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景泰蓝的由来, 景泰帝朱祁钰与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景泰蓝的由来, 景泰帝朱祁钰与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12 更新时间:2024/2/18 0:21:04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名称的由来),是北京著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现今一般认为掐丝珐琅工艺是从阿拉伯地区传进来的一种新的制作工艺。这种工艺的流程是:先在金属体上用细金属丝铆焊成图案,然后填入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后,磨光镀金而成。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到现代,虽然景泰蓝的工艺品已是各种色彩具备,但仍然沿用着“景泰蓝”的习惯称谓。

景泰蓝这种工艺的起源,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足,缺少早期有可靠年款的制成品作为断代依据,所以专家学者的看法多有不同,目前尚且难以定论。目前最集中的说法有两种(景泰蓝的历史):

其一,景泰蓝的工艺起源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的剑柄上就已经嵌有珐琅釉料;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壶,壶体上也用珐琅作为装饰;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铜镜,镜背面的花纹上就涂饰着各色珐琅。中国金属工艺中,珐琅的运用历史悠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工艺制作没有得到继续的发展,直到明代,才迎来了它的繁荣时期。

其二,景泰蓝工艺在我国的出现始于元朝。忽必烈西征时,这种工艺从西亚的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首先在云南一代流行,以后受到京城人的喜爱,得以传入中原。据《新增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大食窑》记载:“大食窑出于大食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子、盏子之类,但在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世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俗称曰鬼国嵌,内府作者,温润可爱。”我国古代的工匠们很快地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结合我国本土的传统工艺技法,几经改良,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胎掐丝珐琅器--景泰蓝。此时,珐琅的译名有十几种,如“佛林”、“佛郎”、“发蓝”等。

传说,景泰为宣德皇帝的儿子,因为宣德很重视铜器的铸造,景泰在幼年时,便耳濡目染,但是,在铸造方面,宣德年间的工艺已经达到了极端,已经无力再发展下去,只好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终于找到了新的蓝色釉料。于是,就有了景泰蓝的创制。

因为事先对颜色的的选择及筹谋上极费苦心,所以在成功之后,也对它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全部都由景泰蓝制作,种类之多不可胜数,全部的瓷料能做景泰蓝的都是应有尽有,成化时期继承了景泰的习俗,一直沿用之前的烧制方法,也是一直努力烧制,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

而之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虽然也仍然烧制,可是都因循成规,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媲美。万历以后,虽然偶然会烧制,并非象以前设官置厂那样看作是例务,所以以后的景泰蓝作品就很少了。终明代一世,都没能够再次复兴。

以上两种看法对于景泰蓝工艺的起源虽有很大的分歧,但其中有一点则是相同的:这种工艺并非始于明朝的景泰年间,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元朝甚至更久远的年代。另外,学界也公认:景泰蓝能在短期内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主要原因是元末明初,中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铸铜等冶金技术以及玻璃、琉璃的制作技艺,且掌握了控制煅烧的温度,为景泰蓝工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明清两代,景泰蓝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

另附明朝景泰皇帝简介:

“景泰”是明朝第7位皇帝朱祁钰的年号。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南下攻明,边关告急。明英宗(也就是朱祁钰的哥哥)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冒然亲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被也先打得大败,明英宗本人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也先长驱直入,直逼北京。北京军民在兵部侍郎于谦等人的指挥下,拥立朱祁钰为监国(后即帝位,改元景泰),死守北京,最终击退了也先的进攻。第二年,明英宗被也先放回,但帝位已失。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不甘寂寞的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以及宦官曹吉祥等人的协助下,发动“夺门之变”, 从弟弟的手中夺回了皇位,改元天顺。“夺门之变”后不久,朱祁钰去世。明英宗不承认他弟弟的皇帝身份,仅以亲王之礼葬于北京西郊的景泰陵。

景泰皇帝是明代一位倒霉的皇帝。在他在位的7年时间里,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败,各类御用器的生产均陷入困境。但“景泰蓝”却以他的年号而扬名天下。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景泰年间珐琅工艺特别发达,而是时人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旧器重新改制而成,也有部分是后世借用“景泰”的年号仿造改款的。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破天荒的由来:破天荒破的是什么荒?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现在,人们经常用“破天荒”一词来比喻前所未有的事情,第一次发生。追根溯源,“破天荒”这个词起源于一个典故。据五代文学家孙光宪著《北梦琐言·卷四》、学者王定保著《唐摭言·卷二》和宋代学者邵博著《邵氏闻见后录》等书记载,在唐朝时,每逢大比之年,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均由地方解送赴京应试,而当时荆州地

  • 十恶不赦中的首恶是什么?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经常说的成语“十恶不赦”,相信很多人对其内涵并不是太清楚,其实,这一成语有它的渊源,说起它的形成,就不能不从我国的法律制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

  • 古时作家是贬义词?王维用作家讽刺过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一档人文类历史解读节目《原来是这样》自开播之后,就被观众不断热议。这档致力于为观众普及国学趣味知识的人文节目,将知识融入趣味短剧中,不仅让观众对国学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节目中所讲解的一些词汇更是让观众“大开眼界”。要不,谁能够知道古时“作家”竟然还是个贬义词呢?受到这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国学节目

  • 弓和弩的区别是什么?弩为什么没有取代弓?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弓弩与弓箭的区别 弓弩是弓箭的前身,它们的区别在以下几点:弓箭分为软弓和硬弓: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 中国古代使用的是复合弓,特别是元朝。这种弓兼顾了软弓和硬弓的优点,射速、威力和射程都很好。给西方的重骑兵留下了可怕的回忆

  • 古代历史上的男人为啥可以三妻四妾?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这要从古代的婚姻制度说起。据说,远古时期人是群居杂处动物,婚姻没有限制,性关系也比较杂乱,随着人类的进化,道德意识慢慢统治了人们的思维,婚姻以及两性关系成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纳入了礼的范畴。西周《礼记·昏义》规定,男人通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仪式完成娶妻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之

  •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阳关简介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

  • 哲人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法国:源自于法国的沙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哲人”一词完全是个法语单词,意指哲学家,而“富有哲理”在18世纪的意思是说,以批判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去探讨一切课题。英语借用法语“哲人”这个词①,是表示当时的一群作家,他们在探讨知识或生存这些根本问题上并非哲学家,而是社会评论家或文学评论家,是普及工作者和政论作家。哲人大多是男人,但许多妇女也参与启

  •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各省及著名城市名字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 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 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

  •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谁说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今世颇流行的名句“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均出自该诗。该诗文如下: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赵恒是宋代的真宗,他的话,在当时就是国家最高

  • 鬼打墙是怎么回事?鬼打墙的原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什么是鬼打墙一提到鬼打墙,很多人就心惊胆颤,究竟什么是鬼打墙,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害怕。什么是鬼打墙,其实鬼打墙的原理是很简单的,只是我们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才会感到害怕。什么是鬼打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所谓“鬼打墙”,就是在夜晚或郊外行走时,分不清方向,自我感知模糊,不知道要往何处走,所以老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