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令人惊奇的官场应酬:契丹多次喝死外交官

古代令人惊奇的官场应酬:契丹多次喝死外交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99 更新时间:2024/1/19 22:01:02

近日,中部地区一位市长自己“爆料”,一年有日程安排记录的饭局超过1500多顿,平均一天四五顿,陪人喝酒宴会,实在吃不消。咋舌之余,联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官场,竟然有官员喝酒醉死。

五代时,中国北方契丹所建立的辽朝对当时中原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晋、后汉以及北汉几乎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政权,所以,这几个政权想方设法地讨好契丹统治者。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记载,公元951年,后汉灭亡,节度使刘崇在晋阳建立了北汉政权,为了能与后周抗衡,他极力与契丹人套近乎,不断地契丹派出使者请求结盟、庇护。

契丹统治者一边接受北汉的援助请求,一边还与后周“眉来眼去”,还派人去祝贺郭威成功上位,即位大周皇帝。对于契丹首鼠两端的做法,后周与北汉都知道,但是谁也没办法,谁叫它实力强呢。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四月,契丹主辽穆宗派人告诉刘崇说,大周的皇帝郭威派特使来契丹访问,答应只要辽国同意和周朝建交,此后每年周朝赠送契丹十万缗的巨款。

刘崇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契丹人在亮底牌、抬价码啊!——既然要依靠契丹抵御大周,出的价码当然不能低于周朝的十万缗了,好在,有十二州的百姓来承担赋税。

于是,“北汉主使郑珙以厚赂谢契丹,自称‘姪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请行册礼”。仅从这行字里,就不难看出,北汉对于契丹的巴结讨好达到什么程度!

“特使”郑珙是什么人?他是北汉皇帝的心腹大臣,职务是礼部侍郎、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您想北汉皇帝都称契丹皇帝为“叔皇帝”了,绝不可能派个一般官员出使契丹担负重大使命的。但是,郑大人怎么也没想到,这趟差事竟使他客死异乡。

正史如此记载:“辛未,北汉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郑珙卒于契丹。”实际情况是,郑珙暴毙身亡,死时肚肠腐烂。堂堂宰相出访,却暴死在邻国,这是多大的外交事件啊!——郑珙到底是怎么死的?是病死?还是被毒药暗害?

郑珙是喝酒醉死的。契丹人好酒,以酒池肉林为时髦。当时的契丹君主耶律璟,不管寒冬还是盛夏,只要高兴,便去游猎,游猎之时必须喝酒,每次游猎、喝酒都要玩七昼夜才肯罢休。

而且,他还喜欢搞宫廷Party,喝酒如牛饮,接近黎明时才允许散场,什么政务也不管,只顾呼呼大睡,常常是一睡睡到中午,为此得了个“睡”的雅号。上行下效,契丹国上上下下都“以能喝酒为荣,以不善饮为耻”,酒化相当浓厚。

郑珙到了契丹,又是送巨款又是表达无限敬仰之意,契丹皇帝特高兴,接待的规格很高,酒啊肉啊,成缸成堆的上。郑珙当然知道契丹习俗,不喝酒就是不给契丹人面子,生性蛮横的契丹人能当场翻脸,所以契丹人的酒一定得喝,而且,最好是“能喝八两喝一斤”。

再说,郑大人是带着使命而来的,有求于人家,不喝酒,人家根本就不理睬你。郑珙身材魁梧,在北汉也算酒名赫赫,但是契丹人来势太猛了。契丹大臣们争相邀请聚会喝酒,郑珙一个也得罪不起,照单全喝。

于是,喝了皇帝的喝大臣的,喝了大臣的再陪皇帝喝,古人有句话“舍命陪君子”。果然,在契丹宫廷的宴会中,郑大人喝了超量的酒,醉倒而归。第二天,郑珙肚肠腐烂而死,“舆尸而复命”——这的确是“因公殉职”了! 之后,契丹果然派军队协助北汉进攻后周,但是,大搞金元外交、拼命喝酒也没有改变历史走势,北汉即使有着强大的契丹军事援助也没有蹦跶多久,最终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被宋太宗给灭掉了,前后有国29年。

