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本想在凤阳营建都城,为何却突然叫停了工程?

朱元璋本想在凤阳营建都城,为何却突然叫停了工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4/1/4 18:13:27

在我国古代,都城的建设,是每朝每代的最重点工程,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可是,在明朝却有个特殊的现象,朱元璋本想在凤阳建都城。可在凤阳中都已经建设了6年的时候,朱元璋却突然叫停了工程。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诡异,能让建都的大事儿说改就改,说停就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元璋,大元帝国的掘墓人,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他出身贫穷,少年时为了生存甚至不得不去寺庙出家。之后,朱元璋参加义军,先是严守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积存实力。而后,打败张士诚等对手,消灭元朝残余力量。最终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从此,开创了一段新的历史。

可是,您知道吗,朱元璋最早选择的大明王朝的首都,却不是南京,而是小小的凤阳。对于安徽凤阳,朱元璋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是他的故乡,曾经有他的父母兄弟,有他的童年记忆,是他辉煌人生的起点。尤其在当时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年代,"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也是朱元璋的一个重要心结。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诏,在凤阳建造大明朝的中都。为完成好此项任务,一生提倡节俭的朱元璋却破例一回,他从全国各地征集名贵材料,征调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移民、罪犯等近百万人,“命有司建置城池官阙为京师之制”。在中都营建的六年之间,朱元璋还多次亲临现场,视察工程进度,表彰有功之人,足见他对中都的重视程度。

可是就在凤阳中都营建六年,即将完工的时候,在洪武八年,朱元璋突然一纸诏书"罢中都役作",不是停工,而是拆除。这是什么情况?别说当时没有违章建筑一说,就是有,谁也不敢说中都是违建啊。

朱元璋拿出来的解释是:国家初定,营建凤阳中都,太过劳民伤财。小编相信许多读者都想问一句:都建六年了,你早干嘛去了?事实上呢,不是朱元璋早没发现营建凤阳中都劳民伤财,而是朱元璋才发现淮西集团的一个阴谋。

大明朝建立后,朝廷里的官员们很快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淮西集团,以李善长为首,成员都是当年跟着朱元璋起兵的淮西旧部;另一派是浙东党,以.刘伯温为首。本来,在朱元璋眼中,朝廷中分在两派挺好,工作的时候,两派可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而朱元璋还可以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达到自己掌控群臣的目的。

就在中都凤阳建了六年之久的时候,朱元璋却发现了淮西集团的一个秘密。营建中都的工程就是由李善长主持。李善长为何如此热心?原因就是把都城建在凤阳,也就等于将权力中心,建在了淮西集团的老家。既然朝廷在自己的地盘,淮西集团自然就能通过安插人员,拉帮结派,把淮西集团做大做强。到时候,小小的浙东党就绝对不是对手了。

可是,让一头独大,甚至控制整个朝廷,这绝对是朱元璋不想见到的局面,朱元璋很苦恼。淮西集团的老对手,浙东党的刘伯温却很高兴——因为刘伯温可以狠狠地利用中都城,打击李善长一次。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淮西集团的阴谋,是不是浙东党向朱元璋告的秘,但史书却清楚地记载,刘伯温建议,罢凤阳建都。

就这样,营建了6年之久,即将完工的凤阳中都工程就此中止。不过,让人聊以自慰的是,朱元璋将中都的建筑材料,全部移为建设了皇家寺庙,并在城内建设高墙,用来关押朱家的皇亲罪犯。这样看来,朱元璋建中都城,也算没有白白浪费。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左丞相是什么官职?权利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左丞相是什么官职?权利有多大?这个官职是春秋时期开始有的,权利还是蛮大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各一人。战国时秦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各一人。秦统一(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后,仍以丞相为百官之长,有两人时,分为左右,以左为上。西汉惠帝、高后时亦有左右丞相

  • 北宋宰相丁谓虽才智过人,为何却以奸邪险伪最为著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丁谓虽才智过人,然而心术不正,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奸邪”。他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都以奸邪险伪著名,人称“五鬼”。宋真宗赵恒相信迷信,丁谓极力迎合,以神仙之事启迪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听信王钦若造作“天书”,准备举行泰山封禅等事

  • 现如今非常普遍的生鱼片,在唐朝有着怎样的专有名称?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除了秋葵、芹菜、韭黄等蔬菜之外,唐人在肉食上也很丰富,比如武则天时期的“鹅鸭炙”,唐文宗时期的“浑羊殁忽”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现如今非常普遍的生鱼片,在唐朝时期有着怎样的专有名称?如今的生鱼片在唐朝又被称为“切鲙”或者“鱼脍”,不过这道菜早在《诗经·小雅·六月》中就有了记载:“饮御诸友,炮鳖

  • 李治开创的“永微之治”,真能与“贞观之治”相提并论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唐太宗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通过书面形式总结自已的领导经验,对李治进行教育。贞观二十二年(648),他亲撰《帝范》十二篇,从《君体》、(去谗》、《戒盈)、《崇位)、《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篇目来看,是在系统地总结自己君临天下的统治经验,颁赐给李治,作为他即位时效法的榜样。下面小编就为大

  • 刘备前往投靠荆州牧刘表时,刘表为什么要收留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虽然雄才伟略,但因为草根出生,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到了晚年才占了益州,创下蜀汉基业,与曹魏和孙吴三分天下。刘备这个人除了爱哭外,还有一个属性光环,就是妨人,就像他的坐骑的卢马一样,逮谁克谁,一般人都扛不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妨人之说,可不是胡说八道

  • 在宋朝时期,宋人们究竟能吃到哪些瓜果蔬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两宋时期进入到了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曾作诗《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宋朝时期,宋人们究竟能吃到哪些瓜果蔬菜?根据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武林旧事》中可知,宋朝都城临安的街市上

  • 慈禧太后到底是有多美?才会如此赢得咸丰皇帝的欢心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的后期,开始走向了衰落,一切的原因除了王朝内部昏暗以外,外西方世界的高速发展,清朝却选择闭关锁国,对外部的发展不屑一顾还沉浸在东方大国的梦想当中,一直停滞不前,除了这些因素以外,还有一个人也影响着清朝的发展,这个人就是慈禧太后。那么后世的人会有疑问,慈禧太后到底是多美的美人才会如此赢得皇帝的欢心

  • 关于“羽扇纶巾”这个东西,具体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羽扇纶巾”这个东西,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专门用来描述诸葛亮的。但是在历史上,关于羽扇纶巾还是和周瑜有关系,所以这个东西到底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羽扇纶巾指的是诸葛亮还是周瑜实际上,这个“羽扇纶巾”指的是周瑜!任何词语离开

  • 和珅这么腐败,乾隆为何会一直容忍和珅在手下做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和珅身为大清第一巨贪,又是手握大权的军机大臣。整天和乾隆在一起办公,尽管乾隆是个不太靠谱的皇帝,但从本质上来说,他其实心里对于朝廷大事还是比较清楚的。和珅那么贪钱,他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和珅的腐败行为。那为什么乾隆会一直容忍和珅在手下做事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乾隆离不开和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讨好型人格如何用现代术语解释?其有着怎样的表现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而非人格障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表现特征别人拒绝你时轻描淡写;而你拒绝别人的时候;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帮别人忙时,比做自己的事情更加小心谨慎,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本分;而自己从不会开口要求,因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