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中指的是哪八姓南迁进入福建?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中指的是哪八姓南迁进入福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2/17 11:18:28

【衣冠南渡】,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周边部族内徙建立割据政权,酿成永嘉之乱,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八姓”入闽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定居在福州地区,使晋安郡的人口激增一倍以上。乌石山道士井是当时的林姓居住处,黄巷是当时的黄姓居住处;现在还有他们的一些族谱。

在福建,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之说。“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这是中原地区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一直处于政权分裂地方割据状态。这时的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百姓们流离失所,但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地区,政局相对稳定,于是,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来闽。

自永嘉二年(308年)起,中原汉人开始大规模进入福建,入闽的主要八姓,指林、陈、黄、郑、詹、邱、、胡。

衣冠南渡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八姓”入闽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定居在福州地区,使晋安郡的人口激增一倍以上。乌石山道士井是当时的林姓居住处,黄巷是当时的黄姓居住处;现在还有他们的一些族谱。

这些移民带来中原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福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三山志》记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姓。”八姓指的是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

在今天的福建地区人口中,姓林、陈、黄、郑四大姓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虽然对于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早已淡忘,但祖辈传承下来的族谱和家族祠堂中的信息,时刻人们昭示着八姓入闽那段坎坷的迁徙历史。而他们至今都还保留着一个特殊的生活习惯——聚族而居。聚族而居绝非是后世的发明创造,历史上,整个汉民族的宗族观念都很深。而这种宗族观念,从日生活一直渗透到迁徙途中。《泉州府志》

根据《晋书》和民间谱牒资料记载,衣冠南渡之时,成百上千的宗族迁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为中原文明的完整存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比较清晰地去描绘一千七百多年前那次悲壮的逃亡了。

由于平时百姓习惯于依照宗族关系,围绕士族豪强形成村落、市镇,因此在遇到战乱、灾荒时,流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追随这些士族们进行迁徙。一方面,他们可以得到士族大户的救济、援助,乃至精神慰藉。另一方面,士族大户也可以因此而巩固、壮大实力。

就这样,从中原故土走出来的移民们,扶老携幼,彼此周济、相互温暖,一路南下。

然而,在众多逃难的衣冠士族和黎民百姓中,有很多人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迁徙的路途中。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文明的种子,要想保护好自己种族的文明,就必须保护好每一个社会个体,无论高低贵贱。这个道理,根深蒂固地成为了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历史证明,这种基因使来自中原的点点文明灯火,不仅没有湮灭消散,而且又以坚韧的信仰为它们添加了新的能量!

偏安江南的东晋朝,终于让那些经历九死一生的中原流民获得了暂时的安宁。然而,稍获喘息之后,他们便开始思念起了家乡。

在福建泉州,有一座颇具地域性名字的古桥——洛阳桥。从这里,人们似乎感觉到当时那些南渡的衣冠之人的心境,其实这其中更深的含义,就是对故乡中原的思念。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最奇葩的十大姓氏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百家姓的奇闻无所不有,那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10个姓有哪些呢?今天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最奇葩的姓氏究竟有哪些呢? 1.最难以启齿的姓:睾 要是姓这个姓,解释起来可真够不容易的。和睾字联系的词组很少,用拆字法也别扭。可不是嘛,若人家问你:“姓啥?”你说:“姓睾”。人家问哪个“高”呀?你总不能说

  • 百家姓中尴尬姓氏:全国有12万姓操的人, 有一代居然是曹操的后裔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国有13亿的人口,而这13亿,是由很多各种各样的姓氏所组成的。与其他的国家不一样,我国的姓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是家族和宗族的代表,是千年历史的沉淀。 我们的姓氏,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而是有着历史原因,有的时候,甚至代表了一段历史,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或者是一个国家的兴衰。

  • 从"芈月"看姓氏文化 《百家姓》里为何没 "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有人说,郑晓龙执导的《甄嬛传》和《芈月传》,是来普及生僻字的。可是不管战国时期姓“芈”(读音mǐ)的人有多牛,甚至像芈月当上了太后,可是现在,我们的身边却没有芈姓的人了,芈姓到哪里去了?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解读《百家姓》的着名学者钱文忠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他说,“芈”字先秦时期常见,当下却成

  • 中国人口最少的三个姓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按照人口数量,李、王、张、刘、陈、杨是全国前六大姓氏,并且人口数量均在千万级别以上。不过,今天笔者要说的“山姓”,和“死姓”、“难姓”一起成为中国人口最少的三

  • 隋唐时期的昭武九姓是什么?西域的小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隋唐时期中亚的九个沙漠绿洲国家,即“昭武九姓”国,包括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国。他们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世代善于经商。唐中叶平定西突厥后,这九个国家便臣服于大唐王朝,随后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几个国家成为中国一些姓氏的起源。“康国”为西域的康居国。据《梁书·康绚传》记载,

  • 姜子牙姜太公后裔姓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姜子牙的后代有哪些?姜姓,原是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的姓氏。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赐封於吕,封地在如今河南南阳县一带。春秋时期五霸称雄,齐国的创建人就是吕尚,也即是神农氏的后裔,姓姜名子牙,历世29代,战国时期,被田和所灭。田氏取而代之成为齐国国君。夏商之后,姜姓分成

  • 中国历史上那些最古怪姓氏的趣闻与尴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细说最古怪姓氏:中国人的姓氏,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化,从原先一种单纯的民族遗传标志,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源流而活跃起来。有些姓氏不但稀奇古怪,而且往往还隐藏着某些有趣的传说,当然,有时带来一些尴尬也是在所难免的。在我国,大多数姓氏都比较常见,但也有一些姓氏比较古怪,例如有表方向的“东西南北中”;

  • 缅甸人为何大都数都姓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根据缅甸新宪法,政府公务员、军人等都不能成为政党成员。因此为参加2010年11月的大选,他们只能改性吴。总理登盛上将、外交部长年温少将、内政部长貌吴少将等26 名高级军官同时退役,换上吴姓。登盛总理脱下军装后,官方媒体报道时不再使用登盛上将称呼,而改称吴登盛。翻阅文件发现,缅政府官员中 90% 都姓

  • 哪些姓氏历史上都不通婚?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如今,中国还存在某些姓氏之间不通婚的例子,而之所以不通婚,大都源于历史或小说中的国仇家恨,演绎至今,不少令人啼笑皆非。1、秦、岳不通婚媒体报道在合肥,载入族谱的岳飞后人有近万名。岳家女子也入族谱。一直以来,岳家男子不准与秦姓通婚,到新中国成立,这个家法才放宽。但翻族谱,还是几乎没有和秦姓通婚的。岳秦

  • 中国古代哪个姓氏建立的政权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政权,哪一姓建朝最多?根据二十五史的列述,应该是刘姓建立的相关政权(包括统一与割据的政权)。可见刘姓在中国历史上所建立的政权为9个。其中,并没有牵强附会地把例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汉名刘亿或者耶律亿并且辽朝皇室汉姓刘)所建立的辽王朝,及其后代耶律大石、耶律淳、耶律厮不分别所建立的政权西辽、北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