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要总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不要总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1/26 1:29:36

蔡康永一次谈到很多年轻人把“成名要趁早”当座右铭。蔡康永说:“爱玲的人生很棒吗?你怎么会用一个人生糟透了的人描述人生的话来做为你的座右铭呢?我完全认同如果你想写小说,要去体会她为什么把小说写得这么好。可是张爱玲对人生的建议,拜托,张爱玲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乱七八糟。”

两个月前高考填报志愿期间,某孩跟我说想学工程物理,但是他二叔告诉他这专业毕业生都是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工作一辈子,他打算报别的志愿。我问:“你二叔哪里毕业在哪工作?”他说:“就是老家瓦匠,没上过大学。”我无语,说:“老弟,报志愿是大事,多问点上过大学的人。”

以前中关村美嘉影院门口有一哥们,一边要饭一边讲成功学。有次我跟哥们路过看见这哥面对一帮人侃侃而谈:“成功呢,主要看的是心态。”我说:“这家伙心态可真好,都混得要饭了还教人成功。这帮听的人是不是闲的?”哥们说:“咱俩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听过多少没有过任成功经验的人高谈阔论讲成功人生。”

失败者咨询成功,是我们的人生诸多悲剧的助力之一。在缺乏明确的成功榜样的人生各阶段,一切具有年龄资历的优势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缺乏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我们的指南针和方向盘。我们常常在某些人生方面有困惑或麻烦的时候,饥不择食地聆听和吸取尽可能多的意见。

然而,我们咨询来的意见都靠谱吗?仔细想想,我们诸多决策依据,有多少是最主要依靠此方面的佼佼者的意见为参考的?回顾人生的很多节点,在我们人生决策依据的数据库之中,在我们纠结的某个人生方面,对我们施加重大影响的人可能在那个方面是一个失败者,无所谓他在其他方面成就辉煌或者不甚了了。

没有上过大学的亲戚指导我们高考报志愿;没有出过国的儿时玩伴给我们讲为什么国外的月亮更圆;没有过投行或者PE工作经验的学姐给我们吐槽金融工作不生产价值;不曾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paper的师兄指点你如何规划学术生涯;资深被迫单身狗给你畅谈追女孩心得体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盲人骑瞎马,老牛拉破车”,往往是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的真实写照。面对人生很多方面,我们的脑子本来已经是一团浆糊,而我们却不加考证,不加区分,在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和筛选机制的情况下,选择聆听以及相信一些在我们迷惑和无力的人生方面并不是很成功的人的意见,将一些源自于短板人生的人生短板奉若圭臬。

学渣前辈可能会向你断言GPA毫无用处,然后我们便可能倾向于荒废学业;资深单身狗前辈会告诉你多参加社团活动就会有妹子,然后我们便可能做一个妹子们都看不上的“交际花”;婚姻悲剧的长辈告诉你不要相信爱情,然后我们便可能面对爱情畏首畏尾;职场loser反复提示你不要太努力,然后我们便可能热衷小聪明,沦为水货,得过且过。

结果就是,个别没有过成功婚恋生活的人指点着我们的婚姻,个别没有过职场成绩的人指点着我们的业务,个别没有过企业知识或经验的人指点着我们的创业等等。总之,众多没有成功过的人指点着我们等待成功的人生。

同时,就像很多人以不靠谱的姿态和状态指点着我们那样,我们常常以更不靠谱的姿态和状态指点着别人。我们很多时候也会积极主动到人家面前谈人生谈方向,迫不及待的将我们人生阅历的残羹炙指点着朝气蓬勃的小鲜肉。我们的窘迫的过去,平凡的现在和未知的未来并没有影响我们对别人的人生语重心长,捶胸顿足,指指点点,吆五喝六。

我们在给别人意见的时候往往有俩问题,第一,有时候我们“太主动”了。经常在不了解对方具体情况下,主动到别人的留言板,朋友圈甚至本人面前,指点别人该怎么做。第二,有时候我们“太圆满”了。经常在不确定自己是否是成功案例的情况下,敢于把话说满,信誓旦旦,一种“信我必胜”的状态,却很少向对方提及我们自身的局限。

PS:笔者是一个匍匐在人生路上的屌丝,为了避免本沦为纯粹的笑柄和尴尬的悖论,我不得不郑重声明一下:笔者从不“主动”,不敢“圆满”。我在网上唯一敢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账号同关注我账号的朋友们分享和交流一些思想和情感。撰文扯淡,只图一乐,如有冒犯,敬请忽略。

说了“成功”许久,有一件事重要的事没有说:“成功”的标准很多元,谁算“成功者”呢?现实生活中,在每个特定的人生方面,我们都有我们自己的关于“成功”和“成功者”的直觉和标准。我们不需要在众多“成功”定义下胶着权衡,更多需要在我们自己的标准下寻找我们认为的“成功”和“成功者”,以求高效率自我提升,实现我们自己的期许着的目标。

另外,难道我们眼中的狭义“失败者”的指导意见就没有价值了?当然不是。“失败者”的很多经验和教训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很多所谓“失败者”是“待成功者”,阶段性疲软的他们在未来可能会取得很多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成就。只不过,笔者想强调一个现实就是,实际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面临着两个矛盾:第一,自身精力的有限性和他人意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成功机会的稀缺性和韶华流逝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

我们不是情感上对他人傲慢,只是理智上向现实屈服。我们一方面窘迫于精力有限,无力筛选海量信息;一方面窘迫于青春易逝,太难及时把握人生机遇。我们不是毫不在乎“失败者”或“待成功者”的经验和教训,而是在分配咨询精力的侧重点上有区分,在请教对象顺序的优先级上有层次,在考量决策依据的含金量上有筛选。从而我们会更合理利用我们有限的精力,更高效筛选出最有效讯息,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最大化我们达成心中目标的概率。

