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福禄寿”三星的由来是什么 ,寿星大脑门何来

“福禄寿”三星的由来是什么 ,寿星大脑门何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60 更新时间:2024/2/24 23:23:27

在过年贴年画中,“福禄寿”也是醉常见的选择之一,那么这三星是怎么来的呢?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早期福星其实具有的凶险一面;禄星原本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道士;寿星那硕大无比的脑门有怎样的来历?

1、福星原本怪兽模样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古人称之为岁星、福星。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就有关于木星的记载。

古人经过观察发现,在木星活动的12年周期当中,气候也呈现周期性变化,因为木星与太阳的活动周期规律相似。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明确记载岁星是主管农业的星官,地位崇高。从《史记·天官书》中的记载来看,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政府专门建造的庙宇来供奉岁星,而且这种祭祀制度一直持续到晚清。

现存最古老的星官画像,绘制于1300年前唐朝开元时期,名《五星二十八宿图》,里边描绘金木水火土五星和28位星神形象。排在众星之首的福星,却有着一副怪兽模样,其头部似虎非虎,一双豹目圆睁,身着简朴长衫盘膝而坐,又酷似一位读书人。其代步工具居然是一匹硕大的野猪。这幅画像的作者梁令瓒是中国古代天文技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家,也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画家。他描绘的必定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星官形象。

2、唐朝福星变清官

福星转变是从唐朝开始的,《新唐书》里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清官故事,一位唐朝官员——阳城,后来成了福星的人间化身之一。

唐朝时期,道州每年需要把身材矮小的人作为贡品,送到宫中做太监,但是道州并无那么多侏儒,历任道州刺史往往把好端端的儿童置身于陶罐中,只露出头部,由专人供给饮食,用这种残酷手段制造畸形侏儒进贡,满足皇帝荒唐的需求。阳城任道州刺史后,冒死上书给当朝皇帝,拒绝上贡,为当地百姓免除了灾祸。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大诗人白居易写进《道州民》诗中。于是,当地人开始把阳城当做福星供奉。

在500年后元朝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这位福星阳城完全是温厚的长者形象,已经非常接近现在的福星样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大福大贵之像。明清以来福星的变化不大。

3、 隋唐禄星开始走红

禄星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其身份复杂,有人认为其就是保佑考生金榜题名的文昌星,也有人认为其原本是身怀绝技的道士,禄星身上寄托了人们生活理想的方方面面。

禄星也是由一颗星辰演化而来,其位于北斗七星的正前方,总与北斗七星相伴升起。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北斗七星正前方这六颗星统称文昌宫,里面最末一位就是主管官禄的禄星。

进入隋唐时期以后,科举制度的兴起让禄星开始走红。科举考试使平民百姓有机会靠读书做官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这是一条太过狭窄的羊肠小路。求之不得,自然会寻求神灵的帮助,于是文昌宫里的那颗禄星就显得特别明亮了。到了北宋,文昌星渐渐成为禄星的代名词。

四川绵阳梓潼县的七曲山文昌大庙,是现存最古老的文昌庙,也是天下所有文昌庙的祖庭。在七曲山文昌大庙,宋代铸成的铸铁神像,每尊重达12000斤。或许因为神像过于沉重,难以损毁,躲过了千百年的刀兵战火,得以保存至今,也因此使我们有幸一睹千年前文昌星的庐山真面目。

宋代文昌星的形象是一派朝廷大员气度。几位办事员和贴身童仆侍立左右,更衬托出他高贵不凡的身份,庙中独占鳌头,蟾宫折桂种种吉祥图案随处可见,营造金榜题名的美好意境。这里是历代读书人的许愿福地,文昌星是他们的幸运之星。

4、禄星变身送子神仙

后来,禄星又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角色——送子的神仙。明朝初年的戏剧唱本中,也出现了“禄星抱子下凡尘”的唱词。在流传的民间故事里,禄星被称为送子张仙,一位姓张的神仙。《历代神仙通鉴》记载,这位张仙是五代时期一位道士,名张远霄。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擅长弹弓绝技,百发百中,目标是那些作乱人间的妖魔鬼怪,五代至北宋时期,他在巴蜀地区已经小有名气。

北宋文人笔记中记载了一则张仙送子的应验故事,苏洵在他的一首诗《张仙赞》中记载,自己的两个儿子苏东坡和苏辙,就是张仙托梦送来的。苏东坡和苏辙两兄弟参加同一年科举考试,在同一考场上双双高中进士,一时轰动朝野。张仙也名声大振。

禄星从一颗普通星辰下凡人间,演化为读书人顶礼膜拜的科举考试神,摇身一变成为送子的张仙,最终成为福禄寿三星中不可或缺的一颗灿烂明星。

5、寿星手杖何用?

寿星也是由一颗星辰转化而来的,它在天文学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50度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其实很难看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寿星。

大家都知道,寿星手中有一柄手杖。《汉书·礼仪志》记载,东汉明帝在位期间,曾主持一次祭祀寿星仪式,还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会,与会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满70岁,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资格成为汉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后,皇帝还赠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魏晋以后,寿星的手杖产生了变化,斑鸠的王杖换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渐被削弱。据说桃木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过去象征特权的王杖,现在成了寿星手中祛病强身的长寿吉祥物。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汉以来沿袭的国家祭祀寿星制度。寿星被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从此大跨步进入民间,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6、寿星大脑门何来?

