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民间故事:赵范讨饭

民间故事:赵范讨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61 更新时间:2023/12/19 17:06:21

有个老头姓赵,单名一个范字。这赵老头早些年做过假和尚,因为那时候闹饥荒,为了讨口饭吃,他就想到了这个方法。

那一年,赵范来到一个小村庄,这庄子里有百十户人家,他就挑了个大宅院,走了进去。这家宅子的主人姓,庄子里的人都叫他王老憨。王老憨家里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王小一、王小二、王小三。可认识王老憨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四儿子。其实啊,这四儿子就是他们家养的一条大黄狗,因为平时能帮王老憨看家护院,所以深得王老憨喜欢,叫它四儿子。赵范一进王老憨家,就赶上王老憨和他四儿子大黄狗说话呢:“四儿子,今天咱们家改善生活,吃蒸馒头,待会儿啊,我也给你吃一个。”

吃蒸馒头其实不算什么,但闹饥荒那会儿,别说馒头,连窝窝头都吃不上。说是蒸馒头,其实呀,就蒸那么几个,家里的人,每人能分上一个,就算不错的了。赵范听见这话,赶紧把话接过来:“阿弥陀佛,施主真是仁德,想这天地间的万物都是一般的平等,施主竟能认这狗儿做儿子,想来施主是极有善缘的啊。”就这么几句奉承话,就管用了。怎么管用了啊?那时候的人本来就善良,看到要饭的,逃荒的啊,都会帮上一把。王老憨一看来了个和尚,马上拿出三个馒头给了赵范。

这一下,赵范倒是心满意足了,可是气坏了仨儿子。怎么呢?您想啊,本来馒头就不多,赵范一下就要去了三个,这小哥仨儿吃什么呀?王家这小哥仨儿也都很淘气,等赵范一走,王小一就跟小二、小三说:“看见没,这活儿好啊,剃了光头,披个床单子就行,待会儿咱们就这么办……”

等到了这天下午,因为庄子里有个老人去世了,王老憨就带着媳妇去那家帮着做点事情,打打下手。小哥仨儿见机会来了,马上找出剪刀,准备剃光头,做和尚。小孩子哪会剃头啊,头发是剃了,但是没剃光,哥仨儿的小脑袋上全都剩下了几绺头发,左一块右一块的,跟被驴啃过的草地似的。

接下来,哥仨儿开始找“袈裟”了。家里没有多余的床单了,但王小一有办法。他打算用面袋子改,面袋子是用白布做的。小哥仨儿就把白面口袋剪开,脱光了衣服,披在身上。最后,王小一跟小二和小三说,有这样的好事,咱们得带着四儿大黄狗啊。于是他们也给四儿做了件衣服,然后一起帮着四儿剃狗头。忙了大半天才剃完,瞧那四儿脑袋上一根毛都没剩,连胡子都给拔了。等到都忙完,天也黑了,小哥仨儿美滋滋的带着四儿出去显摆去了。

小哥仨儿带着四儿到了老人去世的地方,没从正门走进去。从哪儿进去的?跳墙。小哥仨儿倒是能爬到墙头上,四儿爬不上去啊,四儿晃悠着大秃头在墙底下急得直转悠。小哥仨儿也没管四儿,直接就跳下去了,跳是跳下去了,可是等小哥仨儿站稳了脚跟,定眼一瞧,全都傻眼了。怎么了?他们发现赵范和尚也在院子里,而且就在他们眼前。

原来,赵范和尚从王老憨家出来就到这家了,这家的主人要留赵范在老人家的灵位前念念经,超度超度。赵范一口答应了。他想得好啊,等到夜深了,大伙都散了,他就偷偷地把祭品吃了,吃完就跑。

这会儿,赵范正假装念着经文呢。他念的声音小,别人都听不见,是这么念的:“老人家啊,您走好啊,您可别跟我一般见识啊,我这是糊弄人呢,绝对没有糊弄鬼的意思,千万别跟我计较啊。佛祖爷爷呀,您赶紧派几个神仙把老人家接走吧,大伙儿也赶快散了吧,散完了,我好开饭啊。”

赵范正念着呢,只听“扑通”一声,小哥仨儿从墙头上跳下来了,赵范也是做贼心虚,再加上那时候没有电灯,四周黑糊糊的,又是在超度老人的时候,突然从天上来了三个穿白袈裟的小和尚,还冒着白烟。这哥仨儿穿的是白面口袋,那玩意儿,一抖,能不冒白烟吗?赵范哪见过这个,吓得赶紧跪下就喊:“恭迎神仙爷爷!恭迎神仙爷爷!”小二和小三年龄小,一见这阵势,吓傻了。王小一有主意啊,他一看眼前的情形,再一看祭品,赶紧装模作样地说:“老头,别行礼了,赶紧把那个烧鸡拿来,我尝尝,在天上总想吃,就是吃不着。”赵范也是吓糊涂了,没多想,就把烧鸡递给了小哥仨儿。

小哥仨儿吃得这个香啊。王小一一边吃,一边小声说:“吃完了咱们三个就跑啊。”正说着,四儿大黄狗进来了。它怎么进来的?四儿在门外望了半天了,瞧见里边人多,没敢进。这会儿看见小哥仨儿吃得正香,禁不住诱惑,就跑进来了。

