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史上奇闻:能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春秋怪杰

春秋史上奇闻:能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春秋怪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10 更新时间:2024/1/28 19:51:32

《吕氏春秋·审应览·重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代多战事。一次,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密谋泄露,莒国方面闻讯,很快做了迎战齐国的准备,自然这仗就不好打了。莒国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安丘、诸城、沂水、日照、莒县一带,都城在今山东莒县。

齐桓公很郁闷,找来管仲聊起此事,说:“我跟管仲先生商量讨伐莒国的事情,商量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真是不可思议,是谁泄密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道:“这事是很蹊跷,看来在我们的周围一定潜伏着高人。”听到这里,齐桓公恍然大悟,说:“哎呀!我想起来了,那天有个服劳役的人好几次仰起头看我们,难道就是那个人?”为了找到这个人,管仲不动声色。他下令重新开工,那天参加劳动的人必须全部参加,不得顶替。果然在工地服劳役的人中,有一个叫东郭牙的人气度不凡。管仲一看,断言道:“一定是这个人了。”于是,管仲马上让负责礼宾的官员,把东郭牙请来。

等到这位东郭牙先生迈着方步,从台下拾级而上,来到他们面前时,管仲很客气地问道:“你就是那个泄露我们讨伐莒国计划的人吧?”那东郭牙面无惧色,对此也不隐瞒,只见他坦然答道:“没错,是我。”管仲说:“我们并没有说要讨伐莒国,您为什么说我们要讨伐莒国呢?”东郭牙先生回答道:“我听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猜测。我是自己猜测到的。”“我们又没有说过要讨伐莒国的话,您凭什么猜测的?”管仲对之很是好奇。东郭牙从容地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部表情:欢喜开心,是参加宴会的表情;愀然凝重,是流露哀痛的表情;怒气冲天、手脚僵硬,是发动战争的表情。那天我远远望见您在高台上,就是怒气冲天手脚僵硬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要发动战争的表情。您大张嘴巴,而不是紧闭双唇,说的就是‘莒’字(在春秋年代齐国一带“莒”字读ga一类的音)。您举起手臂,指的又是莒国的方向。我就暗暗猜想,诸侯国对齐国不服的,就只有莒国。因此,我就告诉别人,你们准备讨伐莒国。”

春秋时期的这段著名的对话原文是这样的:管仲曰:“子何以知之?”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是以知之。”管仲曰:“何谓三色?”曰:“欢忻爱说,钟鼓之色也;愁悴哀忧,衰绖之色也;猛厉充实,兵革之色也。是以知之。”管仲曰:“何以知其莒也?”对曰:“君东南面而指,口张而不掩,舌举而不下,是以知其莒也。”。“目者、心之符也,言者、行之指也。夫知者之于人也,未尝求知而后能知也,观容貌,察气志,定取舍,而人情毕矣。”《吕氏春秋》对这件事的记载,到此就转入了发议论的环节,赞扬东郭牙不用耳朵,却能听出意思,批评齐桓公、管仲善于隐藏却不能保守住秘密。最后发出“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的感慨。

东郭牙真有两下子,堪称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史上的第一位肢体语言专家了。管仲认为东郭牙无疑是个奇才,就向齐桓公推荐了此人。管仲还曾说到自己的“五个不如”,其中一个“不如”的对象就说的是东郭牙。管仲是这样说的:“对各种进退有序的朝班礼仪,我不如隰朋,请让他来作大行吧;开荒种地,充分发挥地利,发展农业,我不如宁戚,请让他来作司田吧;吸引人才,能使二军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子城父,请让他来作大司马吧;处理案件,秉公执法,不滥杀无辜,不冤枉好人,我不如宾胥无,请让他来作大理吧;敢于犯颜直谏,不畏权贵,尽职尽忠,以死抗争,我不如东郭牙,请让他来作大谏吧。你若想富国强兵,那么,有这五个人就够了。若想成就霸业,那就得靠我管仲了。”

管仲的这段话出自《管子》,《吕氏春秋·审分览》对此也有记载。东郭牙尽管是靠管仲推荐做了大官的,但遇到事情很有大局观,一点也不偏袒自己的恩人管仲。当时齐桓公欲立管仲为“仲父”,东郭牙曾反对说:“以管仲之能,乘公之势以治齐国,得无危乎?”。这件事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齐桓公对群臣说:“我准备立管仲为仲父。赞成的进门后站在左边,不赞成的进门后站在右边。”东郭牙在门中间站着。桓公说“我要立管仲为仲父,下令说;‘赞成的站左边,不赞成的站右边。’现在你为什么在门中间站着?”东郭牙说:“凭管仲的智慧,将能谋取天下吗?”桓公说:“能”。“凭他的果断,是敢于干一番大事的吧?”桓公说:“敢。”东郭牙说:“如果他的智慧能够谋取天下,果断足敢干成大事,您因而就把国家权力全部交给了他。以管仲的才能,凭借您的权势来治理齐国,您难道没危险吗?”桓公说:“说得对。”于是就命令隰朋治理朝廷内部的事务,管仲治理朝廷外部的事务,以便使他们相互制约。

