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宗教起源论

宗教起源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4 更新时间:2024/2/24 20:46:27

有的人认为宗教源于准宗教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以前,为现今已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的形态之一,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因素,但当无超自然体的概念,他们认为那是人对于客体尚未神化、无敬拜求告之念,一切全靠幻想,认为某些行动可影响某些现象或事物,如法术巫术、针刺木刻人形、佩玉石等,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赞同。

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的野兽图像遍布被利器刺伤之痕迹,多认为是行法术以增加狩猎命中率。而尼安德特人、山顶洞人等的墓葬中,都发现尸骨上撒满红粉及砂石,可能是以血色物行法术,以求死者死后安稳或再生。当宗教及神灵观念形成,巫术法术多成为宗教的附属行动。研究宗教起源的学科为宗教人类学,主要理论为万物有灵论、前万物有灵论、巫术论、原始一神论、功能论、神话结构学说及语言疾病学说,前四者属进化论学派,后三者属化圈学派。

万物有灵论

万物有灵论由英国考古学家泰勒提出, 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前先有“万物有灵”之概念,人在对影子、倒影、回声、呼吸、睡眠中觉得人的物质身体之内有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而当中以梦境的感受影响最大,当这种未知的东西离开身体时,身体便丧失活动能力,呼吸也停止,泰勒称这种未知的东西为Anima。原始人推龋一切生长或活动之东西,甚如日月皆有Anima,然而近代宗教学家认为原始人未具这种抽象的推理能力,也未发现任考古实证。

前万物有灵论

又称物活论,是马雷特对万物有灵论的修正,他认为原始人在产生“万物有灵”之概念之时,先具备一种概念,就是认为整个世界是活的,故世界每件东西也是活的,并非以各物皆具有自己的独立灵魂为前提,然而也未发现任何考古实证。

巫术论

由弗雷泽提出,他认为人类精神是由巫术发展到宗教再到科学。巫术是一种准宗教现象。原始人认为巫术可控制自然,原因不外乎是接触律或相似律,即认为取得某东西的一部分作法可影响该物之全部,又或认为对该物之相似物作法可影响该物,但当人类不相信这种虚拟力量时,则转移为对超自然存在物的抚慰慈悲。

语言疾病说

语言疾病学说由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缪勒(Max Müller)提出,他认为古代印欧语言抽象词汇少,当中某些概念性词汇必须赋予人格化的联系,否则就无法运用。诸神最初只是自然现象的名字,后来从词汇中人格化,造成实在感,神话由此诞生。这样,引起敬畏的对象逐渐被语言所掩盖,并由于隐喻行为而最终与直接的知觉相分离。

原始一神论

原始一神论由施米特提出,他本是天主教教士组织成员会会员,认为在最古老的文化中普遍有最上神的存在,可见于北美极地民族、俾格米人及澳大利亚东南土著,故一神论才是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至上神的形象是来自神的最初示,往后的宗教发展呈退化趋势,被诸神论及鬼灵精怪所掩盖。

宗教功能论

功能论最先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亦为一系列之后的功能学派理论的总称,他认为宗教仪式和巫术行为等是为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减缓生活压力,提供积极的生活态度以面对生死考验,也保护部落的传统和价值观,这些功能主要分为生物性、精神性及规范性三方面。

神话结构学说

神话结构学说由法国人类学家维史陀提出,他认为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的原始人类的心灵皆有共同结构,皆欲解释世界上的事,这种共相是发展出一套又一套神话的原动力。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其他宗教:萨满教的思想根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萨满教建立在认为可见的世界充满影响生物体生活的不可见的力量或者灵魂的前提上。与其他任何的万物有灵论或称泛灵论不同,成为萨满要求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但是,萨满们不会像牧师那样组成全职的仪式或者精神类组织。哈萨克人中间有一种名为巴克什的人,即是巫医。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萨满,就连保加尔汗国也有这种人与

