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监”和“宦官”是同一意思吗, 为何太监被称为”公公“

“太监”和“宦官”是同一意思吗, 为何太监被称为”公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4/1/26 17:48:29

在多数人的历史识认知中,“太监"“宦官”是同等概念,都是阉人,然而其实两人并非等同关系,在不同朝代,两者的含义各有不同,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太监”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不过那时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悉用庵人”是东汉以后的事情。“太监”一词,辽代才出现,明代,太监和宦官才发生联系;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高级宦官;充任太监的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朝,太监才成为宦官的同义语。

公公是对太监的尊称,因为太监,特别是高级太监最接近皇帝,权势极大,最了解皇帝的心思,在朝为官者有些时候不得不依靠太监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借助大太监的权势往上爬,要是直呼其为太监,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称为公公,以示尊敬。至于“公公”的称谓到底时开始,由何而来,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寺人是宦官的早期称谓。曾有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寺人”之得名,是因阉割后的男人,已如寺院中斩断情缘的苦行僧一般,故而以“寺”名之。

其实,寺人的称谓早在西周时代即已出现,当时中国境内尚无佛教,更无僧人,因而也不可能存在两者类比得名的情形。究其根由,古代“寺”、“侍”两字相通,《诗经·秦风》郑氏笺云:“寺,又音侍,本亦作侍字。”所以,寺人是因其内廷侍奉的职掌而得名的,“云寺之言侍者,欲取亲近侍御之义,此奄人也。”

宦官,又作“宦者”、“宦人”,是古代官方文书中对宫廷阉臣的正规称谓,历代正史为阉人作传,多称“宦官传”或“宦者传”。从“宦”的字义分析,本应包括臣隶及仕官在内,通常人们所言宦海、宦途、宦游,其实仍旧是由“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为宫中阉人的专称,大约是秦汉之后的事。

以“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通称,是明清时代的事情。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时期,朝廷中仍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在宫廷中设置了由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设掌印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此后,太监逐渐成为宫中阉人带有尊敬色彩的通称。

人们还由汉代宫廷阉宦的官服以貂尾和“铛”为冠首饰物,而将宦官称为貂铛。据《汉官仪》云:“中常侍,秦官也。汉兴,或用士人,银铛左貂;光武以后,专用宦者,右貂金铛。”汉宫侍中、中常侍,加黄金当附蝉,貂尾为饰。侍中作为朝廷的普通官员多插左貂,由宦官担任的中常侍则插右貂,用赤黑色貂尾。从中也可看出,宫中宦者的服饰与普通官员是略有区别的。

除了上述两大类外,还有以其生理特征与常任职役组合而称的情形。这类称呼也很多,如有宦寺、阉寺、阉宦、宫监、貂寺、内铛等等。再是有带明显感情色彩的称谓,如鄙称有宦竖、阉竖、内竖以及阉狗等,尊称有公公、老爷等。宫廷中的宦官彼此之间一般都以“爷”互称,姓称张爷,姓称李爷。遇到辈分比自己高的宦者应称“师父”,对外人则通常自我谦称为“刑之人”。据晚清宫廷中的太监池焕卿等回忆,“太监们不喜欢人们把他们直称作太监,如果你把他们叫做公公,那简直是骂他们八辈祖宗。”由此可见,在太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人们能像普通人那样的,称其为“爷”的。

标签: 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上当”一词形容受骗 ,原来是有历史典故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上当”一次我们用来形容受他人所骗,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但是“上当”一词如果从词义来看的话原本并不能看出是受骗的意思,但是为何后来就引申为此意呢,原来是有典故的。 人们常把受骗叫做"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 清朝末年,清河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

  • 为何将拜父母称为“拜高堂”, 高堂如何引申为父母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到如今,新人举行中式婚礼,都会有一个程序,那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其中所谓的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 “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随着封建社会出现,帝王越来越高贵,连字眼都要有专用的,所

  • 皇帝之妻为何称为“皇后”, “皇后”称呼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们都知道,古代后宫将皇帝之妻称之为“皇后”,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室妻子称为“皇后”。可是,为什么要称皇帝之妻为“后”呢?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商颂·玄鸟》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其南陵,夏后

  • 古人压岁钱都发什么 ,原来古代早有存钱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压岁钱如今称之为红包,是过年时候小孩们最喜欢拿到的“礼物”,我国传统有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你知道吗?压岁钱由来已久,但你知道古代的压岁钱长啥样吗?1、宫廷特制“压胜钱” 假如回到汉代,春节前夕,你会看到庄严的未央宫里,灯笼高挂,燃烛焚香,礼官正浩浩荡荡地击鼓鸣锣,众多礼官踏着节奏舞动跳跃,场面

  • “混账”一词的由来是什么, 为什么变成骂人的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混账”一词被用来骂人,主要指做事荒唐,行为举止出格较为严重的人,也指混饭吃的人,而混账一词其实从字面意思上并不能看出是骂人的话,原来它的出处是有来历的。“混账”一词源自蒙古语。 从前,我国北方的蒙古族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为了寻找水肥草茂的地方,牧民们常常得带着账蓬赶着牛羊四处游荡,找到有水草的地方

  • ”三八“为何成为骂人的话 ,由来竟是如此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三八”一词除了让人联想到三八妇女节之外,更多的是联想到对女性的辱骂,“三八”从来非敬语,闽南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道德规范的人。“三八”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被迫与八

  • 我国各省份名称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对于这些省份名称我们是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名称的由来我们似乎显少去思考,其实各省名称由来都是有考究的。1、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

  • 中国姓氏的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中国至今的姓氏有成千上万过,从历史流传至今,基本是在宋代有了《百家姓》后就固定了下来,而在《百家姓》之前,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答案不尽相同。 中国人自古至今的姓氏来源主要基于五个方面,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继承与发展: 一是用部落的图腾为姓。即图腾符号是什么就用什么为姓,如楚庄王的姓为“有熊氏”,其

  • 古代青楼女子如何避孕呢 ,为何从良后终生不育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如今避孕方式用的最多的就是避孕药和避孕套,然而在现代的避孕药具出现之前,作为接触最多男性的青楼女儿而言她们是如何采用避孕方式的呢?她们采取什么样的避孕措施才能不会意外有身孕呢? 有说将麝香放入妓女肚脐可避孕,如堪称中国“红颜祸水”之最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就采取这样的措施。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姊妹还不能

  • 年终奖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 ,古代年终奖都发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历史百科

    年终奖是对工作人员辛勤工作一年的奖励,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便将目光聚焦在“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