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兰陵王戴面具打仗的故事

兰陵王戴面具打仗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64 更新时间:2024/1/8 23:19:35

公元564年,北周与北齐之间的邙山之战使一位历史名将一战成名,他就是千古美名扬的兰陵。兰陵王名高肃,字长恭,东魏权臣高欢长子高澄之子。因其封地在徐州兰陵郡,故被世人称为“兰陵王”。 中国四大美男的说法颇多,但各种版本里都少不了兰陵王。描述他美貌的记录极多:据《北史》中对兰陵王的记载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又说其“风调开爽,器彩韶澈”;《隋唐嘉话》中的记载更美,说其“白类美妇人”。如此可见兰陵王的倾国美貌。 然而,在狼烟烽火年代中,谁会惧怕一位貌美如花的将军?为此,兰陵王每次征战必会带上一副面目十分狰狞的面具,以震慑敌军。凭借这副面具,他跃马沙场,刀剑翻飞,纵横驰骋,一派虎将的霸气威风,在连年征战中屡立战功,最终成为东魏政权极为强劲的支柱。兰陵王的面具,成就了他的戎马生涯。兰陵王不仅美貌惊人,而且品行高洁,其爱兵如子、不贪女色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 据《北齐史》记载,其“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不仅如此,即使对自己的“政敌”他也是宽厚以待。当年兰陵王在瀛洲时,因一位名叫阳士深的行参军的诬告而被免官。多年后,兰陵王东山再起,阳士深正好在他营中听令,日夜担忧兰陵王会因往事报复害他性命。兰陵王得知此事后不仅极力安慰,还故意找了一个借口,打了阳士深二十大板,以让他安心。 功高品洁又深受爱戴,兰陵王难免引起君王高维的警觉猜忌。为保安全,兰陵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自污形象,消弭高维的警惕。于是,他开始故意明目张胆地广受贿赂,全然摆出一副极其贪财的面目。此后,人们常看到他的门前,贿赂的人竟然排起了长队。 俗话说,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兰陵王给自己戴的这副贪财的面具也不例外。很快,他的极度贪财引起了皇上高维的警觉。再有一些奸佞小人在皇上耳边谗言,也日渐加深了高维心中对兰陵王贪财的疑惑。如此高贵的身份却还极其贪财的理由只有一个—为谋反筹集大量的军费! 兰陵王自制的这副假面具终于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公元573年,北齐皇帝高维设宴请兰陵王,共赏那曲因为他而诞生的名曲《兰陵王出阵曲》。酒过数巡,高维感慨:“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啊!”而此时,兰陵王却无心快语道:“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兰陵王万万不曾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句“家事”却让高维心中长久的猜忌顿然坚定。兰陵王将国事当作家事,其称帝之心昭然若揭。 不日,高维的一杯毒酒送至兰陵王面前。兰陵王至死不解,自己的杀身之祸究竟是在哪里埋下的祸端。兰陵王的两副面具,一副成就了他戎马生涯的赫赫威名,另一副却将他引了黄泉路。成也面具,败也面具,看来面具戴久了必然会迷失自我。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名将兰陵王使人思之肠断神伤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的41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

  • 人在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手指脏了,大可不必把手指砍掉;帽子小了,大可不必把头削掉。证明鸡蛋是否变味,大可不必把它全吃掉;吃个鸡蛋味道不错,大可不必非要认识下蛋的鸡妈妈。2、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

  •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r

  • 输不起的人,往往就是赢不了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用快乐去奔跑,用心去倾听,用思维去发展,用努力去奋斗,用目标去衡量,用爱去生活。2、嫉妒是一把刀,最后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到自己心里3、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4、一个输不起的人,往往就是一个赢不了人。5、年轻的朋友,请不要把生活当作风景画来欣赏,也不要把生活当作沙发来坐卧。6、

  • 人生最昂贵的一张底牌---自信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有一种跌倒叫站起,有一种失落叫收获,有一种失败叫成功。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不管最高点有多高,最终还是会回到最初的原点。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的公平。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为了某件事情而悔不当初,他们通常会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怎么怎么做之类的话。其实,当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再后悔就太晚了。它不会

  • 中国历史上10次著名的“文化大革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说起文化大革命,人们自然会想起由毛泽东主导的文化大革命,因为许多人都经历了这场革命,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这场文化大革命被后人称之为“文化浩劫”。但是,文化大革命并非毛泽东独创,他只是借鉴了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因为在他之前的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发生过著名的九次文

  • “大姑娘出嫁坐花轿”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早先,不论是大家闺秀出阁,还是小家碧玉出嫁,都不坐轿,而是骑着毛驴去夫家成亲。大姑娘出嫁坐花轿的习俗,是清朝乾隆二十年后的事了。乾隆皇帝巡视河南中牟县留下了“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的千古美谈。 清朝乾隆二十年,因巡视黄河的筑堤情况,乾隆皇帝来到了河南。在郑州市东面的中牟县,乾隆

  • 值得我们深思的15个生活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生活的底线就是平等相处,互通有无,有来才有往,这是人情。以德报德和以怨抱怨,这是做人的底线和最起码的尊严。高尚的人能以德报怨,缺德的人才以怨报德。生活的背后总有些人活的其实很憋屈,但仍然觉得自己很大气,这些人的灵魂其实就荡然无存了。祝福和感恩是我们每一天要做的最好的功课。1、一富婆牵狗散步,路遇乞

  • 母亲节的由来和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母亲节的起源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 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

  • 灵商---人类的终极智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灵商是心灵智力,即灵感智商,就是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它是表示一个人内在的洞察力,对抽象事物,对心灵的敏感度和洞察 力,这种力量在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哲学家,神职人员,尤其是宗教家,灵修人士身上比较常见,这就是“灵商”。实际上,灵商是指一种智力潜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