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民间故事:孝女报仇

民间故事:孝女报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82 更新时间:2024/2/3 7:18:55

明朝太祖朱元璋初年,浙江新昌县有位与世无争的百姓叫石潜。他和妻子琴瑟和谐,夫唱妇随,被乡邻引为佳话。结婚不久更是添了一位掌上明珠,因为明朝社会特别强调孝道,所以夫妇俩给女儿取名叫石孝女。

但好景不长,女儿还不到一周岁的时候,石潜被人诬告,说他牵连到了一件皇家的案件,被关押到了明朝首都南京的监狱中。吴氏也被一同治罪,但好在后来被释放了,她一个人带着女儿相依为命,不久就投奔到自己兄弟家生活。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不断有人劝吴氏改嫁她人,但都被她严词拒绝,她说要等着丈夫回来团聚。

石潜呆在监狱左思右想,应该是邻村的一位无赖,因为自己没有答应某些事情,便无中生有的把罪名加在他头上,还让他百口莫辩。但无论他怎样上诉都没人听,他只得利用一次外出放风的机会,从矮墙上越狱而出。他夜行昼宿,希望尽快回家,他决心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堂堂正正坐人。

石潜身无分文,在回家的前一晚经过了妻弟吴家,深更半夜时,他敲开了吴氏兄弟的家门,准备借住一晚。吴氏兄弟听说他竟是越狱出逃,顿时吓得半死。但佯装镇定,请他好吃好喝一番并灌醉,竟不顾亲戚关系,抬到后园杀了,把尸体藏在地窖里。

吴家兄弟第二天对吴氏说,太祖朱元璋刑法严明,恐怕诛连,所以不得已为之,还请见谅。吴氏心里悲痛不已,但考虑到自己身单影薄,只得把这口气咽下去。后来石孝女慢慢长大了,看着人家的孩子都有父亲,便问母亲她怎么没有爸爸呢?吴氏当时以孩子还小,没有告诉石孝女。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这时已是明朝成祖朱棣的永乐年间,石孝女已芳龄二八,正是待嫁的年华。母亲看石孝女长大了,便把石潜死亡的真相告诉了他。石孝女听后极为悲痛,想不到害死父亲的,竟是自己的亲戚。

更让她想不到的是,舅舅竟擅自作主为她许了一门亲事,嫁给一位吴氏家族的青年。她生气的问母亲,我怎么能嫁给仇家为妻呢?母亲叹了叹气说,自从你爸爸惨死后,都是舅舅照顾我们,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你就只有认命了。

石孝女这晚通宵未眠,决心利用这件事为父报仇,但她一个弱女子,该怎么办呢?

转眼就到了出嫁那天,吴家里外都喜气洋洋,一路吹吹打打的前来迎亲,但到了石孝女门前竟然闺房紧闭,有人说这是故意把新郎挡在外面。众人便合力把门推开,但发现石孝心竟已悬梁自尽。

喜事转眼间就变成了丧事,这么多人在场看见了,影响实在太大,迅速便有人报告了官府。新娘上吊这种奇闻,很快就查得水落石出,妻子的弟弟,即石孝女的舅舅被缉拿归案。

吴氏平时心灵上受了太多折磨,听得丈夫沉冤昭雪后,会心的发生一笑,然后就投河自尽,追随丈夫而去。

吴氏和石孝女的做法,得到了乡邻们的赞扬,这在明朝,是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的。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黄鹤搂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野史秘闻

    武昌靠近长江有一座蛇山,山上有一栋尖顶飞檐、金碧辉煌的黄鹤楼。要问这黄鹤楼的来历,那还得从吕洞宾跨鹤飞天说起哩! 相传,吕洞宾游玩了四川的峨媚山后,一时心血来潮,打算去东海寻仙访友。他身背宝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这一天,来到了武昌城。这里的秀丽景色把他迷住了,他兴冲冲地登上了蛇山,站在山顶上举目一

  • 刘盆子:抓阄抓出来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王莽末年,各地农民及地主官僚纷纷起义,他们都在四处寻找西汉刘氏皇室子弟当皇帝,以便以兴复汉室为借口来统领其他起义军。 不长时间,就找到了西汉景王的后人刘盆子、刘茂和刘孝三人。只是这三人由谁来当皇帝,众起义军首领都争执不下。最后终于想了一法:抓阄。 起义军在河南郑县城北修了一个高坛,坛上设立景王

  • “目中无人”——民间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目中无人:目中无人,现代汉语成语,意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狂妄自大或看不起人。以下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有关于这个成语的: 话说有一年秋天,在江南水乡的一条乡间小道上,有个赴京赶考的书生来到了路边的一座田舍里讨口水喝,顺便歇歇脚。 田舍的主人是一个50岁开外的农夫,他热情地招呼书生坐下

  • 赵县官巧断案的故事:赖账案——大唐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唐朝有一个县令姓赵,此文中称之为赵县令,他在任期间断案有方,这不,此文就是一个他巧断案的故事,详情请看下去: 唐朝咸通年间,楚州淮阴人李文德以经商为业,生意兴隆,家财万贯。李文德的东邻居张占斌想买几十良田,因资金短缺,以自己的房产券做抵押,向李文德贷款400缗,期限一年,利息二成。 第二年贷款期

  • 竹片换骨头,扎纸铺的惨剧——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野史秘闻

    纸扎,渊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 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 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维妙维肖。以下为大家讲与纸扎相关的一个故事: 纸扎铺老板老王的手艺在方圆百里之内是出了名的,行内的人也都十分的佩服他,不过老王因为职业的缘故,一直

  • 白蛇报恩——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李义明是苍明山一带出了名的神医,他家祖上世代行医,李义明更是青出于蓝,听说曾经连太医院都对他发出了邀请,他但却以自己闲散惯了不适合宫廷的说词给一口回绝了。 李义明医术高但医德更高,贫困百姓找他看病他可以分文不取,还经常义诊帮助贫苦,大家都非常的尊敬他。 由于经常的施医赠药也要花费不少的药材,李义

  • 李师师鲜为人知风流韵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野史秘闻

    “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杨梅一点酸。”这是北宋徽宗笔下的诗句。说起来,宋徽宗赵佶一生生性轻浮,除了爱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神仙道教外,还嗜好女色如命,后来更是终日沉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宋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史书记载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但是与这些妃子日夜缠绵,朝夕相

  •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

  • 中华吉祥画与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吉祥”可谓人们熟知且十分喜爱的字眼,它往往喻示着人们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幸福。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体的词句 、对联等尤为丰富。但是最为突出的还是各种图形、标志的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

  • 古人们如何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些地方八月就开始了飞雪,冬天开始得可真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暴风雪的猛烈,估计比今年这场五十年一遇的大雪更甚;“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