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

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2/25 14:21:44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到了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

刘禅本来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全靠诸葛亮掌管着军政大事,他也不敢自作主张。诸葛亮死后,虽然还有蒋琬、费袆、姜维一些文武大臣辅佐他,可是他毕竟不像诸葛亮在世时候那么谨慎了。到蒋琬、费袆死去后,宦官黄皓得了势,蜀汉的政治就越来越糟了。

到了蜀汉灭亡,姜维被杀,大臣们死的死了,走的走了。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郃(音xì)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郃正指点。平时、刘禅根本没把郃正放在眼里,到这时候,他才觉得郃正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

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开嘴看得挺有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话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郃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郃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指司马昭)。”

刘禅说:“依你的意思该怎么说呢?”

郃正说:“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

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点头说:“你说得很对,我记住就是了。”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想起郃正的话,就把郃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

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

“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

刘禅吃惊地睁开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司马昭这才看清楚刘禅的确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没有想杀害他。

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标签: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贾似道误国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蒙古、南宋联合灭掉金朝以后,南宋乘机出兵,想收复开封、河南一带土地。窝阔台借口南宋破坏协议,进攻南宋。打这以后,蒙宋双方不断发生战争。到窝阔台的侄儿蒙哥即位后,派他弟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进军云南,控制了西南地区。公元1258年,蒙哥分兵三路,进攻南宋。他自己亲率主力进攻合州(今四川合川),忽必烈攻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徐娘半老”说的是女人到了中年,依旧风韵犹存。典故出自《南史·徐妃传》,梁湘东王萧绎妃子徐昭佩有一个情人名叫暨季江,暨季江评论徐昭佩时说:“徐娘虽老,犹善多情。”徐昭佩的祖父徐孝嗣,齐时曾任太尉,封枝江文忠公。父亲徐绲,官至侍中、信武将军。公元517年

  •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过端

  • 端午节习俗:北方吃甜粽南方吃咸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

  • 电影《一代大商孟洛川》中经典商业哲学语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一代大商孟洛川1、 地到无边山为界,山登绝顶我为峰;2、 缘聚缘散自有期,尔我分别在今日。 陶朱商经明奥理,鬼谷六韬藏玄机, 野鹤归去闲心远,大鹏展翅正当时。3、 小商做事,大商做人;4、 贵出如粪土,贱出如珠玉。 生意做独市,买卖抱先行。 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 同本不同利,

  • 范仲淹行善子孙800年福禄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范仲淹幼年是家境贫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

  • 董事长真正需要的秘书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赫赫有名的广州恒大实业有限公司高薪招聘女秘书的消息让不少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心动,虽然招聘名额只有一个,报名者却有三百多人。经过五轮大笔试和面试,最后进入环节的只剩下三人,她们是热情奔放的梦娜,博学多才的慧伦和文静优雅的淑敏。三个幸运女孩手持面试通知书,如约来到金碧辉煌的公司总部,负责接待的小姐

  • 另类的销售--丑女销售员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在招聘销售人员的时候,老板交给人事经理一个非常奇怪的任务:本次招聘的对象,必须是样貌很丑的已婚妇女,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可以比以往略有降低。经理很奇怪:销售人员一般都要年轻漂亮,才能给顾客带来如沐春风的感受,别人才愿意掏钱买东西啊。他委婉地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老板,老板却说已经考虑清楚了,告诫经理只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1、西施之“沉鱼”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

  • 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节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文化,传统文化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