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江湖神医赛华佗

江湖神医赛华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4/1/24 12:24:16

元朝末年,镇江有一个年轻人叫铁云,天生力大无穷,还会一些槍棒拳脚功夫,最让人赞口不绝的是他是个大孝子。铁云的父亲铁员有一年犯了心口痛的毛病,请了很多大夫都无法治好。最后有个跑的郎中说:“有一个人或许能救你父亲,那就是‘赛华佗’。”

铁云问,赛华佗是谁?郎中说,赛华佗是个异人,专治天下疑难杂症,他有个习惯,身边总是带着半截香。大夫又说,赛华佗行踪诡秘,谁也不知道他家住哪里、身在何方。铁云听了,十分着急,骑上宝马,在马脖子上挂了块牌子,写明寻找“赛华佗”,就出门找人去了。

铁云在外跑了三天,没听到赛华佗的半点下落。这天他跑累了,就走进一家酒楼,边吃饭边歇着。这时候,就见楼上抬下一个人来,是一个老头被卷在一张席子里,却还眨着眼睛。铁云见老头脸上有很多溃烂的地方,好像得了什么怪病。

铁云上前拦住,说:“只有死人才裹在席里抬出去,这老头还没咽气呢,你们这不是草菅人命吗?”他拿出钱来,把老头安顿在一间客房里,接着就要去请大夫。不料老头微弱地说:“壮士,我这是中了毒,你也不用找大夫,只需给我拿几味药来就行。”老头说出了几味很普通的药。铁云买来药煎好,让老头喝下,不过片刻,老头身上的溃烂果然慢慢地退了下去。

到了晚上,铁云和老头分榻而眠。半夜,铁云被一股淡淡的香味熏醒了,睁开眼一看,老头身上的溃烂已经全消,只见他正盘腿坐着,双目微闭,手上掐着半截香。

铁云心中一动,轻轻地下了床,问老头:“你可是外面盛传的神医赛华佗?”老头睁开眼,笑道:“神医不敢当,我的真名叫周铭。”

铁云心中大喜,正想说什么,窗户纸突然被人捅开,一股烟钻了进来。铁云叫声“不好”,他听说过这种伎俩,这烟一定是有毒的熏香,有人要暗算他们!铁云忙打出一支袖箭,只听外面“啊”的一声惨叫,铁云来不及多想,背起周铭就往外跑。

铁云背着周铭跑出酒楼,到一处平地才停下来。周铭感激不尽,对铁云说:“多谢壮士两次救了我性命,今生不知如何报答。”

铁云就趁机说了想请周铭为父亲治病的事。

于是周铭跟着铁云赶回家,到了家里,铁云的父亲还剩下一口气。周铭拿出赛华佗来点着,又拿出几根银针来,在铁员外身上几处下了针。结果,赛华佗还没燃完,铁员外就睁开了眼睛。

铁云父子对周铭千恩万谢,周铭却只要求他们千万别对人说他来过这里,铁云父子答应了。

几年后,天下大乱,铁云加入了一支抗元的义军。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从一个小小的士兵做到了将军,还跟一个叫朱元璋的义军头领结拜为兄弟。最后,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创立了大明江山,成了皇上。铁云被封为建威将军。

可是没过几年太平日子,铁云就看出不对劲来了--当初在沙场上生死与共的兄弟,一个个地被朱元璋找了由头,拖到了刑场。铁云心里憋气,成天在家喝闷酒。

这天,铁云散朝后正在家喝酒,家人来报,说有个干瘦的老头想见他。铁云正心烦,就说不见,家人却递过一个小盒子来,说是那个老头让转交的。铁云打开一看,见里面只有半截香。啊,难道来人是“赛华佗”周铭?这可有多少年没见着了呀!铁云马上让家人有请。等那个老头进来,铁云一看,可不正是周铭吗?

周铭进来看了铁云一眼,就说:“我是来还债的。当年恩公救了我两次,现在终于有机会报答了。”铁云纳闷道:“可我现在身体好好的呀!”