据史料记载,在契丹人的宴会上,被灌酒醉死的外交官还不止一个。契丹人不仅自己嗜酒如命,而且还逼迫客人狂喝乱灌,或许,这也是辽国政治没有大建树的一个原因所在。

可叹的是,冤死了那些个醉死在公宴上的官员。明明知道吃喝之风“喝坏了政风喝坏了胃”,但不喝又怕伤感情,怕成另类,怕完不成手头工作挨批遭骂。这一点,古今可谓异曲同工。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要归顺杀父仇敌蜀汉?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夏侯渊是曹魏名将,可是在定军山之战,中了法正的计谋,被黄忠杀死。多年之后,他的儿子夏侯霸也成长起来,成为对抗蜀国的一员悍将。可是在夏侯霸晚年,却离开祖国曹魏,主动投降了有着杀父之仇的敌国蜀汉,这是怎么回事呢?夏侯霸一生比较坎坷。在夏侯霸三十来岁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夏侯渊在定军山和黄忠的交战中失败死去,

  • 李治与武媚娘不伦恋情:李治与武媚娘相差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这让唐太宗

  • 揭秘:康熙下令绞死的一位贪官居然半夜复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噶礼,满洲正红旗人,是康熙时期颇有名气的官吏,勤于政事,工作效率高,很得康熙青睐,官职一路上升,一直做到两江总督。然而,噶礼这人却有个让老百姓无法容忍的毛病:贪污,暴戾,对百姓对下级都很残忍,“贪婪无厌,虐吏害民”。康熙喜爱他的才干,因此对噶礼的劣迹,一直容忍着。但噶礼一直在突破康熙容忍的底线,例如

  • 民国趣闻:风水先生揭秘袁世凯为何当不了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野史秘闻

    这位风水先生对袁克定说:“紫禁城经元初建,又历经明清两代的修葺,其设计与结构,气足神圆,可保皇帝江山万代。唯有新华宫门气散而不聚,正位之后,难免出现一些波折。” 袁世凯在闹帝制的时候,曾于新华门左侧修了一个厕所。老同盟会会员,当时的国会议员、国民党政府国史馆馆长刘成禺,曾写了《洪宪纪事诗本末》一书

  • 皇帝的修仙之路:求仙炼丹的皇帝缘何多是短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野史秘闻

    历朝历代的皇帝,在权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之后,无不梦想着寻找长寿甚至是长生不老的秘方,以期永掌天下大权,享尽荣华富贵。可这些皇帝们非但没有“长生不老”,反而以短命者居多。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过30多岁,所谓的秘方究竟是“长寿秘方”还是“短命秘诀”呢?尽管如此,帝王们还是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各种努

  • 诸葛亮用人上的几大过失:孔明用人犯了哪些错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野史秘闻

    诸葛孔明的睿智历来为世人敬仰,而他一生所采取的用人策略更是值得后人借鉴。员工对于企业管理十分重要,他们是企业的基石和后盾,更是企业各项制度的直接执行者,直接决定着企业发展和命运。因此,学会用人之道,是每个管理者的必备素养。人员并非只是招收进来就万事大吉,还需要进行管理和培训,以便其更适应企业的需要。

  • 揭秘:宋真宗赵恒的皇后真的是刘皇后刘娥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宋真宗赵恒的一生中曾经立有五任皇后,但在这五人之中,独霸真宗之宠爱,独享后世之荣耀,独具深谋之心计者,唯刘氏也。那刘皇后到底是如何获得赵恒之青睐,并是通过什么手段登上皇后之宝座,她对宋朝政局的影响有那些呢?且随小编一同走进刘娥刘皇后,看看她那神秘又传奇的一生。 首先,先来看看刘皇后出身如何,她是如

  • 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为什么多数是娱乐圈中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历史上有人将张宗昌冠以民国风流将军,其实,这是对“风流”的误读。张宗昌应为民国最荒淫无耻将军才名符其实! 张宗昌,奉系军阀头目之一,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这位民国时期的“张三多”幼年家境贫寒,18岁闯关东,当过胡子,武昌起义后投

  • 古代润笔轶事:司马相如因《长门赋》得黄金百斤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野史秘闻

    为人题诗、作文、写字或者绘画,因为人情往来,多少总有些酬劳。这份酬劳,古人称之为润笔。润笔一词,出于《隋书·郑译传》。隋文帝赐宴郑译于醴泉宫,“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世便称“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 古代没有稿费制

  • 庚子年会出大事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庚子年出过哪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野史秘闻

    六十甲子一循环,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庚子年都发生了什么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1960庚子年:中国开始了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东风1号发射成功。非洲17国相继宣布独立。美国正式介入越南战争。智利发生9.5级大地震,14万人死亡。 1900庚子年: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