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刺绣的起源发展

中国刺绣的起源发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09 更新时间:2024/1/26 1:29:47

中国刺绣发展已具数千年历史,但其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有许多争议与分歧,有的赞成以现有文字记载来推定;有的赞成用现有考古成果来推定;也有的认为就凭民间传说也可以推定的。对此,我们不妨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民间传说的刺绣起源

传说周太王(约公元前十世纪)古公亶父有太伯、仲雍、季历三子。季历之子姬昌最有才能,古公亶父很想传位于姬昌,但按照当时的传承制度,又不能传位于姬昌。太伯、仲雍知道后,即出走到苏州一带,而使姬昌顺利继承王位。当时的苏州一带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尽管十分痛苦,但太伯、仲雍也入乡随俗,在身上刺上纹身。后来,太伯去世后,仲雍深感此俗不便,便召集一些当地头面人物来商议此事。

恰巧,仲雍的小孙女女红(读工)正在屋内缝衣,一时不小心被针扎破了手,血流出来在衣服上形成了美丽的花朵。于是,小家伙灵机一动,便参照当地纹身的图案花样在衣服上试着刺绣起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终于做成了一件五彩缤纷的绣衣而呈给仲雍。仲雍看后大喜过望,当即披在身上一试,感觉舒服异常,完全可以免除纹身之苦。于是,他便召集当地居民,移风易俗,不再纹身,而改用刺绣衣服代替。逐渐的,这种绣衣就取代纹身的风俗了。人们十分感激女红,就把妇女的刺绣等针线活叫做“女工”,直到现在,人们仍然这样。如此算来,刺绣的起源在距今3000年前后。

二、从考古成果来看

一般而言,考古成果断代只能断为下限,即最晚不超过的年代。我们现在考古的最早的东西,也很可能在发现的东西之前也仍然存在。所以,我们从考古发现的刺绣和刺绣工具材料两方面来分析。

考古发现的最早刺绣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最早刺绣为1974年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刺绣。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刺绣印痕,原本的刺绣早已腐烂,但在几千年形成的腐泥和相应器物上,发现了刺绣的印痕和刺绣布匹的颜料。这种印痕类似我们现在的发辫,技法类似我们现在的锁绣(具体针法见后针法篇),所以,我们又称其为辫绣或辫子股锁绣。该墓约在公元前8世纪

1、布、线丝、绸

1926年,清华大学李济先生等人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了仰韶文化遗址,在此次发掘了半个蚕茧,后来,经过鉴定,认为是一种家蚕,距今约6000到5500年之间。1958年,浙江考古队在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个竹筐,筐内装有一些纺织品和丝线等物。后来,一些专家对其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有利用蚕丝作经纬交织而成的绢片,有用丝线捻制而成的丝带。经过年代鉴定,发现它们为距今4750年以前的实物。

197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部门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进行了发掘,还出土了陶纺轮、木纬刀、木织轴、骨锥、骨管状针织网等与纺织有关的实物。同时还出土了成股麻线。后来,经鉴定,证实其年代为距今6960+100年。同年,还在江苏吴县草茶生的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葛布残片。

1980年,河南卸州考古队在河南荥阳市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500年的丝麻纺织物残片,经分析发现其是用典型的桑蚕丝来织成的,且用赭铁矿之类的矿物质颜料对其进行了染色。类似的考古成果很多。如此,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丝线和布线丝绸应在距今600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2、考古中针的发现

1933年,考古人员在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骨针,此骨针长8.2厘米,直径0.31-.033厘米,异常尖锐,经鉴定,其年代为距今18000年前,当时号称为最古第一针,但后来,也发现了比它更早的骨针。1981年,考古人员在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中又出土了制作精良的三枚骨针。经鉴定,其年代为距今约45000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的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后来,考古人员在太原赵卿墓中发现了一枚长7厘米的青铜针。在湖北江陵包山2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枚长8.2厘米的钢针。结合布线丝绸、丝线和针的出现,我们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刺绣就已经产生了。

三、从文献记载来看

《皇图要览》载: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西陵氏之女嫘祖即为黄帝之妻,她是公认的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称为“蚕神”。另《绎史.皇帝内经》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 这些人都是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远古传说人物。以此来看,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先民已经学会剿丝织布了,这就具备了刺绣的物质前提。

《尚书注疏.卷五.益稷》载:“帝(舜)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宜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三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絺绣,此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是虞舜对大禹说的一段话。意思就是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等12种纹样绣在衣服上。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十二章服制度。这个事情发生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距今约4100年左右。如此来看,刺绣起源于4000年前。

另外,《太平御览》引《太公六韬》也说“夏、殷纣之时(约公元前21-11世纪),妇人锦绣文绮之,坐食衣绫纨常三百人。”也可见在距今4000年前,刺绣技艺已很成熟了。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至少在距今4000年前,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刺绣技术。在往上推1000年,在华夏地区,出现刺绣是可以肯定的。既是说,刺绣与我们五千年文明史基本同步。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围棋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围棋的起源在中国流传最久最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句话据传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书,《世本》相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司马迁曾采用过不少《世本》中的资料,但《世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辑本。根据比较可靠的考证,围棋不是一发明出来就完善到

  • 中国素菜的三大流派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素菜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因此,豆腐的发明不仅大大丰富了素菜的内涵,而且在营养学方面使素食主义有了更加强有力的说服力。据考证,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菜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

  • 中国四大古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rdq

  • 十二生肖智商高低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第一名:蛇属蛇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智慧,而且这种智慧还会被属蛇的人巧妙的伪装起来,让他们看上去老实无害,其实则是腹中锦绣,因此在所有生肖里面,属蛇的人是最聪明的。第二名:鼠属鼠的人聪明善钻营,总是能够一眼就洞悉事情发展的常理和客观规律,又能够世事先发制人。因此属鼠的人其实是聪明人里面的聪明人,只是有些

  • 揭秘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十殿阎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十殿阎罗”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民间信仰。所谓“十殿阎罗”,就是说有十个掌管地狱的大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此称为“十殿阎罗”。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此十王分别居于

  • 最能代表中国的七大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五千年浩瀚文明史,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印迹,更多的是数不清的文化资源,在这些厚重又独特的文化资源中,我们还应该向世界推荐什么?1、茶道精神君山银针、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这些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树叶"以其色、香、味俱全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外国人的心。绿茶的清淡、红茶的

  • 中国古典建筑“八大”元素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是中国建筑上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国古典建筑“八大”元素,有多美,你们感受下吧~~1、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

  • 明清奇闻异事之狐报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乾隆三十年的仲春时节,南京城内寒意尚未消尽,往来匆匆的路人仍旧穿着棉衣,只路旁的桃树上绽起点点花蕾,预示着春天已经悄悄的来了。城东水井巷是条不长的小巷,巷中住着十几户人家,虽都不是富商巨贾,却也是祖辈皆居于此的老户了。巷口两株李树枝繁叶茂,树旁是座前后六间瓦房的院落,院门口站着一对老年夫妇,正倚

  • 岭南旧事儿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那又是何时的事呢?想来那时段小姐也许不过一岁罢,一岁的孩童自然是记不住什么的,却也无妨,因为岭南的百姓却是都替段小姐记着这件旧事儿的。 段小姐父亲段四根死于马蹄之下。那马原是王员外家的汗血马,西域购得,野性十足,段四根黑夜暗自摸进王员外家马厩想偷得宝马,谁承想却被马蹄踏准准踏在天庭之上,呜呼一

  • 西湖龙井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 ,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