它这一跑进来不要紧,当时就吓晕过去三个老太太。四儿那造型,披着个白面口袋,光着个狗头,大白天的也吓人啊。大家伙儿一害怕,一起哄,把四儿也吓着了,它也顾不着吃烧鸡了,赶紧跑到主人王老憨的身边。

王老憨一看这个怪物冲自己来了,吓得赶紧跪下磕头。正好被王小三看见了,王小三是个本分的孩子,他急得赶紧喊:爸爸呀,爸爸呀!你怎么给它磕头啊!它是您四儿子啊……

历史上的赵范:

赵范,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人,在汉末担任荆州的桂阳太守。后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推荐刘琦担任荆州刺史,又南征荆州四郡。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望风而降。后来赵范被偏将军赵云取代担任桂阳太守,这时候,赵范的樊姓嫂子守寡,外貌有国色天香的姿态,赵范希望能促成樊氏和赵云的婚事。

赵云推辞说:“我和你赵范同姓,你哥哥就像我哥哥一样,所以和你嫂子结合似乎不妥。”于是很坚持的推辞他。当时有人劝赵云容纳她当自己妻子,赵云说:“赵范其实是被迫投降,他的心思并不可测,天下好的女性不少,我何必真的要如此呢?”最后还是没有娶樊氏。最后,赵范果然像赵云所料,有异心,逃走了,赵云丝毫不介意,后来赵范不知所踪。

标签: 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聚宝盆吉祥的寓意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民间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聚宝盆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一个宝物,传说明初沈万三致富原因是由于拥有聚宝盆。那聚宝盆有着怎样的民间故事呢?它有着怎样的寓意?带着这些疑问,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聚宝盆相关的只是吧! 聚宝盆的民间传说故事: 羊庄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神奇之传说,其中沈井村“聚宝盆”之说传遍大江南北。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民间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野史秘闻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什么意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又作“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是一句老少皆知的俗语,用来比喻必然发生、无法阻挡的事情。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民间故事是什么?今天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民间故事: “天要下(落)雨,娘要嫁人”,这本是中国民间老百姓的一句俗话,用来比喻必

  • 金蛋树的由来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民间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野史秘闻

    贪心有时候得不到好的结果,反而失去了本来已经拥有的事物,而我国的先贤是得长有智慧的,通过很多的故事来告诉我们的这些哲理,那关于金蛋树的来历你是否听说过?今天小编为你带来金蛋树的民间传说! 金蛋树的民间传说: 从前,在一座村庄里,住着母子俩。儿子名叫明子,聪明英俊,热爱劳动。可明子家里很穷,最大的

  • 中国古代民间小故事:孝顺女智斗不孝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野史秘闻

    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一些民间的小故事,那么今天小编为你带来《孝顺女智斗不孝子》这个中国传统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民间小故事吧! 古时,有一个老人,夫人早亡,膝边有二男一女。女儿出嫁了,儿子儿媳倒也孝顺。老人手头尚积有些金银财宝,安享晚年,丰衣足食。 一日,两个儿子要求父亲将金银细软分给他

  • 民谣:南京不打五更鼓,安庆不做彭知府是何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有句俗话说:南京不打五更鼓,安庆不做彭知府。请问,南京不打五更鼓,何出此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相传南京古时年年闹水灾,有人便向一财主借了一个金盆投入水中,从而“镇”住了水灾,因财主要求金盆在当天五更鼓后归还,为了平息水灾南京便不再敲打五更鼓。 古时安庆流传有民谣:“南京不打五更鼓,安庆不做彭

  • 刘三姐的故事 刘三姐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人们对其无比喜爱,有关她的故事与记载很多,更是在每年的三月三当成节日来纪念她。刘三姐其人又有哪些故事呢?小编来说一个: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 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 这一首流传在柳

  • 鲤鱼跃龙门图: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

  • 金钱可以买来快乐吗?99块金币的故事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秘闻

    “钱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买不到快乐和幸福。”这个名言警句提醒我们不要把对幸福快乐的追求全都寄托在金钱上。但研究证明,钱和咱们的幸福生活还是能深深地扯上关系的。 我们花钱的目的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了满足基础的生存需要。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

  • 关于箍桶匠的民间故事:九斤姑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野史秘闻

    曾几何时,箍桶匠的身影穿梭于城市与农村的大街小巷;曾几何时,木制的洗脚盆、木制的马桶以及木制的瓜果盆等众多的木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时至今日,这些木器已经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箍桶——这门古老的手艺看似就要消亡了。以下小编为大家讲一个关于箍桶的故事: 从前有一种活计,专门替人做家用的木桶,由

  • 幸运的牛的故事:牛与仁心仁术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野史秘闻

    中国以农立国,牛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不可能缺少的动物,所以有关"牛"的传说也不少。以下小编为大家献上一则牛的故事: 幸运的牛 战国时代,各国的君主唯利是图,并且互相攻伐,使人民生活过的非常痛苦。 有一次,齐宣王坐在大厅上,看见有一个仆人牵着一头牛走过厅前的长廊,齐宣王就问仆人: "你要把牛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