那么,我们的人生有时候成为一个谁都可以打扮一下的小姑娘,这事怪谁呢?首先还是怪我们自己。具体有二:

一方面,我们缺乏建立在理智而非情感基础之上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太容易被情感和情绪左右,经常错将情感等同于理智,错将情绪附着于思考。我们往往因为出于对给意见者在社会角色上与我们的特殊性,比如父母,师兄,师傅等等,误认为他们给我们的所有意见都会对我们有正面的意义,是都应该听从的毕竟如他们情真意切的说:“都是为了你好啊”。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不谦卑,常常主动到别人面前在自己未必擅长的领域指指点点。以及当别人问到我们某些人生方面的意见时候,我们很多时候也并没有提示对方我们的某些硬伤并不适合作为对方决策依据之一。我们便参与着这种浮夸氛围的塑造,即我们可以忽略自身状况而在某些并不擅长的领域夸夸其谈。

有人吐槽郭德纲“不听观众意见”。郭德纲笑:“该听的意见都听,但是一天相声没说过的人给教我说相声,我能听吗?”老郭补充:“我可从来不敢上赶着告诉工人怎么做工。”给意见者和被给意见者的本分关系,大约本该似老郭这般。有一位我和周边朋友们认为非常成功的师长在“请教和被请教”方面分享给过我们一些心得。分享如下,仅供参考。

当我们请教别人意见的时候,我们一般只向两类人请教。要么,是在我们需要意见的方面,在我们现在的年纪,取得了比我们取得的成就更让我们满意的成就的人;要么,是在我们需要意见的方面,如果我们到了对方的年纪,拥有着对方在这方面的成就,我们会感到满意的人。

当别人请教我们意见的时候,我们一般恪守两个原则。一个是“不主动”原则,即坚决不主动到别人面前耳提面命,夸夸其谈各种人生经验;另一个是“不敢当”原则,即坚决在别人主动向我们请教某方面经验的时候,在事实求是的基础上,强调一下自身的种种局限。

总之,现实太骨感,精力很有限,问道分先后,取材有层次。最后,引用《圣经》(马太福音24:4-5)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耶稣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与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以前我有个朋友,外向开朗,在朋友圈中活跃度非常高,总是组织各种聚会活动,整天呼朋唤友,干什么都得一帮人在身后跟着。 另外一个内向的朋友很是羡慕,对我说:“你看人家活得多么充实啊!” 不,我不这么看,他只是太孤独了。 一切是多么明显,他总是没有落单的时候,每当风平浪静

  • 生活需要我们勇敢的面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有很多让自己引以为自豪的事情,那么,最让自己能够找到自我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勇敢。 我们都是由一个无知无畏的勇敢年代走来,在风雨中学着作出高傲姿态,自然会懂得,在这勇敢与懦弱之间夹杂了多少甜蜜、心酸、痛苦、无奈。 在小的时候,我们对生活充满了无知,我们活得真诚而勇敢;后

  • 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牛郎织女 夏夜纳凉,望着碧海青天、闪烁银河,遥指隔河相望的牵牛、织女星,听着老祖母永远也讲不厌的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中年以上的中国人,都会有着这样美好的记忆如今,青年一代对这些越来越隔膜了,“孟姜女争风吃醋,丑小鸭吃肯特鸡”,物欲世界,光怪

  • 那些传递负能量的故事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牛郎织女偷看洗澡还不算,还要偷衣服,偷完衣服还不算,还要用衣服强迫姑娘嫁给他,好感人的爱情故事哦。人类最早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故事!2.丑小鸭只要父母是白天鹅,你就得忍受底层社会对你的排斥,直到你凭借出身、血统一飞冲天,成为让他们仰视、巴结、妒忌的白天鹅。3.打火匣背信弃义、花天酒地、诱奸公主、血

  • 宙斯:希腊神话体系中的诸神之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宙斯是泰坦巨神克洛诺斯(第九神祗)之子。克洛诺斯是时间的创造力和破坏力的结合体,时空的创造与破坏之神,吞噬一切的时间,在宙斯之前统治宇宙的神王,他的祖父母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地神盖亚,他的母亲是掌管岁月流逝的女神瑞亚。瑞亚生了许多子女,但每个孩子一出生就被克洛诺斯吃掉。当瑞亚生下宙斯时,她决心保护这个小

  • 禹铸九鼎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鼎在古代最初只是一种盛煮食物的陶制或铜制的普通容器。后来由于我们的祖先用它盛放祭祀天地神灵的牲肉,因而被赋上了神圣的含意,并从日用器皿中分化出来。到了阶级社会,鼎进一步又成为标志国家统治权力的重器。本文要说的“九鼎”(即九个青铜制造的大鼎。)便是我国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王

  • 古代传说中三大媚妖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狐精狐狸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大显族。人们对她的认识更多地源于民间传说中妲己这个九尾妖狐。而实际上,狐的形象和妖媚联系在一起是很早以前了。《诗经:卫风》中《有狐》篇记载: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翻成白

  • 希腊诸神十大栖居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普》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

  • 九尾狐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九尾狐,中国的神话生物,来自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编纂的山海经。《南山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在上古有一个夏族大禹娶涂山族女子的神话,此中牵涉一个神秘物象,便是九尾白狐。此外,九尾狐的传说也流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相传狐狸的尾巴是用来储存灵气的地方,当狐狸吸

  • 《史记》的体例及目录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