后来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的要数其硕大无比的脑门儿。山西永乐宫壁画中的寿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寿星形象。在永乐宫上千位神仙中,我们一眼就能将其认出,就是因为其那超级的大脑门儿。

寿星的大脑门儿,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的头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寿桃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特供的长寿仙果。传说是3000年一开花3000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儿。

湖南长沙有条寿星街,因这里曾有一座规模很大的寿星祠而得名。据地方志记载,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有寿星祠,一直持续到民国。由此向南100多里,就能到达真正的长寿福地——南岳衡山,也就是对联里经常讲到的寿比南山的南山。唐宋时期,山上建有大小寿星庙不下10座,山腰石壁上还留有历代名家墨宝,其中一幅最为出名,相传是出自宋徽宗之手。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读书人都称为“秀才”吗 ,他们有什么待遇和特权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古代的秀才被认为是读书人的通称,然而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可以称为秀才,他们也需要通过考试得到入学资格才能被称为秀才,秀才只是读书人通往仕途的第一步,很多人一生止步于秀才,并没有真正成官。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

  • 地府孟婆的前身是谁, 为何在在奈何桥煮孟婆汤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传说中人死后走过奈何桥的时候只要喝一碗孟婆汤就会忘记生前的一切,可能很多人在想,这个孟婆到底是什么人?她为什么要给人们喝这种汤呢?为什么熬汤的一定是孟婆而不是别人呢?其实这些都与孟婆的身份有关,那么地府孟婆真身是什么?这也是小编感兴趣的话题。1、地府孟婆真身是什么 孟婆在地府之中可能是个非常不起眼

  • 清华大学的名称怎么来的, 所在地原是皇家园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清华大学是中国大学中数一数二的学府,是所有学子的梦想学校,清华大学培养出诸多优秀人才,因此一提到“清华”就是代表着中国顶尖教育,那么清华大学的“清华”怎么来的呢? 清华大学为何以“清华”来命名?那是该大学所在地原为清代的皇家园林——“清华园”,所以就以园名作为大学名了。“清华园”之名,乃清代咸丰皇

  • “敲竹杠”是什么意思 ,“敲竹杠”故事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敲竹杠”一词被用来指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而“敲竹杠”这次的由来是什么呢? 清末,沿海一带贩卖烟土成风。有个狡猾的云南客商,经常以贩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云贵与江浙之间。因为他想的办法巧妙,所以从未被关卡查获过。原来,他在

  • “兔子不吃窝边草”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兔子不吃窝边草”现在用来告诫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坏事,也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下一句,但是很少有人熟知,因为它揭露了人性的险恶。 在清朝后期,政府腐败,没有作为,于是西方列强用火器打开中国的大门,于是爆发了战争。在战乱里,有人死去,而有人却发了大财,而胡雪岩便是其中一位。胡雪岩

  • 少林七十二绝技 :为什么少林七十二绝技难以学会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少林,在武侠小说中一直都是一个大门派,也是武学的发源地,少林有七十二绝技,但是能学到其中一绝两绝已经非常厉害了,为什么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始终无人学会。 写江湖的武侠小说,总是让人不自觉去对比角色的武功高低。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比如说独孤求败、阿青等等这样的绝世高人,那都是每一个时代无人能争议的天下第一

  • “老头子”竟然是纪晓岚称呼乾隆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现在常用“老头子”泛指老年男子,或是妻子对老年丈夫的爱称,其实“老头子”典出《清朝野史大观》,而且是纪晓岚用来称呼乾隆的。 乾隆年间,盛夏的一天,纪晓岚因为禁不住酷暑,脱了上衣,袒胸露乳坐在那里校阅书籍。正巧乾隆皇帝走了过来,纪晓岚来不及穿衣服只得躲到桌子底下,用桌布盖住身体。过了一会儿,他没

  • 古人为何喜欢在春节期间结婚和行房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的人们喜欢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甚至还喜欢在春节期间行房(又叫圆房,即性爱和受孕)。那么,古人为何喜欢在春节结婚和行房呢?我想不外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他们统计说,古人有相当一部分(大约有百分之一二十)是在新年初一到十五元宵之间举办婚事和合卺的;若是把春节期间再延长点,即广义的大年春节

  • 盘点世界八大海火车事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火车这一现代交通工具在带给人类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时发生悲剧。人类为获得旅行的速度和便捷,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价。自从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火车以来,铁路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旅行方式之一,随之而来的铁路事故也不断发生。1、1915年5月15日英国奎恩蒂希尔铁路撞击事故 1915年5月15日

  • 了不起的海盗:维京人的10大航海壮举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维京人 虽然身负海盗这样不甚好听的名声,但维京人绝非只会劫掠船只。开创了伟大而辉煌的维京时代的这群勇士同时还是了不起的航海专家。正是在航海的过程中,维京人有过不少迄今为人盛赞的壮举。1、商人 我们通常认为“维京时代”开始于公元793年,当时位于英国东北部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