周铭却叹了口气,说:“你已经病入膏肓了!”

铁云不明白,但还是请周铭坐下来一起喝酒。几杯下肚,铁云就发起了牢騷,埋怨朱元璋不该滥杀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周铭在一旁没言语,他不动声色地掏出赛华佗,点燃后夹在两指之间。等铁云抱怨完了,他才说:“恩公,我就是来给你治这个‘病’的。你生性耿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可是祸从口出,刚才那些话要是传到皇上耳里,你还能活几天?你现在不等于是病入膏肓了吗?”

铁云听完一愣,再仔细一想,冷汗就下来了。周铭又说:“当年有人害我,是你救了我,可你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害我吗?”

铁云摇摇头,周铭就说:“我年轻时是开医馆的,没做几年就声名远播,抢尽了同行的生意。有几个同行对我恨之入骨,放火烧了我的医馆,我的家人都死在大火里了。我这才知道,人有点本事就会招人忌恨。从此我心灰意冷,漂泊,谁知他们还是不放过我,我只好东躲西藏,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每晚只睡半截香的时间……”

铁云听罢,不禁感慨万分:那些死去的功臣,不正像周铭一样吗?战功越多、权力越大,对皇位越有威胁,朱元璋就越盯着他……铁云正想着,突然“扑通”一声,从房梁上落下个人来。

铁云吓了一跳,上前一看,掉下来的这人十分眼熟,竟是皇宫里的锦衣卫,看来朱元璋也不放心自己呀!铁云肺都气炸了,转身就去取刀,周铭忙拦住他,说:“杀了他,你便没生路了,你全家人都得死!”

铁云的刀掉在了地上,周铭说:“我刚才点起的是迷魂香,在我们喝的酒里,我已下了解药。这锦衣卫中了迷魂香,一时半会儿醒不了。你把他送回家,就不要声张了。他在这里出了丑,你不杀他,还给他留了面子,他怎能在皇上跟前再陷害你呢?”

铁云一听,只能如此了,就吩咐家人把那锦衣卫用轿子送到他家里。送走了锦衣卫,周铭对铁云说:“躲过了这次,逃不过下次,你这病要及时下药了。”

铁云犯愁道:“这‘病’只怕是绝症,怎么下药呢?”

周铭说:“药方已经开好了,就在我手里。”他展开手,手心里写了一个“隐”字。铁云皱眉道:“你是说,要我辞官归隐?”周铭点点头,说:“只是这药方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药引子,我去寻,你一定要等我。”周铭说完,就急匆匆走了。

第二天铁云上朝,见朱元璋对自己如往常一样,看来那个锦衣卫果然没出卖自己,也就放心了。

又过了几天,朱元璋交给铁云一个任务:大臣何健谋反,让铁云做监斩官。何健和铁云一样,也是在战场上为朱元璋卖过命的兄弟,他怎么可能谋反呢?

铁云闷闷不乐地回到府中,老家却有人来报丧,说铁云的父亲犯了心口痛的旧病,一口气没上来,死了。铁云悲从中来,立刻向朱元璋报丧,说要回乡守孝。守孝是大事,朱元璋只好让铁云回去。监斩的事,自然就作罢了。

铁云一路上马不停蹄,回到家乡,父亲的灵棚早就搭好了,铁云进去大哭了一场。可是等到晚上,从灵堂后面转出个人来,对铁云说:“我儿可好?”铁云一看,竟然是父亲!

铁员外说:“儿啊,我就是那个药引子呀!”这时,周铭也从后面转了出来,说:“恭喜恩公,终于脱身了。”铁云这才明白周铭的苦心,可还没等他高兴起来,周铭又说:“眼下还有一关要过,皇上一定会派人来,名为吊唁,实是看令尊的生死。到时候令尊必须死过去一次,才能瞒过他们。”

铁云问:“死过去容易,可事后怎么活过来呢?”周铭叹了口气,说:“难就难在这里呀!”

