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46 更新时间:2024/1/24 21:33:04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呀谈得情投意合,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白蛇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 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他最早发明了麻醉药,当时的药名叫麻沸散。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战争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

  • 黄道婆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原来这时,人们纺织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剥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剥得脱落了,也剥不出多少来。这时,有一位黄道婆,从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一手很好的纺织本领,她下决心要改革家乡的纺织技术,使乡亲们生活得更好些。 黄

  • 吴刚伐桂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版本一: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间一位樵夫,但是他不喜欢当樵夫,于是他就请白发神仙教他仙术,可是他

  • 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传说,有一条白蛇修炼了一千年,终于修成人形,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另一条青蛇修炼了五百年,也化为富有青春活力的小青姑娘。她们二人结伴来到西湖游玩,当她们来到断桥时,白娘子在人群中看见一位清秀的白面书生,心中暗生情意。小青便悄悄地作法,降下大雨。白面书生许仙打着伞来到湖边乘船,正好看见白娘子和小青

  • 关于黄河的民间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穿杨。每天早晨,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

  • 东坡肉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文、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都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

  • 《降龙十八掌》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第一式 亢龙有悔 出处:易经乾卦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人身阳气集于督脉!气入丹田,通长强 走腰俞 腰阳关 命门 悬枢 脊中 中枢筋缩 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 陶道 大椎 哑门 风府 脑户 强间 后顶 百会前顶 顖会 上星 神

  • 《易筋经》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八圣之门,不由此则

  • 中国历史上的告老还乡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刊登靳友成的署名文章,介绍我国历史上的告老还乡制度。全文如下:“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是指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