葬的风俗十

  • 古代落水的人的人要怎么救?救得活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落水的人的人要怎么救?救得活吗?溺水属于古代五绝之一,何为五绝,就是五种猝死情况。一般是指自缢、摧压、溺水、魇魅、服毒,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金匮要略杂疗方》治溺水法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第二、《医方集解》治溺水法急倒提出水,用牛一头,令

  • 在东汉时期,戚宦之争为什么会持续了百年之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在东汉的戚宦之争中,不是外戚利用皇帝的羸弱而专擅朝政,就是宦官拥立幼主来达到自己操纵权势的目的。总之,在戚宦之争中,东汉王朝就此葬送了。那么今天就来探究一下在东汉时期,戚宦之争为什么会持续了百年之久?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在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皇帝可谓是掌握着天下所有人的生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