周铭说,人的膏肓两处是药力最难达到的,也是最薄弱的。如果在膏肓之间插进银针,只要分寸得当,人便如死了一样,却还有一口气在丹田,这样便能瞒得过来吊唁的人了。不过周铭也有忧虑:“这种假死不能持久,只能在赛华佗内,过了赛华佗时间,人便会由假死变成真死。”

铁云心想,吊唁的哪有呆得久的,赛华佗时间也够了。

果然不出周铭所料,不到三天就来了朝廷的快马,大太监索震代表皇上前来吊唁。索震在棺前哭了几声,起身摸了摸了铁员外的身子,果然手脚冰凉。索震想了想,吩咐身边的小太监:“点起一炷香来,我要好好瞻仰瞻仰老人家的遗容。”

香点起来后,索震就拉了把椅子,坐在棺旁看着。那炷香点燃后冒出一股异香,一会儿就飘满了全屋。屋里的人闻到香味,都觉得鼻子里痒痒的,一忍再忍,可到最后都忍不住了,纷纷张嘴打喷嚏。原本肃穆的灵堂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喷嚏声。

铁云暗自吃惊,这一招可真够毒的!这种香叫“贼难逃”,专门对付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只要闻到香味,就会憋不住打喷嚏。万幸的是,铁员外被扎了银针后,如同昏死一样,才没打喷嚏。又过了一会儿,索震点燃的那炷香烧下去了一大截,他还没有要走的意思。铁云的心又悬了起来:父亲只有赛华佗的命,索震真要耗下去,可怎么办呀?

正在这时候,索震突然张开大嘴,也打了个喷嚏。原来,他刚才用的是憋气功,现在他那股气憋完,也忍不住打开喷嚏了。索震觉得失礼了,干咳了一下,站起来说:“人死不能复生,铁将军节哀吧。”说罢领着小太监往外走,铁云忙送他们出门。

等铁云回来,就见老父亲已坐起在棺材里,周铭在一旁说:“好险,再多停留片刻,这假丧可就成真丧了。”铁云忙给周铭跪下,谢他的救命之恩。周铭把铁云扶起来,说:“你的将军是当不成了,如不嫌弃,可随我学医,治病救人。”

接下来,铁云给父亲风风光光地办了丧事。按朝中的规矩,大臣死了父母,要在家守制三年。铁云便在父亲的坟旁搭了个棚子,不到一个月,棚子里就没了人。

一晃三年过去,铁云这三年没有出现,谁也没多想。可三年后,铁云也没回京城,朱元璋突然就想到了他,派人到他家乡去看看。派去的人回来却说,早就不见铁云的踪影了。

朱元璋这才知道上了当,立刻摆驾到了铁云的家乡,让人把铁云父亲的坟挖开。等打开棺材,见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三根草。大太监索震呈上那三根草,本以为朱元璋会龙颜大怒,不料他一看这草就呆住了,哆哆嗦嗦地接过来,看着看着,竟流下了眼泪。

原来,这三根草是大有来头的。当年朱元璋领着铁云、汤和常遇春这一帮兄弟,生里来死里去,好得跟亲兄弟一般。一次,朱元璋提出要和他们结拜。拜把兄弟,必须有三炷香,可那时候兵荒马乱,一时间连半截香都找不到。众人就堆起一堆土来,以草为香,插上三根草棍就结拜了。

现在朱元璋看到这三根草,一下子把过去的事都想起来了。想想这些年,为了稳固江山,老兄弟杀得也不少了,除了铁云,就没剩几个了。朱元璋叹了口气,吩咐下去,把棺材还原。回到京城后,朱元璋也没再追究铁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马虎判官巧断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明朝万历年间,在苏州城有一个名叫张东的才子,他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晓。可是他却有一样最叫人头痛的毛病,那就是马虎。写诗作词,怡情适趣倒还罢了,最可笑的就是他在前年的会考上,主考的学政大人出题——何以修身。张东笔走龙蛇,没用半个时辰,一篇关于君子如何修身养性,齐家平天下的文章就做成了。

