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揭秘:朝鲜、韩国、越南为何有那么多中国姓氏?

揭秘:朝鲜、韩国、越南为何有那么多中国姓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29 10:51:03

先从朝鲜最为常见的金姓说起

金姓有几个来源,第一来自新罗国王金阏智,第二来自伽耶国王金首露。朴姓来自新罗国王始祖朴赫居世(新罗国王虽然是同一家族,却有朴、金两个姓)。这两个姓都属于来自神话传说的姓氏。济州岛的高、夫、梁三姓也来自神话传说。百济国王扶余氏和高句丽国王高氏是自己起姓。

还有一些姓氏是古代中国皇帝或者韩半岛三国国王赐姓(比如新罗国王赐的金海许氏、中国皇帝赐的甘泉文氏)、自己创氏改姓(高丽灭亡后,王氏王族纷纷改姓玉、全、田等)。百济义慈王之子扶余隆在亡国后去中国唐朝学习,被唐高宗赐姓曰徐。新罗第三代儒理王在将全国划分为6个部落后,给每个部落的酋长都赐姓,比如俱礼马赐姓为孙,苏伐都利赐姓为崔等等。

还有国王给“乱民”起侮辱性的姓,比如高丽太祖给百济遗民起的牛、马、象(后改为尚)、獐(后改为张)、豚(后改为顿)等姓氏。还有一些来源不详的古代姓氏,比如从箕子朝鲜传下来的鲜于、徐,辰韩传下来的苏姓,百济时的“八大姓”--沙、燕、解、国、真、苗等。

有些朝鲜古姓和中国传来的姓重复,但其“本贯”(祖籍地)不同。从中国传入朝鲜的主要姓氏有张(蒙元公主陪嫁人员)、孔(明末曲阜孔氏渡海避难)、闵(始祖为宋朝使臣闵称道)、印(晋朝使臣印瑞)、左(蒙元驻耽罗岛牧马官左亨苏)、朱(南宋末期前往高丽避难的朱熹之孙朱潜后裔)、明、升(明初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后裔)、杜(北宋真宗时因逃避迫害的兵部尚书杜庆宁后裔)等等。

还有些姓氏,虽然在朝鲜有相同的姓氏,但始祖不同,比如李氏,既有新罗时期、高丽时期自己“创氏”或者被赐姓的(比如全州李氏、公州李氏、仁川李氏),也有从中国传入的,比如唐朝援新罗将领李茂(延安李氏始祖)的后裔、西汉文人李般第24代孙李璜(固城李氏始祖)、高丽开国功臣中国蒙元人李之兰(青海李氏始祖)、陇西人、汉乐浪太守李震(安岳李氏始祖)等。

韩国人口最多的金、朴、李、崔、郑五大姓中,金氏可考的106个本贯、朴氏的70多个本贯、崔氏43个本贯,全为本土起源,没有从中国传过去的相同姓氏。李氏109个本贯中,大约有30多个是从中国传入的。郑氏35个本贯中,只有瑞山郑氏、琅琊郑氏两个本贯的始祖来自中国。

朝鲜和韩国的安、卞、边、蔡、曹、陈、池、丁、范、方、房、洪、蒋、吉、康、孔、廉、卢、明、南、潘、千、秦、秋、任、沈、慎、石、宋、魏、阎、严、杨、殷、印、禹、朱等姓氏完全来自汉唐直至明朝时期的中国,有完整的家谱文献可以佐证。林、鲁、柳、车、罗、吕、南宫、芮、王、吴等姓氏则在族谱中相传始祖是商周战国秦汉时代进入朝鲜的中国人。

同姓、相同本贯,或者不同本贯但源自同一始祖的情况下不能通婚。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同族、同姓、同本,绝对禁止通婚,比如全州李氏和全州李氏之间,安东金氏和安东金氏之间。即使和外国的同族通婚也不可以,比如说虽然早已出了五服,但是韩国曲阜孔氏和中国曲阜孔氏间也是绝对禁止通婚的。

