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扇子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上扇子的由来及其发展

扇子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上扇子的由来及其发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819 更新时间:2024/1/16 10:41:51

扇子,最早称“翣“,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据说 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开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 装饰品。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叫 “障扇“;后来的封建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以 显示其威风。据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 雉尾制作的长柄扇,但并不是用来拂凉的,而是一种仪仗饰物。 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

到了汉代以后,湖南的竹扇和山 东的绢扇普遍用来取凉,形式也逐渐增多,并从日用品成为艺术 品。《西京杂记》一书中对此就有较详细记载。据载当时的纨 扇,大都用绢等丝织品制成。相传那时长安有个技术很高的工匠名叫丁缓,曾经制出过一种很大的“七轮扇“,只需由一个人操纵 运转,就能使满厅堂的人感到凉爽。看来,这种扇子可能就是现 在生活中的吊扇、台扇的鼻祖。

传说三国时杨修曾与曹操画扇。所以,扇子主要是驱暑,还 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人们可以在扇子上绘画、雕刻多种花鸟山 水人物,或题诗写字,颇为高雅。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见一位卖 六角竹扇的老妇,就在每个竹扇上各写五个字,老妇很不高兴。 王羲之说:“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可也。“老妇拿出去叫卖, 果然人们争相购买。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画扇佳作,如明代 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鸦扇、沈周的秋林独步扇,清代 恽寿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现在,我国的扇子作为 一种工艺品驰誉世界。郭沫若曾为扇厂工人欣然题诗一首:清凉 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

扇子还可以表现人的某种心理状态。苏东坡用“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之句,描写周瑜的风度。杜牧以“轻罗小扇扑流萤“的 诗句,描写少女们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唐人王建的《调笑 令》云:“四扇,四扇,美人并来遮面。“描写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 心理。“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 子王孙把扇摇。“一把扇子,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的可增面目,人 木三分的刻画出来。有的文艺作品还以扇喻人,被作为定情之 物,《桃花扇》中就写侯方域给了李香君“宫扇一柄“,“永为定情 之物“。后来李香君抗拒权奸,血染扇面,由杨龙友点染,画成 一柄桃花扇。

扇子也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道具。《空城计》中诸葛亮羽扇 轻摇,烘托出他指挥若定、成竹在胸的神情。著名川剧演员阳友 鹤,仅使用折扇的姿态就有70多种。过去相声演员,手里常拿 一把扇子,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

在国外,扇子也有很多趣话。古埃及人早会用棕榈叶做一人多高的扇子,主要供贵族和奴隶主使用,由身强力壮的奴隶打 扇。以后,扇子被看成权贵的象征,扇子越大,坐在扇子下面的 人越是显赫。公元9世纪,日本人发明了小巧玲拢的折扇,他们 把折扇看成能带来幸福的祥物。欧洲从16世纪中期开始,折扇 在宫廷和仕女界大受青睐。法国作家伏尔泰说:“不拿扇子的女士 犹如不佩剑的男子。“可见扇子和剑在当时上流社会风行之盛。

1797年,英国人威廉·科克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扇学》,其中提 到对付一个突如其来的献媚者,小姐们用起“扇语“来简直就像水 兵们用旗语一样娴熟。右手使劲挥扇表示“我爱另一个人“,如果 来者不开窍,她再用左手照样来一遍,这叫做:你还是走开的 好!他就应该马上走开,这时,如果小姐突然让扇子坠地,聪明 人就会顿时喜出望外,因为这一动作意味着“让我们言归于好 吧“!至于将扇子贴近脸颊,这是“我爱你“的意思。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扇子的功用正不断地由 电风扇和空调设备来完成,然而人们始终没有、也许永远不会丢 弃和忘却扇子。1981年,米兰和纽约的国际工艺美术设计小组 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的日用工艺品,从沙发到沙发枕、从花瓶到烟 灰缸、从玻璃杯到耳环……全部做成扇形的,人们竞相争购,着 实时髦了一阵。在收藏家的眼里,扇子的身价更高,目前世界上 最贵的一把扇子是180年前在德国生产的,扇骨用精雕细琢的珠 母做成,装饰着纯金做的小鸟,镶着绿宝石和红宝石。该扇于 1980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拍卖中以 2万瑞士法郎的高价更换 了主人。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邮票的起源, 历史上关于邮票的来历和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840年,英国发行了世界第一枚邮票。它上面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因为这一枚邮票是黑色的,所以有“黑便士”之称。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在英国的一个村子里,来了一辆由马儿拉动的邮车。那个时候,邮车到村里来送信是十分罕见的。所以,村里的人一听见马车声,便立刻从屋子里、田地里冲出来,围在邮车的周围

  • 植树节的由来 ,我国的植树节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每到3月12日植树节,大家总会挥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树木,可是你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由来一 我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了纪念这位伟人,1930年国民党政府把植

  • 汗血宝马的起源 ,历史上的汗血宝马存在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当今世界上有3种纯种马:汗血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马的血统和基因。 马史专家认为,汗血马其实就是现在还奔跑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资料记载,被称为“汗血宝马”的阿哈尔捷金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驯养历史,是人工饲养历史最长

  • 生辰八字指的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生辰八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

  • 筷子的起源 ,日常生活中的筷子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筷子在古书中又叫箸,或者可以说,箸是学名,筷子是俗称。箸和筷,字上都是竹,表示它通常都是由竹子做成的。箸字下边的者,是煮的本字(见拙著《汉字记》,本文略),筷子即起源于古代的煮。古人用火把生食煮成熟食,早期多是石煮。例如生活在太平洋群岛上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里尼西亚的土著居民,在地上挖个坑

  • 月饼的起源, 传统文化中的吃月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为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 喜悦月饼 从此就有了中

  • 舞龙风俗的起源 ,历史上关于舞龙的民间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传说,在很早以前,东海龙王得了病,腰酸心里疼,浑身还发痒,特别难受。 请遍了龙宫里的龙医,结果谁也没有给它把病治好。这怎么办呢?疼得他吃不下,睡不着, 来回打滚儿。这时候龙母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去民间找个医生看看。龙王觉着在理,就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白发老头,钻出海面。他来到一个村庄, 看见前头有个药

  • 白酒的起源, 我国传统的白酒是怎么发展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白酒是用酒曲酿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的特产饮料,又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蒸馏酒,通称烈性酒。中国是全球酒类饮料产销大国,白酒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白酒起源于何时?何人始创?迄今说法尚不一致。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醴”字,淮南子说:“清醴之美,始于耒稆”。《尚书说命》记载:“若作酒

  • 涮羊肉的起源于哪个朝代 ,涮羊肉由来的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1、涮羊肉的起源: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秋意渐凉,邀一群好友去吃一锅热腾腾的涮羊肉,可是十分舒坦的事情。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您有没有想过涮羊肉的由来呢?今天小编就告诉你涮羊肉起源于那个朝代,希望这样的美食典故可以为您和朋友在餐桌上提供一点谈资。2、涮羊肉起源于哪个朝代 元代据传元世祖忽必烈南下远征,在

  • 茶的起源 ,中国茶文化是怎么传播到世界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对中国人来说,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了,俗话说:开门过日子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茶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物品了。人们日常休闲、待客宴请等都会有一些品茶的内容,不仅仅如此,长期以来,饮茶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每当端起一杯茶慢慢品尝的时候,不禁想起一个古老的问题:国人的饮茶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