  • 剃头匠失手成名医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清朝年间,邓州城里有个五十多岁的剃头匠,名叫张宗顺,此人自小投师学艺,尽得师父真传,加之他聪慧伶俐,刻苦钻研,而立之年便在城里小有名气。几十年过去,他的剃头手艺日臻精湛,刀法娴熟,炉火纯青,特别是他操刀刮胡子那一手漂亮活儿,更令人拍手叫绝,不但让人觉得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享受,而且就连满脸硬茬子的络腮胡

  • 赤炭马浴身破奇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雍正三年,这一年的大暑正是农历六月初一,刚刚上任七八天的建州知县程文鹏正坐在县衙与师爷闲聊,忽然捕快彭健匆匆跑来说:“秉报大人,城南门外不知从哪跑来了一匹赤炭马,只站在城门前奋蹄嘶鸣,所有人都近它不得,轰又轰不走,拉又拉不住,守城军士不知该怎么办,请大人定夺。” “噢?”程知县来了兴致,对师爷

  • 徽宗镇海封妈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北宋末年,朝廷破大辽,伐田虎、王庆,征方腊,军费开支大增,财政匮乏,又值金兵开始向南挺进,人心惶惶,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宋徽宗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谕谏议大夫安焘出班奏道:“如今金兵南下,兵荒马乱,只可利用海上通道,北上高丽,互通有无,以补国库之不足。”宋徽宗听了安焘的话,觉得十分有理,就决心

  • 穷秀才巧遇永乐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野史秘闻

    永乐年间,有个秀才进京赶考,因为盘缠不多,路上半吃半饿。有一天,他正走得肚子咕咕叫时,刚好有个妇人送饭到田头给丈夫吃。秀才看着香喷喷的饭菜,直流日水,但又怕丢面子,不敢讲,只好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问一个做农人:“请问阿兄,前面多远才有村庄?” 这个农夫看秀才的模样,问他饭吃了没有。秀才说;“小

  • 丁知县审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从前,永嘉县一位新上任的丁知县,他性情刚直,为官清正,办事认真。一日,丁知县坐在大堂批阅诉状,突然门口传来一阵争吵声,抬头一看,见一个后生和一个乡下人拼死命争夺着一只大白鹅,边骂边走进公堂来。丁知县喝问道:“你们两人为何在此大吵大闹?”那后生抢先说:“老爷在上,我住在东门城门头,早上拿米糠在门口喂鹅

  • 宋江巧计闹县衙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宋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一次,他看见有位老大娘坐在街上痛哭,走上前去一问,原来这位老大娘只母女二人,靠女儿小梅卖唱为生。今儿早上,新上任的知县从街上经过,看到正在卖唱的小梅有几分姿色,便叫衙役将她抢入县衙去了。老大娘孤老无靠,因而伤心不已。宋江听了老大娘这番哭诉,心想:这位新知县刚上任就为非作歹,公

  • 海瑞巧治胡公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野史秘闻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这“白米”、

  • 李逵明断通奸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野史秘闻

    李逵在梁山把守黑风口,没事的时候,就好前山后山地游玩。有一回,随阮小二驾船入湖,在湖上看了阵子打鱼的,喝了一夜酒。第二天,又翻过山到东阿县城去玩。水泊周围的几个县,都和梁山有来往,相安无事。李逵见县衙门前围了许多人,他走近一问,才知道县官问官司。李逵就大步走上了大堂。李逵一看,原告是个五十多岁的婆婆

  • 包公智判闻香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快来临了,在凤陽府定远县府的衙门深处,包公正与夫人在内衙商量过年的事,他在仕途几十年,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他一生没有什么爱好,惟一喜爱就是灯谜,他准备在元宵佳节,到城隍庙去设灯谜,让市民来猜,与民同乐。这时,有人前来击鼓鸣冤告状,包公马上升堂,看见阶下跪着一个肥头大脑的乡绅,扭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