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临渴掘井的典故

临渴掘井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2 更新时间:2024/2/25 14:31:36

1、临渴掘井的意思

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2、临渴掘井的来源

春秋时期,鲁昭公因年轻幼稚,听信谗言,激怒了季氏、叔孙氏、孟氏三大家族,三大家族联合起来率兵攻打昭公,昭公因此而出逃到齐国。

齐景公热情地招待了昭公,并愿奉送很多财物给他,希望他长居下去。昭公说:“我怎能抛弃周公业,长期居住在这里呢?”齐景公又关切地问:“可你这么年轻有为,为什么却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昭公觉得齐景公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于是叹了一口气说:“正因为我年轻,缺少治国经验,一时疏忽,不能正确识别真伪,而铸成大错,落得如此下场。”

齐景公安慰他说:“难道不可以重新再来,挽回错误吗?”昭公失望地长叹道:“晚了!”站在一旁的齐国正卿晏婴插话说:“是啊,一个人,已经掉到井里,才后悔自己为什么走路不小心。正像一个人,眼看就要渴死才想挖井取水一样,已经来不及了。

3、临渴掘井的主人公-鲁昭公

鲁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名姬裯(史记作“稠”),鲁襄公之子,母齐归。鲁国之二十四代君主。 前542年即位,前517年,鲁昭公伐季孙氏,但大败,逃到齐国,后辗转至晋,晋欲使昭公返鲁,鲁不纳,前510年,昭公死于晋地乾侯,终年51岁。

4、临渴掘井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昭公被鲁国人赶出鲁国,他逃难到齐国。齐景公问他为什么把国王的位子给丢了,他说他没有任用忠良之材,只信任那些吹嘘拍马之辈。齐景公问晏婴鲁昭王能否重新做一个好国王,晏婴认为一个临噎而掘井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鸡犬升天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鸡犬升天的意思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剩下的药留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2、鸡犬升天的主人公-刘安刘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

  • 烛影斧声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第四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

  • 目不窥园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目不窥园的意思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2、目不窥园的主人公-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

  • 老马识途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狗离家很远都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应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在征得齐桓公同意后,立即

  • 卧冰求鲤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列举了自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虞舜至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等二十四位至孝之人。他们之中,既有君王又有官吏,既有名人也有百姓,《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王祥,字休征,晋代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人。他早年丧母,一直由后娘朱氏抚育成人。后母朱氏不

  • 围魏救赵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最早出自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

  • 舌战群儒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曹操拥兵百万南下,意在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荆州刘表新亡,其继承人幼子刘琮望风而降,暂依刘表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虽然用计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小胜了两阵,但最终还是因兵微将寡难以抵敌,不得已弃新野,走樊城,后来到江夏与刘琦(刘表长子)会合。曹操大兵压境、虎视眈眈,在这

  • 鸡鸣狗盗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鸡鸣狗盗的意思鸡鸣狗盗,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成语故事源自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2、鸡鸣狗盗的典故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

  • 凤凰涅槃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凤凰涅槃的佛教故事来源:涅槃的意思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状态,被人寓意寂灭、解脱、不生。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载:保护神毗湿奴点燃熊熊烈焰,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燃为灰烬,再从灰烬重生,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这就是凤凰涅槃的佛教来源。。2、凤凰涅槃的神话传说1: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

  • 乘龙快婿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乘龙快婿的典故 乘龙快婿,现在往往用来称赞女婿。那么乘龙快婿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呢?据《东周列国志》记载,秦穆公有个小女儿,生时正好有人献美玉璞石,琢磨后得碧玉一块。小女抓周,独独抓取此碧玉把弄不舍,遂取名弄玉,又称玉女。稍长,弄玉姿容绝世又聪明无比,善于吹笙。穆公命巧匠剖美玉为笙,弄玉吹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