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电影中僵尸都穿清朝服装的原因

电影中僵尸都穿清朝服装的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4/1/21 3:54:22

1、经济学角度

清代的戏服多,便宜,僵尸片一般又都是低成本电影,为成本考虑,所以制片们让僵尸集体换成了清朝的衣服,又因为清戏中宫廷戏最多,所以才有了电影中另类的制服诱惑。

2、时间角度

死亡时间小于100年成不了精,死亡时间超过500年就成了魔头了。所以只有死亡时间在100-500间左右的才可能成为僵尸,好不容易成为僵尸了,不免心气浮躁出来显摆一下。如此算来只有出生年月在公元1500-1900年的人才可能成为僵尸,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差不多都是清朝人。照这么估计若干年以后影视作品中的该是穿着中山装,西装或短袖,带三块手表,公包里备着杜蕾丝,使用牙防组推荐的牙膏的僵尸了。而且传说清朝人下葬的时候都穿着官服,体面。

3、民族感情角度

反清复明一直是香港的主流思想,香港是在清朝手上被英国割据的,因此香港人心里有怨恨,于是拿清朝调侃,这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至于为什么选择官服,则是因为民间反清、反贪的表现,是士大夫文人的想象社会寄托。

4、影视学角度

清朝的官服从拍摄效果上比较符合僵尸的形象,因为清朝官服比较直统统的,颜色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个服饰与汉服不一样,有一种压抑、沉闷的味道,跳起来僵硬,所以用于拍僵尸最合适。如果用唐朝、明朝、汉朝的服装来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为汉服颜色可能较浅(如白色)、比较宽大,拍僵尸没有清官服合适,反而会有一种飘逸的仙气在里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就穿的是古代汉服啦,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经典女鬼。试想让聂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该是一种什么效果?

5、民俗角度

清朝有种道士叫“训尸人”,他们具有引导尸体行动的一种法术。有很多有地位的以及有钱的人,在死去以后,希望落叶归根,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这时候就需要做尸体处理,道士一般会用他们的手艺把尸体做成僵硬的以便行走,然后打扮一下,这时候给穿上官服也是很摆谱的事。赶尸人被称为“赶尸匠”。赶尸的术士大约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画伏夜行。天光前投栈,揭起符纸,尸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上路。亦有人指赶尸者其实背起尸体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见赶尸者,以为有行尸。

6、文学史角度

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朝一方面是对于僵尸事件的记载便多,对于僵尸的研究变多,中外交流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清朝的小说和读本等文学形式兴起了一个高潮,民间通俗文学对于这类身边的怪事会做出不同的鬼怪等等的解释,僵尸就是其中一种,这些东西也被更多的书籍和民间传说记载,被用到现在的一些电影的取材上了。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香港的僵尸电影大都来自这些书籍,因此很自然的僵尸穿的是清朝的衣服。中国的清朝是最受外国人侮辱的时期,清朝政府最无能,所以僵尸也成了那个时候的官员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呀!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 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 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 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

  • 佛家哲理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这里讲两个“宽恕别人方能释放自己”的佛家哲理故事。若心中还有念念不忘的事情和人,赶紧放下,寻求快乐的自己吧。仙崖禅师曾经收过一个贪玩的徒弟,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时分趁着禅师不注意偷偷溜出院子去玩,天快亮的时候再悄不声息地溜回来。 有一天傍晚,他在后院的高墙下又架

  • 历史名人的用人之道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天下难事莫过于做人与用人,只要是与人打交道就会形成一道道难关,让人难以穿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极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成大事者都必须在做人与用人两方向超人一等、出类拔萃。做人与用人之道并非只有一个标准可供寻究和执行,而是因人而异、因时有别。这就自然牵扯到做人与用人的学问。学问有大

  • 我们是龙的传人来源于龙图腾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约公元前6000~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始产生图腾崇拜。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有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由半坡长鱼纹演变来的,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蛇状长鱼。 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

  • 苗族人是如何庆祝丰收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苗族人民都会迎来属于他们庆丰收的节日;吃新节。节日前人们都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马喂得膘肥体壮;姑娘们绣好美丽的衣裙、飘带备好银花首饰;小伙子们则忙于修整和添置芦笙。吃新节其实也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节日;姑娘和小伙子们三五成群地邀约,不是去赶集就是去看斗牛比赛。一大早,寨子里的姑娘们

  • 大商无算---孟洛川与师傅的精彩对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李士鹏:古人云:“欲授之学,先问其志”孟洛川:学生之志,在于大商名贾。李士鹏:何为大商?孟洛川:货通天下,利射四海。李士鹏:何为名贾?孟洛川: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李士鹏:依你想来,如何才能作为一个大商名贾呢?孟洛川:商谚有云,熟读生意经,买卖做的精,想来,只要生意

  • 旗袍的来源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旗袍也称中式旗袍。其主要结构特征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等。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始于清朝的旗人着装。经过辛亥革命及现代的改良,保留了传统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这种比例非常适合东方女性胸部较平、臀位较低、上身较长的体形特点。旗袍传达出的思想和独特的韵律之美。 旗

  • 十二生肖所代表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大家知道外国有十二星座,其中的含义已经为许多人尤其是白领和年轻一族所熟悉。但对我们祖先所遗留保存的文化遗产十二生肖所包含的意义却所知甚少。这不得不让我们炎黄子孙有点汗颜。其实我们祖先所定的十二生肖含义是很丰富的。我们的祖先是很实在的,我们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

  • 中国古代传统的24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

  •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舍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着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想破脑壳也找寻不到答案。论才智,论勤奋,论计谋,他都不逊于别人,为什么有人成功了,而他离成功越来越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