  • 世界宗教综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宗教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

  • 其他宗教:萨满教中的求“乌麦”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为婴儿抓回灵魂的仪式。在古突厥语中,乌麦一词含胎盘之意,雅库特人认为它是一种吉祥的小鸟,供奉鸟麦能使人丁兴旺。 额尔古纳河鄂温克人小孩患重病,认为病儿灵魂去另一世界了,须以驯鹿、犴为祭品,请萨满举行求乌麦仪式,抓回灵魂。夜间跳神前,杀一黑色驯鹿作萨满去寻魂的乘骑。 跳神后,帐篷内熄灯灭火,萨满在

  • 其他宗教:萨教一词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萨满教一词源自西伯利亚满洲-通古斯族语的saman,经由俄语而成英语之shaman,shaman指从事萨满技术的萨满师,Shamanism则由研究的学者所起,所谓萨满教并非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萨满经验和萨满行为的通称。 在通古斯族语的saman一字中,sa意指知道(to know),

  • 其他宗教:萨满教传统的祭祖仪典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萨满教传统的隆重祭祖仪典,全体氏族或部落成员参与祈祷人畜平安、农牧丰收。氏族新萨满领神仪式亦常同时举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多于春季举行,又称“四月会”。届时众人携带牛羊、兽肉、粮食和酒前往参加连续数日的聚会。 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林区鄂温克人举行祭祖议典时,将祖神偶像挂于树梢,东、西两侧分别

  • 其他宗教:伏都教的英雄战士奥贡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译名奥贡,海地伏都教的英雄战士。女神爱尔斯利的3位丈夫(神)中的一位。名字的意思是[金属之神]。 在最初混屯的世界他给人们带来火和铁从而成为开创文明、带来文化秩序的英雄。做为人类指导者而降临到大地的奥贡不久成为了人类之王。但在一次胜利的宴会上饮酒过多,失去了理智杀了许多人。清醒以后的奥贡对此悔

  • 其他宗教:伏都教爱之女神埃尔祖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伏都教的爱之女神中文译名为埃尔祖莉。在过去,一夫多妻制似乎被人们所习惯性接受,而一妻多夫制则显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伏都教中则一切相反,神祗们采取一妻多夫制,埃尔祖莉一人侍奉三夫,分别是蛇神旦巴拉、海神阿格维和战神奥古恩的,为了表示对三位丈夫的公平相待,她手指上戴着3枚戒指。 传说埃尔祖莉是

  • 其他宗教:海地伏都教中的洛阿神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洛阿神是海地伏都教信仰中的神明。同时,他们被认为是人类和造物主之间的纽带。然而不同于圣人和天使,他们不仅仅是祈愿的对象,而且还是被侍奉的对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好恶,不同的圣歌,圣舞,圣物,还有不同的服侍方式。如上所述,洛阿神并非信仰自身,而是造物主的信使。 为了维护自身信仰的权威,防止欧洲主

  • 其他宗教:典型的伏都仪式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典型的伏都仪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入会仪式,以打鼓为主的巫毒仪式音乐,二是献祭仪式,认为人们可以透过各种生命体而与神圣力量沟通,并且由此可得帮助与神喻。 1.白色的鸽子祭奉给伏都神,以祈求和平并驱逐暴力 2.无所不能的神支配着人们的言行。 3.召唤神灵的佑助。 4.信徒们踩着激烈的鼓点狂

  • 其他宗教:伏都教与还魂尸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伏都教的邪恶行为中,最令人毛骨慷然的是制造“还魂尸”。所谓“还魂尸”是指一种处于生与死的临界状态之间的活死人,即“会走路的死人”。据说伏都教有一些秘密组织,在巫师收取主家一定数量的金钱后,便施法向指定的某个活人施以毒咒使其死亡,再对其尸体施以还魂术使之复活,将其变成无知觉、无意识而能干活、任由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