东郭牙的确很可爱,他后来成了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谏臣,是齐桓公时期的五杰之一。在今日山东淄博的管仲纪念馆的管仲祠内,汉白玉质管仲塑像威严肃穆,眉宇间、神色里、举止中尽洒名相气度。左右配有六重臣汉白玉塑像,分别是鲍叔牙、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东郭牙生前与管仲共辅齐桓公成就霸业,身后与管仲同享万世之敬仰,其人生也够辉煌了。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前蜀后主王衍与大臣娇妻偷情 无耻皇帝国破人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中国古代皇帝荒淫无道者如过江之鲫。但这位皇帝,连手下大臣的媳妇也不放过,最终落得个国破人亡的可悲下场,就堪称空前绝后了。这位皇帝就是前蜀后主王衍。王衍即位时才19岁。虽然年少,却是很懂享受。他将朝政委托给太监宋光嗣、光葆、景润澄、王承休、欧阳晃、田鲁俦等人打理,自己大兴土木,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宣华苑,

  • 南明弘光帝有多荒淫:当众将幼女演员强奸致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1645年的南京,初夏夜里,天空沉沉的深碧。暗阴夜空中,璀灿群星的光亮,皆为奉先殿周遭无数大红灯笼所发的强光所夺。 殿内,软榻上斜倚着一位肥胖的男人。距他不远处,坐着个一脸大胡子的老头。 巨胖男人是南明的弘光帝;长髯老头,乃大名鼎鼎的无良文人阮大铖。 二人聚精会神,正十二分沉迷地欣赏着阮大诗人

  • 古人也爱起绰号:揭秘宋朝历史上的那些八卦外号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野史秘闻

    曾经很傻很天真以为古代人的都很严肃,个个正襟危坐,人人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后来的后来,我终于知道了,他们和今人一样,摆卧乌龙、侃八卦,传播小道消息。今天是昨天的写照,历史是现代的延续。论起大宋天朝给人起外号的功夫和想象

  • 秦始皇本来就想废长立幼?胡亥其实并没有纂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

  • 玄宗之后唐朝皇帝:竟没有一个正常册立的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野史秘闻

    唐自肃宗张后之后,未尝有正位长秋者。史所载皇后,皆追赠;其太后,则皆所生子为帝而奉上尊号者也。宪宗以郭汾阳孙女为妃,既为令族,又有淑德,可以正位矣。乃以其宗强。恐既立之后,后宫不得进,遂终身为妃。自后人主皆不立后。然文宗崩,既有太子,仇士良等废之而立武宗。武宗崩,既有皇子,诸宦官废之而立宣宗。宣宗崩

  • 潘金莲的含冤千年:本是名门淑媛婚后贤淑善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野史秘闻

    在小说《水浒传》里,潘金莲是个有名的淫妇。其实,历史上的潘金莲,出身于大户人家,根本不认识西门庆这个人。婚后的她贤淑善良,却无端被人讹传成红杏出墙、“与人苟合谋杀亲夫”的“荡妇”。她的夫君武大郎也很冤:明明凭自己的努力当上县令,却硬被说成“走街串巷卖炊饼”的“三寸丁谷树皮”,还被戴了一顶“绿帽子”。

  • 宋徽宗时期的奇异景象:为搜集奇石船难事故频发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野史秘闻

    那些活不下去,或者怀抱发财梦的,个个都铆足劲,四处找奇花异石。有一次,有人为了把一棵古树献给徽宗,临时改造大船,将树运进都城。可路上遇到了风浪,树枝和船交缠在一起导致沉没,整船人无一幸免。而这一船难,在当时不过是无数船难中的一件,对宋徽宗来说,根本不算啥大事儿。 宋徽宗最喜欢奇花异石,平日里有事没

  • 康有为郭沫若辜鸿铭等名人为何都喜欢娶日本女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一代文豪 郭沫若的异国情缘,成为他心里永远的痛。1892年,郭沫若出生在四川乐山沙湾镇。1914年7月,他22岁时留学日本,进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预科毕业后转入了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攻读医学。佐藤富子1895年出生在日本仙台,其父亲佐藤右卫门是基督教牧师。佐藤富子21岁那年,母亲佐藤初没跟女儿

  • 迷倒两位皇帝的唐朝美女歌女:在幽怨中吐血而亡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野史秘闻

    红红的希望见见破灭,知道此生恐怕再也见不到韦青了,她把愤恨都发泄到歌声中,唱得声嘶力竭、嗓子沙哑。在皇帝的一次宴会上,她用尽全力高歌不已,直到吐血而死。一代女歌星,就此香消玉殒。 唐朝是个等级分明的社会,这一点在歌妓的问题上也不例外。唐朝的歌妓一共分为三等,最高一等出场费高,对客户也挑剔,通

  • 怪人辜鸿铭:骂没有辫子是畜生自己却率先剪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野史秘闻

    在近代中国学界文坛上,有一大怪人,尊崇他的誉他为“怪杰”,诋毁他的称他为“怪物”,这个人就是狂儒、怪杰、拖长辫的北大教授:辜鸿铭。辜鸿铭,祖籍福建厦门,1856年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一个橡胶园里,自小俊敏的他被在当地传播基督教的苏格兰传教士布郎赏识并收为义子。知识渊博的辜鸿铭,一生共获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