二、异族、同姓、同本,比如南阳洪氏分“唐洪”和“土洪”,“唐洪”始祖为唐朝时前往新罗定居的洪殷悦,“土洪”始祖为朝鲜土著洪先幸,则这两族之间可以通婚。

三、同族、同姓、异本,比如江陵金氏和光州金氏,其始祖、本贯都不同,但其远古祖先都是金阏智,因此以不通婚为好。还有一种情况是绝对禁止通婚的,即始祖下面出现异地的分支,比如宝城吴氏始祖是高丽时期因抗击元军被封为宝城君的吴贤弼,长兴吴氏的始祖吴天佑是吴贤弼第六世孙吴思忠的次子,因此这两族之间是绝对禁止通婚的。

四、异族、同姓、异本,这种情况在大姓中出现,比如金海金氏和江陵金氏之间,远古始祖一个是首露王,一个是金阏智,相互间无血缘关系,不影响通婚。

五、同族、异姓、同本,比如金海金氏和金海许氏,始祖都是首露王,因此禁止通婚。

六、同族、异姓、异本,比如西蜀明氏和昌平升氏,始祖都是明朝初年流放到朝鲜的明玉珍之子明升,因此也禁止通婚。

从上面的这些忌讳中可以看出“本贯”对韩国人的重要性。

越南姓氏大多来自中国,例如阮、范、陈、吴、黎、郑、李、丁等等。越南几个王朝的开国国王本人或其始祖全为华裔,例如吴朝的吴权(冀人)、丁朝的丁部领(粤人)、前黎朝的黎桓(蜀人)、李朝的李公蕴(闽人)、陈朝的陈日煚(闽人)(煚读jiong3声)、胡朝的胡季犛(浙人)、莫朝的莫登庸(粤人)、后黎朝的黎利(闽人)、郑朝的郑检(闽人)、阮朝的阮福映(闽人)等等。同时也有古代安南征服南方占婆族、真腊族国家后引入的姓氏,数量比较少。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百家姓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 冷知识:僧尼为什么要削发?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据佛门中人解释,僧尼削发有三层含义:一是佛教认为,头发是尘世间烦恼和恶习的象征,削发以断绝尘念,顺利进入佛门。二是剃光头发能使人消除骄傲怠慢的思想,虚心勤奋地学习佛法。三是为了区别与其它教派,光头是他们的特殊标志,看到光溜溜的脑袋,就知道他是佛教徒了。

  • 戒疤的故事:并不是所有和尚都有戒疤 和尚的戒疤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的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和尚都要烧戒疤的。在一些搬演唐宋时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片里,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和尚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电视剧上动不动和尚就一头的戒疤,

  • 佛门四大皆空是哪四大?什么是六根清静?是哪六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四大皆空是指哪四大? 四大是指构成我们这个色身及外在世界的四大元素。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在人体中,地大指骨骼肌肉等坚固物质;水大指唾液、血液、尿液等湿性物质;火大指温度;风大指呼吸、气。外在的四大就比较显而易见了。四大皆空比较难体会,而且很难用文字语言来形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就个人结合一

  • 皇室称谓由来:中国古代皇后为何自称哀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而且是皇帝已死情况下,其皇后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后用的,意思是未亡人,哀痛先皇。皇后自称哀家应该是个笑话,否则岂不是诅咒皇帝?那可是死罪。“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电视里的玩意儿不能够当真的。

  • 皇室称谓由来:中国古代皇帝为何自称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皇室各种称谓的由来:古代君王有许多称谓,每种称谓都有它的来历。朕:在古代,原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朕”便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不准别人再用。天子:君王认为自己是“天之子”,拥有的地位是上

  • 南蛮的由来 ,揭秘历史上南蛮的来源和分布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南蛮来源:南蛮,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民族。是世界稻作文明、海洋文明的创造者;茶、陶器、漆器...手工业的发明者;世界女神祭祀、南蛮为世界古老民族之一。南蛮的称谓最早记载来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先秦时期居于我国南部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南

  • 东夷族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东夷族出生于何地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东夷族来源:东夷是中国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时期,对东部部族的称呼。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的融合,东夷后来改为对东方外族的泛称。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夷的族称,今所见为当时确证的,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古籍记载则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后

  • 龙的传人由来, 揭秘华人为何都自称为龙的传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龙的传人由来: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黄子孙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龙的传人约公元前6000-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

  • 炎黄子孙的由来, 华人为何都自称为炎黄子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炎黄子孙由来: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者,是真正的中华之父,华夏之父。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是华夏民族的自称。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